人臉識別濫用現象有望得到遏制。4月23日,《信息安全技術 人臉識別數據安全要求》 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人臉識別濫用現象有望得到遏制。4月23日,《信息安全技術 人臉識別數據安全要求》 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標總結了當前涉及人臉圖像處理的三類場景,包括人臉驗證(1:1比對,常用于機場、火車站的人證比對)、人臉辨識(1:N比對,常用于公園入園、小區門禁等)、和人臉分析(不用于開展人臉驗證或辨識,常用于人流量統計、體溫檢測等)。對于這三類場景,國標規定了基本安全要求、安全處理要求和安全管理要求,涉及人臉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委托等各環節。
作為面部系統采集與儲存端的社區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也存在相當高的信息安全風險。隨著社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居民對于社區門禁的安全性、便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現實社區人流量非常大,親戚朋友、快遞員、送貨員、外賣小哥等,人員出入小區十分頻繁。
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后,社區對進出人員身份和生物信息識別需求十分巨大,一些主打AI、物聯網、智能科學技術、云服務概念的門禁系統便大行其道,甚至存在一些社區強制錄入居民面部模型、指紋等隱私信息的情況。
目前,人臉識別市場應用已經形成了軟件與硬件相結合的完善產品服務,并逐步向著軟硬一體化方向重點發展,如帶有識別功能的人臉識別攝像頭、人臉識別考勤機、人臉識別閘機、人證對比一體機等。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預計未來五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年均25%的增長速度,到2022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67億元左右。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變革的來臨,人臉識別技術已經以不單單用來解決“我是誰”的問題。不過,需要提及的是,即使在數字化社會中,人臉識別技術的重要性日益明顯,但從某個角度來看,其依舊是一把“雙刃劍”般的存在。實際上,人臉識別技術是在計算機發展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該項技術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有人研究了,而在當前,該技術則主要在德國、日本、美國等地取得了好的發展,在諸多領域得到了應用。目前看來,人臉識別技術主要運用在公共安全、資金安全以及個人賬戶安全等方面,主要應用場景也從手機端的人臉識別解鎖拓展到了包括社區人臉識別、“天眼”抓捕在內的公共安全、管理之上。
國標規定,當數據主體明示停止使用功能、服務或撤回授權時,數據控制者應刪除人臉識別數據或進行匿名化處理。有專家分析,國標的制定將對行業發展起到重要引導作用,為執法檢查提供依據。不過,目前的難點還是在于如何平衡信息保護與產業發展的關系,“不能一禁了之。”
3D人臉識別行業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3D人臉識別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3D人臉識別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相關推薦:
2021-2025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6年中國3D人臉識別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3D人臉識別,是指采用3D攝像頭為用戶建立毫米級3D人臉模型,并通過活體檢測和人臉識別算法,檢測并跟蹤人面部的特征,與門鎖內存儲的三維人臉信息進行對比,完成人臉驗證即完成開鎖,實現高精準...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什么是數字圖書館在電子數據時代,調閱善本與古書畫不再因文物保護的條件限制導致唯有少數學者才可接近,王謝堂前燕也...
“五一”臨近,大家出游熱情高漲,作為國內熱門旅游目的地,廈門成為不少人的首選。近日,廈門不少酒店和民宿都迎來了...
美容類產品將納入醫療器械范疇監管近日,為促進射頻美容類產品的高質量發展和科學監管,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征求《射頻...
央視評誰偷逃稅誰就得涼涼“日均薪酬208萬元”,網友不僅關注畸高片酬,更關心來路是否正當。監管部門就此依法調查,?...
我國的制氫技術已較為成熟制氫是氫能產業鏈的最前端環節,當前技術路線多元化不存在單一最優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選擇適...
疫情下中國大陸護膚品市場規模依舊能夠保持10.28%的增速增長在美容保養的理念深入下,面膜作為護膚品中的重要子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