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傳媒產業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其中互聯網傳媒占據了傳媒業市場的八成,傳媒產業發展進入大眾自媒體傳播時代,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取得了很大進展。
全媒體來自于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媒體形式的不斷出現和變化,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使得人們在使用媒體的概念時需要意義涵蓋更廣闊的詞語,至此,“全媒體”的概念開始廣泛適用。
“全媒體”是人類現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從傳播載體工具上分可分為: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絡、電信、衛星通訊等等;從傳播內容所依重的各類技術支持平臺來看,除了傳統的紙質、聲像外,基于互聯網絡和電訊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體技術等等。
隨著全媒體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全媒體”的“全”不僅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絡、電信、衛星通訊在內的各類傳播工具,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而且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傳媒機構沿著產業化路徑不斷前進,逐漸成長為一個龐大產業。目前我國傳媒產業在技術和政策的引導下加速融合發展,傳統媒體在競爭中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網絡媒體占比不斷提高。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傳媒產業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其中互聯網傳媒占據了傳媒業市場的八成,傳媒產業發展進入大眾自媒體傳播時代,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取得了很大進展。
與全球傳媒產業總規模2萬億美元相比,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占世界傳媒產業的1/7。從3000億元到2萬億元,中國傳媒產業總體規模的這一跨越用了15年。
全媒體行業發展機遇分析
全媒體時代,我們可以突破時間和地點限制,通過多種終端獲得想要的信息,這對于必須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表演固定內容的戲劇藝術來說,產生了很大沖擊。一方面,人們被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海量信息淹沒,大量碎片化、淺表化的文化產品占據了我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隨著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5G技術的運用和各種直播平臺的普及,戲劇藝術長期引以為豪的沉浸式體驗、現場互動感也逐漸失去優勢。
全媒體意識體現在創作層面,一來可以拓展題材領域,創新劇本結構,增強敘事能力;二來可以使演出形態得到發展,時空場域的變幻更加具象化,舞臺面貌為之一新。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戲劇作品對新媒體技術的運用還比較生硬,要進一步實現由“嫁接”到“融合”,超越“物理變化”實現“化學反應”。讓現代技術激活、提升戲劇藝術,以戲劇藝術吸納、化用現代技術,才能更好地推動戲劇藝術的創新性發展。為適應全媒體特點,我們還應加強戲劇創作的供給側結構改革。
全媒體行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同在,戲劇人只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便能迎來新的繁榮發展。
想了解更多關于全媒體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全媒體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
熱點報告推薦:
2022-2026年中國游戲媒體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全媒體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
傳媒產業是生產和傳播各種以文字、圖片、語言、影像等符號形態的內容產品以及提供各種信息服務的企業或機構按照市場化方式形成的企業集群。自1979年恢復廣告經營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
查看詳情
2022起重運輸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起重運輸設備行業隸屬于通用設備制造業,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業智能行業規模如何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又稱商業智慧或商務智能,指用現代數據倉庫技術...
2022年秸稈發電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秸稈是較為理想的綠色再生資源,可以用作燃料,提高冬季日光溫室、豬舍的溫度,...
2022年潤滑油市場走勢和發展分析潤滑油是用在各種類型汽車、機械設備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或半固體潤...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劃將出臺從產業人士處獲悉,“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劃將于近日正式出臺。“十四五”是貫徹...
電競游戲市場增量超百億元 2022電競游戲發展前景及市場規模分析近兩年,各地也發布了電競產業扶持政策,部分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