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懶人經濟”發展下,如今叫外賣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外賣員月入兩萬全靠搶單來賺取高工資,這也就意味著搶的越多賺得越多,而對于那些樓層高的辦公樓,外賣員排隊耗時導致送一個餐,后邊的餐都將超時,得不償失,因此,一個新商機出現,外賣員將外賣給代送阿姨,一單
在“懶人經濟”發展下,如今叫外賣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外賣員月入兩萬全靠搶單來賺取高工資,這也就意味著搶的越多賺得越多,而對于那些樓層高的辦公樓,外賣員排隊耗時導致送一個餐,后邊的餐都將超時,得不償失,因此,一個新商機出現,外賣員將外賣給代送阿姨,一單一般兩塊五或三塊錢,價錢是阿姨自己要求的。有的代送阿姨說如果單子多的話一個中午送個二十單,收入也基本在五十元左右,再加上晚上和早上以及下午茶的人群增加,基本一天能賺一百元左右,未來可能更多。
經歷了疫情突襲后,整體經濟形勢并不樂觀的背景下,外賣行業保障居民生活、促進就業,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外賣用戶規模接近5億人,總計訂單量達到171.2億單,同比增長7.5%;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4.8%,高達8352億。外賣產業前景仍十分廣闊。
“互聯網+”為疫情后餐飲助力,數字化是必經之路。在阿里發布的《2021春節就地消費報告》中數據顯示,外賣平臺供應的年夜飯套餐數同比上漲近3倍,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盒區房(指在盒馬鮮生上門配送服務范圍內的住房)用戶餐飲消費同比去年春節增長150%。農歷二十八至除夕,外賣平臺線上年夜飯半成品外賣同比增長4倍,年夜飯禮盒外賣同比增長2倍。
除了半成品外賣,單人份的外賣訂單同比去年翻了一番,在一、二線城市中尤為明顯。在深圳,單人份外賣同比去年增長2.5倍,北京、上海、杭州、武漢、廈門等地的同比增幅也在1倍以上。同時平臺也發現,一線城市的異地消費訂單也有顯著增加。
至2020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已達4.56億人,比2011年人數增加了近7.3倍。而從2021年中國餐飲外賣消費者月均點外賣次數調研來看,盡管有18.5%的消費者表示從來不叫外賣,但1—5次卻是中國眾多消費者的選擇,占比為35.2%;此外,有27.0%的餐飲外賣消費者月均點外賣次數在6—10次之間;更夸張的是,有5.0%的餐飲外賣消費者月均點外賣次數竟然高達20次以上。
2021年中國36.4%的白領群體月均外賣次數為1—5次,30.8%的白領群體月均點6—10次餐飲外賣,平均每月點11—20次外賣的白領群體人數占比為17.4%,4.2%的白領群體平均每月點20次外賣,只有11.2%的白領表示從來不點外賣。
在外賣品類不斷擴充、配送日趨便捷、商家營業時間延長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外賣消費時間向全天擴展。目前,午、晚餐高峰依然是外賣的主力,但也不僅限于簡單的一日三餐了。早餐、下午茶、夜宵的加入,讓外賣點餐時間段更加多元化。2020年午餐比例較2019年提升了1.3%,而下午茶比例提升了6.5%,夜宵比例提升0.7%,早餐和晚餐比例則分別下降4.1%和4.3%。
外賣行業研究報告從多個角度,對行業的產品進行分類,深入調研各類細分產品的市場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競爭廠商等,有助于客戶在整體上把握行業的產品結構及各類細分產品的市場需求。想了解更多外賣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版餐飲外賣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外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外賣,是指銷售供顧客帶離店鋪的食品(一般指自己店鋪現做的),通常以打包出現,也是最早出現的外賣形式,雖然古老,卻延續至今。隨著電話、手機、網絡的普及,外賣行業得到迅速的發展。中研普...
查看詳情
助力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1月1日《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實施,這將對化妝品產業帶來深遠影響。為進一步...
7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164.4%中國7月份汽車銷量186.4萬輛,同比下降11.9%,環比下降7.5%。1-7月份累計汽車...
國內奢侈品牌產品連翻漲價近年來,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奢侈品似乎已經不再遙不可及,人們對奢...
3D技術的應用領域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稱,是指通過逐層增加材料的方式將數字模型制造成三維實體物件的過程。3D打印材...
萬達電影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整合全國萬達廣場室內外廣告媒體資源,拓展廣告業務覆蓋范圍,提高長期盈利能力,公司全...
上半年商業銀行業績亮眼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一季度為同比增長2.4%);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