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程度最高、國際創新競爭力最強、產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行業之一,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優勢,是推動我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如何?需求大嗎?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程度最高、國際創新競爭力最強、產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行業之一,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優勢,是推動我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
城市軌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線路,鋪設固定軌道,配備運輸車輛及服務設施等的公共交通設施。“城市軌道交通”是一個包含范圍較大的概念,在國際上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廣義的城市軌道交通是指以軌道運輸方式為主要技術特征,是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系統中具有中等以上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有別于道路交通),主要為城市內(有別于城際鐵路,但可涵蓋郊區及城市圈范圍)公共客運服務,是一種在城市公共客運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系統。
2020年中心城市城軌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客運總量出行比率38.7%,比上年提升4.1%。2020年全年共完成建設投資6286億元,同比增長5.5%,在建項目的可研批復投資累計45289.3億元,在建線路總長6797.5公里,在建線路規模與上年接近,年度完成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2020年當年,共有8個城市新一輪城軌交通建設規劃或規劃調整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并公布,獲批項目中涉及新增線路長度587.9公里,新增計劃投資4709.8億元。
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45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以下簡稱城軌交通)運營線路244條,運營線路總長度7969.7公里。其中,地鐵運營線路6280.8公里,占比78.8%;其他制式城軌交通運營線路1688.9公里,占比21.2%。當年新增運營線路長度1233.5公里。擁有4條及以上運營線路,且換乘站3座及以上的城市22個,占已開通城軌交通運營城市總數的49%。
從城軌的競爭格局來看,國外企業仍占據全球城市軌道市場份額的主要地位,中國企業正在逐步縮小同歐美企業的差距。全球TOP4企業中前三名全部被外國企業占據,其余1家均為中國企業。中國中車子公司株洲南車時代電氣憑借引進西門子技術,占據了我國城市軌交牽引系統75%市場份額。
十三五期間,城軌交通累計完成客運量969.4億人次,年平均客運量194億人次/年,比“十二五”期間年平均客運量106億人次/年增長83%。2020年中心城市城軌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客運總量出行比率38.7%,比上年提升4.1個百分點,其中上海、廣州、南京、深圳、北京、成都6個城市城軌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出行比率超過50%。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2021-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市場運營需求預測
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市場總體需求分析
1、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承載能力狀況
2020年,全國城軌交通高峰小時最小發車間隔平均為287秒。進入120秒及以內的線路共有16條,同比增加4條。其中,北京地鐵10條、上海地鐵4條、廣州地鐵1條、成都地鐵1條。北京地鐵為應對疫情,控制滿載率,縮小發車間隔,增加車輛投放,采取超常超強運營圖期間,1號線、10號線高峰小時最小發車間隔達到105秒,2、4、5、6、8、9、八通線、房山線8條線路跑進120秒。上海地鐵9號線達到 110 秒,6、7、11 號線為120秒,廣州地鐵3號線118秒,成都地鐵1號線為120秒。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南京、杭州、天津、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寧波、青島共15個城市的60條城軌交通線路高峰小時最小發車間隔進入180秒以內,占總線路條數的25%。
圖表:2020、2019年各城市城軌交通高峰小時最小發車間隔
資料來源: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從線路看,據不完全統計,共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武漢、成都、西安、南京、沈陽、大連、蘇州、杭州、青島、昆明、鄭州、貴陽17市的99條城軌交通線路運營服務時長超過18個小時,其中,北京20條、上海12條、廣州10條、深圳9條、重慶8條。與上年同期相比,城軌交通線路運營服務時長超過18個小時的線路增加27條。北京地鐵14號線和上海地鐵1號線線路運營服務時間達到20個小時。
2020年,城軌交通平均運營服務時長16.8小時/日,比上年略有增長。各城市城軌交通2020年、2019年城軌交通線網平均服務時間見圖15。城市平均運營服務時長以北京18.7小時/ 日為最長。城市平均運營服務時長超過18小時/日的有5市,分別為北京、上海、重慶、西安、貴陽。
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45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以下簡稱城軌交通)運營線路244條,運營線路總長度7969.7公里。其中,地鐵運營線路6280.8公里,占比78.8%;其他制式城軌交通運營線路1688.9公里,占比21.2%。當年新增運營線路長度1233.5公里。擁有4條及以上運營線路,且換乘站3座及以上的城市22個,占已開通城軌交通運營城市總數的49%。
2020年全年累計完成客運量175.9億人次,同比下降25.8%,總進站量為109.5億人次,同比下降26.8%,總客運周轉量為1486.4億人公里,同比下降25.8%,受新冠疫情影響,一季度運營規模斷崖式下降,后期逐漸恢復,與上年同期相比全年整體下降。
2020年中心城市城軌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客運總量出行比率38.7%,比上年提升4.1個百分點,其中上海、廣州、南京、深圳、北京、成都6個城市城軌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出行比率超過50%。
十三五期間,城軌交通累計完成客運量969.4億人次,年平均客運量194億人次/年,比“十二五”期間年平均客運量106億人次/年增長83%。
圖表:十三五”期間城軌交通客運完成情況
數據來源:城軌交通協會、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2021-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需求量預測
1、城市軌道交通大城市客流量預測
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44個城市規劃線路總投資額達到36107.2億元。
北京、杭州、廣州規劃線路投資均超過2000億元,規劃線路投資額合計達10388.6億元,約占全國已批復規劃線路投資的三成。
青島、天津、深圳、武漢、上海5市規劃線路投資額均超過1500億元。
廈門、重慶、西安、貴陽、鄭州、福州、長沙、蘇州8市規劃線路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共計16個城市投資計劃超過1000億元,26個城市規劃線網規模超過100公里,規劃換乘站比重穩超四分之一,超大、特大城市城軌交通規劃線網規模滿足網絡化運營環境。
其中,北京、上海將形成上千公里級的城軌交通"巨網"城市,在全球處于頂級規模。
廣州、深圳、重慶、天津、南京、成都、武漢、鄭州等將形成線網規模400公里以上的城軌交通"大網"城市。
圖表:2021-202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想了解更多關于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與設備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城市軌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線路,鋪設固定軌道,配備運輸車輛及服務設施等的公共交通設施。“城市軌道交通”是一個包含范圍較大的概念,在國際上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廣義的城市軌道交通是...
查看詳情
反光材料,也稱逆反射材料,回復反射材料,廣泛應用于交通標志標線、突起路標、輪廓標識、交通錐、防撞筒等各種道路交...
風電是一類清潔、綠色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
水上運輸行業發展如何?未來投資前景大嗎?水運至今仍是世界許多國家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水路運輸分為沿海運輸、近...
2022年最熱門行業是什么?2022年鋼鐵信息化市場行情如何?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發展中后期階段,鋼鐵需求巨大,鋼鐵行...
當前,中國鋼鐵產業正處于發展的"換擋期",以規模效益為代表的舊動能已經開始顯得有些動力不足。只有整...
空間吸聲體具有擺放靈活、外觀可塑性高、吸聲效果可測量的優點,在已經建成的廳堂建筑中,可以起到彌補音質缺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