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費能力上升推動養老服務的需求增長,2020年城鄉老年人人均消費支出約為16307元,醫療支出占比較2014年提升了9.2%,表明老年人對于健康的追求明顯升高。我國養老產業仍面臨重大缺位,但挑戰與機遇并存。
在全球老年化加重的背景下,中國老年產業發展的環境如何?國際老年產業發展如何?富人變老將是未來養老服務產業的新機遇。改革開放后第一代中產階級即將退休,養老需求將會爆發。包括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在內的優質養老服務將會更進一步得到消費者青睞,中高端需求旺盛,品牌效應將助力中高端品牌營收增長。
養老產業包含哪些?養老產業,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等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各種養老及相關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包括專門為養老或老年人提供產品的活動,以及適合老年人的養老用品和相關產品制造活動。養老產業范圍確定為: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健康促進與社會參與,老年社會保障,養老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服務,養老金融服務,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養老公共管理,其他養老服務,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和租賃,養老設施建設等12個大類。
養老產業發展的背景
我國老齡人口數量不斷增加,2020年全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約有1.77億,占全國人口的12.64%,已經超過國際老齡化國家7%的標準;60歲人以上人口約有2.68億,占全國人口的18.87%。另外,老年人消費能力上升推動養老服務的需求增長,2020年城鄉老年人人均消費支出約為16307元,醫療支出占比較2014年提升了9.2%,表明老年人對于健康的追求明顯升高。我國養老產業仍面臨重大缺位,但挑戰與機遇并存。
國內養老和老年醫療服務供給嚴重不足,目前養老床位水平較國務院頒布的2020年養老床位目標差距為每千人4張床位,預計有待拓展市場規模達到4000億元,機遇無限。居家養老將是國內養老未來發展的重點,全國多地頒布類似“9064”的計劃,預計將有90%的老人居家養老;發展方向包括上門護理、居家智能養老設備、適老家居改造等。
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32.9萬個,養老床位合計821.0萬張,比2019年增長5.9%。其中:全國共有注冊登記的養老機構3.8萬個,比2019年增長11.0%,床位488.2萬張,比2019年增長11.3%;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29.1萬個,共有床位332.8萬張。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達34萬個,養老床位總數達817.2萬張。
中國養老產業規模突破5.6萬億元
養老產業發展空間廣闊。據統計,中國有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養老,只有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養老產業是滿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復合型產業鏈,具有強公益、低收益等特征。從供給來看,是以老齡服務、老齡產品、老齡地產和老齡金融為核心的復合型產業集群。現階段,中國養老是普遍性需求,養老產業規模已突破5.6萬億元。
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6年中國養老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中國目前主要有三種基本的養老模式,分別是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統計顯示,目前居家養老占到了96%,社區大概占了1%,機構養老占了3%。在“新老年人”時代,4-2-1的家庭結構,導致子女沒有時間和精力在家陪伴和照顧老年人。特別是對于空巢和獨居老人,居家養老就變得不切實際,甚至會有潛在的風險。我國養老市場供應不足,中國養老服務市場廣闊的前景吸引大量外資企業進軍中國養老服務市場。據AgeLifePro統計,截至2020年底,已有至少11個國家的40家公司進軍中國養老市場,遍布17個省份,已建成44個項目,這些外企中有12家來自美國,11家來自日本,11家來自歐洲,1家來自韓國,1家來自新加坡;其中,美企和日企成為進軍中國養老市場的大部隊,占比超過50%。在中國的養老市場,美國、日本、歐洲的三足鼎立局面已經形成。
我國老齡化程度加劇已是事實。老齡人口增速超過全國人口增速,且在未來30年內將有較快增長,新中國成立后首個生育高峰群體將退休進入養老。同期,受計劃生育效應影響,青壯年人口規模相較減少,老年撫養比增加。“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結構和空巢老人的普遍現象表明,傳統家庭贍養的模式正在面臨較大壓力,社會養老價值開始凸顯。同時,國家政策密集出臺,利好養老服務產業,成為老人養老新寄托。富人變老將是未來養老服務產業的新機遇。改革開放后第一代中產階級即將退休,養老需求將會爆發。包括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在內的優質養老服務將會更進一步得到消費者青睞,中高端需求旺盛,品牌效應將助力中高端品牌營收增長。世界范圍也面臨嚴峻老齡化問題,典型的養老范本為日本和美國。日本是國家養老的典型,著名的介護保險僅需參保人繳納10%的費用,其余由各級政府和保險公司承擔。同時,日本的精細化養老模式值得老齡化深入中的中國借鑒,包括養老機構的運營模式、智能化居家養老和家庭及公共適老設施建設等。美國則以商業化養老形式著稱,國家財政負擔相對較輕,國民依據自己經濟實力選擇適合的養老方式;同時養老地產以房地產信托基金(REITs)模式居多,能夠較長期、低成本獲取開發資金,保障養老項目持續經營。
(1)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是養老公共資源分配不均,除了區域供給不平衡外,高中低端養老機構供給也不平衡。從供給側看,一方面存在城區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城郊及農村養老院入住率又低,供需矛盾比較突出;二是社區照料和居家養老發展滯后,還處于摸索實驗階段。社區養老機構不斷增多,但受限其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與多數老人需求有脫節;三是機構醫養結合程度較低,缺“醫”少床的現象凸顯。綜合能力強的大醫院無暇顧及老年醫療需求,而養老機構只能內設醫務室或醫療機構,投入巨大成本卻往往因為需求不足而陷入困境。
(2)養老產業政策激勵和扶持作用不明顯。一是養老機構營利薄,風險大,嚴重制約了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的進入;二是公辦養老機構管理體制僵化,缺乏運營活力;三是專業人才缺乏,整體服務水平與市場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想了解更多關于養老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6年中國養老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養老院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養老院一般指敬老院,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與企業合作開辦,能接收有各種各樣需求的老人。養老院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
查看詳情
為什么說秋冬時節是安全防火最關鍵的時間點呢?這主要是因為秋冬時節相應的大型節日也增多,這給用電安全、用火安全帶...
信創云是指在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背景下,以國產化的CPU、操作系統為底座的自主研發的云平臺,統籌利用計算、存儲、網2...
網絡云是將普通的獨立服務器,通過網絡技術進行功能性整合管理,形成一個功能強大高效快捷和安全可靠的虛擬網絡服務體...
國家能源年發電量突破萬億千瓦時12月1日,國家能源集團年度累計發電10023億千瓦時,突破萬億大關,創歷史新高。據介紹...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如何?需求大嗎?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
反光材料,也稱逆反射材料,回復反射材料,廣泛應用于交通標志標線、突起路標、輪廓標識、交通錐、防撞筒等各種道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