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可謂是“造車元年”,小米、OPPO、百度、華為紛紛布局智能汽車產業。智能汽車已成為企業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2021年可謂是“造車元年”,小米、OPPO、百度、華為紛紛布局智能汽車產業。智能汽車已成為企業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在全球范圍內,智能汽車技術也趨于成熟,自動駕駛汽車臨近商用,寶馬、奔馳、谷歌等著名企業開始市場布局。隨著5G時代的來臨,智能汽車技術的不斷創新,自動駕駛技術日益成熟,汽車共享等新的商業模式又為智能汽車帶來了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企查查APP顯示,6月29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智能汽車的控制方法、裝置和控制系統”專利,智能汽車控制系統獲取當前時刻智能汽車的駕駛模式、駕駛風格模型和目標車速;再根據駕駛模式和駕駛風格模型確定速度控制指令;向智能汽車的執行系統發送速度控制指令,以此提供一種舒適度高、體驗好的智能汽車的控制方法。
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成立,2021年4月19日發布了首款 智己L7的預售車型“天使輪版”,預售價格為40.88萬元。智己L7車長5098mm,軸距3100mm,與寶馬5系、奔馳E級、奧迪A6L相近。電池容量93kWh,綜合工況續航655km,雙電機配置,零百加速3.9秒,具有11kw的無線充電功能。除了已發布開始預定的智己L7,還有智己的首款SUV智己LS7預計在2022年也將上市。
上汽榮威推出“全新R標”和“新獅標”,上汽推出高端純電汽車品牌R汽車,聯手阿里+張江高科,成立智己汽車定位高端。上汽集團全面轉型電動化、智能化,2021年開始進入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的新品密集投放大年:上汽大眾MEB平臺2021年推出3款ID系列產品,上汽自主旗下新品牌R和智己先后各推出2款電動產品,并于年底投產新一代電池平臺,上汽通用五菱借力現象級爆款宏光MINI EV持續深耕短途代步的電動小車市場。
《中國制造2025》對于智能網聯汽車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聯網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的產業生態較為復雜,是一個多方共建的生態體系,參與者包括整車廠、互聯網公司、ICT企業、Tier 1供應商(一級制造供應商)和政府。
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約為1億輛,自動汽車駕駛市場滲透率率為10%,每輛汽車均價為16萬元,則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約為1萬億。據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測算,無人駕駛汽車創造的市場價值將達到420億美元;2035年前,全球將有1800萬輛汽車擁有部分無人駕駛功能,1200萬輛汽車成為完全無人駕駛汽車,而中國將是最大的智能汽車市場。
智能汽車產業是朝陽產業,大量資本正涌入行業,解決好資金問題后,人才和科技創新依舊是普遍制約智能汽車企業的兩大短板。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智能汽車市場迎來快速發展,當下造車新勢力也將智能化作為主要賣點。但在各家大規模搶奪相關人才的背后,智能汽車人才的現有存量遠遠滿足不了行業的實際需求。
智能汽車行業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智能汽車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5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為了實現交通強國的戰略目標,抓住新時代汽車產業變革的機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國家出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等相關政策,來鼓勵支持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2020年北京、上海...
查看詳情
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產值規模多大?近年來,在制造行業形勢及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規模已...
《廣州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已于近日通過。廣州市將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探索構建以數據為關...
日前,前程無憂人力資源調研中心發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薪酬調研報告》顯示,二季度,27個熱門城市平均薪酬(指當季總...
上半年調控超234次上半年,全國各地樓市整體保持平穩,分化現象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各地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房住2...
如何構建可信AI生態系統知識將超越數據、算力和算法,成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如何構建一個可信AI生態系統,令人工...
“研學游”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所謂“研學游”,便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讓孩子接受不同領域教育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