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祝融號來自火星的一封信,祝融號首次通過環繞器傳回遙測數據。5月17日8時,天問一號環繞器已實施第四次近火制動,順利進入周期為8.2小時中繼通信軌道。
據悉,祝融號來自火星的一封信,祝融號首次通過環繞器傳回遙測數據。5月17日8時,天問一號環繞器已實施第四次近火制動,順利進入周期為8.2小時中繼通信軌道。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各系統工作正常。就在17日,兩器已建立器間通信鏈路,第一次通過環繞器傳回火星車遙測數據。
祝融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時掌火之官。首輛火星車命名來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我國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脈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國第一輛火星車,是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的跨時空融合,體現著航天人的科學夢想和浪漫情懷,彰顯著中國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近年來,探月工程不斷創新突破,屬于中國的月球印記越來越多。當前,中國衛星產業發展現狀如何?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的新篇章。截至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累計行駛里程600多米,成為在月球工作最久的月球車。
探月工程建設提升了我國深空探測核心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支專業化、年輕化、能打硬仗的人才隊伍,完善形成了組織實施復雜航天工程的系統方法,積淀彰顯了“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
在嫦娥五號任務實施中,我們與歐空局、阿根廷、納米比亞、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測控領域的協同合作,邀請多國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的官員到文昌現場觀摩了發射,一些國家領導人,航天機構和部分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很多國際同行和友人,都以不同方式表示祝賀和贊譽,期待進一步合作。在此,我代表中國國家航天局一并表示衷心感謝!后續,我們將依據月球樣品及數據管理辦法,廣泛征集合作方案,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科學研究,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
中國商業航天產業起步時間較晚,目前我國尚未正式頒布《航天法》,與航天領域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大多屬于空白。直至2019年4月,《國家航天法》才列入立法規劃。以2017年全球商業航天器發射數量看,美歐當年商業航天器發射次數分別為224次和57次,而中國僅有6次。
今年7月,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以及阿聯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接連發射。經過200多天的飛行,均成功抵達目的地,正式開啟了各自的火星之旅。火星探測開啟星際新征程,行星探測形成整體概念。身為國人理應自豪,但也要承認差距的存在,中國的航天強國之路任重而道遠。
由于衛星應用涉及眾多不同的領域,而各個領域在應用方面又有著較大的區別,如衛星通信、衛星導航等,應用產業鏈相對較為復雜。那么,未來衛星應用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隨著2020年北斗系統服務范圍覆蓋全球,2035年建設完善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將迎來由技術融合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共同帶來的升級變革。北斗與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將加速實現融合創新,以北斗提供的時空信息為核心的導航定位授時服務產品,必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互聯網位置服務中,大規模進入到行業應用、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服務等領域,深刻且深遠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北斗“融技術、融網絡、融終端、融數據”的全面發展,正形成一個個“北斗+”創新和“+北斗”應用的新生業態,成為北斗創新和應用發展的核心源動力。
衛星導航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面臨系統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和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等多重壓力。在實踐中,與系統建設大投入、大步伐相比,北斗產業及規模應用尚顯薄弱,產業化不足、用戶群不多、規模不夠大、效益不明顯已成整個系統實際發展的短板。北斗衛星導航在應用方面還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市場體系有點“散”,二是產業規劃有點“亂”,三是發展起點有點“低”,四是功能發揮有點“弱”。
我國商業航天市場的逐步開放,衛星國家隊和許多民營企業紛紛布局衛星互聯網星座產業,將帶動通信小衛星研制、火箭發射、衛星通信系統終端設備與軟件應用市場爆發式發展。2019年,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達到686億元。
目前我國通信衛星數量占比、衛星通信市場占比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通信衛星規劃數量低于美國,未來提升空間巨大。隨著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應用領域的不斷成熟,以及火箭發射能力逐步提升、成本不斷下降,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市場空間有望進入發展快車道。
圖表:2019年中國各類衛星發射數量占比按功能分布(單位:顆)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衛星應用行業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衛星應用行業研究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衛星應用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衛星應用行業將如何發展?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衛星應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衛星應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衛星應用研究報告對衛星應用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衛星應用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一季度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0.5%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數據:一季度行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0.5%,與20...
A股一場大規模解禁潮即將來臨。5月17日,A股市場迎來超270億元市值限售股解禁,包括三六零、深信服、泉陽泉等14家公司...
目前國內零部件企業成立研發中心,可以“快”,滿足市場迫切需求,快速開發出產品;可以“準”,貼近市場,實現“本土...
2021年5月17日,2021全球顯示產業春季行業趨勢發布會作為2021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的同期活動率先亮相...
今年第3個楊柳飛絮高發期預報發布市氣象局、市園林綠化局聯合發布了今年第3個楊柳飛絮高發期預報。此次高發期從5月175...
董明珠稱年輕人找工作把錢放第一位據報道稱,《楊瀾訪談錄》采訪了知名女企業家董明珠女士,在談到初入職場的新人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