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糧食等大宗農產品貿易鏈、供應鏈受到沖擊,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
糧食行業前景如何?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為“谷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為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淀粉等。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節奏,影響農業生產。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國家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了一下了政策和措施鼓勵糧食生產。多方努力下,2020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糧食單產提高,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當前,國際糧食價格波動上漲對我國市場影響有限,預計2021年農業市場運行基本正常,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糧食等大宗農產品貿易鏈、供應鏈受到沖擊,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
手中有糧,心不慌!國家高度重點糧食安全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抓好農業生產,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要求合理利用耕地資源,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引導工商資本下鄉流轉耕地種糧。
糧食不僅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主食來源,也是幾乎所有食品的重要原料,因此也可以說糧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礎和前提。糧食安全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更是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從糧食倉儲規模來看,倉儲規模主要以大型和小型為主。
近幾年,國家加強了糧食安全監管,一方面積極推進高標準糧庫的建設,推廣智能通風、保溫隔熱、電子測溫等綠色儲糧新技術和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實現了安全儲糧、綠色儲糧、智慧儲糧;同時,加強對儲備糧的監督,加強反貪,嚴厲打擊”靠糧吃糧”的貪官,保證糧食數量、質量、貯存安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受干旱等極端天氣、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烏沖突等復雜國際局勢綜合影響,近期國際糧食市場和價格持續大幅波動,糧食減產和糧價飆升并進。對此,一些產糧大國紛紛調整糧食貿易政策,目前已有20余國禁止糧食或畜肉類出口,其中包括印度、埃及、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
有關國家的出口禁令讓本已危機重重的國際糧食市場再度蒙上一層陰影,在擴大世界糧食缺口的同時,也讓世界糧食貿易格局面臨挑戰。
農資與糧食價格飆升,對各國糧食安全已產生很大影響,加之多國禁止農產品出口,這使得國際糧食供應緊張的趨勢進一步加劇。
面對復雜的國際糧食貿易挑戰和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實現夏糧豐收對我國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穩定物價、主動應對國際糧食市場沖擊意義重大。
隨著“優質糧”項目的深入推進,“綠色”儲糧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保質”和“保鮮”的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現已達到1.3萬億噸。另外,應急保障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全國糧食應急處理企業已超過5500家,36個主要的大中城市和市場波動區域的成品糧油儲備均保持在20天以上。
利用綠色儲糧、現代物流、新裝備等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糧食質量,大幅度降低倉儲物流成本,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的收儲能力,大大便利了農戶的銷售,也為廣大的種糧農戶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通過國家托市提高糧食價格、幫助受災農民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糧食等級等,可為糧農增加300億元以上的收入。
根據統計,2019年中國糧食生產總量達6.64億噸,同比增長0.9%,達到“16連豐”的目標。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13657億公斤,同比增長2%,同比增長267億公斤。
中國糧食進口量小幅波動,總體來看進口量保持在1億噸以上。2019年全國糧食進口量11144萬噸,同比減少3.6%。進口金額419.83億美元,同比減少8.5%。2020年疫情影響農業生產,為解決好吃飯問題,我國加大了糧食進口量。2020年1-11月,我國糧食進口量12920萬噸,同比增長29.6%。進口金額458.85億美元,同比增長22.5%。
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格局劇烈波動,糧食價格達到多年來高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最新發布《糧食展望》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糧食進口費用將上升至1.94萬億美元,同比增加10%,在與去年糧食進口費用相比增加的1800多億美元中,“價格因素”所導致的進口費用增加規模約為1570億美元,由此可見,價格因素是驅動全球糧食進口成本上漲的首因。利用綠色儲糧、現代物流、新裝備等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糧食質量,大幅度降低倉儲物流成本,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
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的收儲能力,大大便利了農戶的銷售,也為廣大的種糧農戶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通過國家托市提高糧食價格、幫助受災農民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糧食等級等,可為糧農增加300億元以上的收入。
此外,聯合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受饑餓影響的人數已達8.28億,即使全球經濟實現復蘇,預計到2030年仍將有近6.7億人面臨饑餓。
但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20/2021年度全球糧食供需總體上還是寬裕的(全球谷物產量27.6億噸,消費量27.4億噸,均增長2%左右),并不支撐糧食價格長期大漲,考慮到疫情、災情發展還不明朗,短期國際市場仍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我國始終堅持“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戰略,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大米、小麥、玉米三大主糧的數量不大,主要是用于品種和年度間余缺調劑,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相互影響有限。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表示,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奪取糧食豐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農業農村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擺在首要位置,工作再加力、手段再加強、措施再抓實,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5億畝以上,同時優化種植結構,增加偏緊的農產品供給,著力提高單產,確保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
本報告根據糧食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糧食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糧食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糧食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這些年,我國糧食生產成本剛性上漲,種糧效益持續下滑。農民種糧有錢掙是長久保障糧食安全的一個關鍵。2021年穩定加強糧農補貼、提升收儲調控能力、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惠農政策繼續推進,讓糧農種糧有錢掙。同時,我國將推進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降低農民種糧經濟風險。此外,培育糧食產業化聯合體,支持建設糧食產后烘干、加工設施,打通糧食生產流通上下游產業鏈,提高種糧主體效益。
是糧食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必備參考工具,極具參考價值!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為“谷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為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淀粉等。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
查看詳情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預制菜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預制菜區別一般菜式,半成品可以簡單加熱,便可食用。近年來,隨著菜...
音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 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一種舞臺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
知情人士稱,微軟公司正計劃推出新版必應搜索引擎,使用爆紅聊天機器人ChatGPT背后的人工智能技術。據兩位知情人士透3...
退燒藥行業市場如何 退燒藥發展分析近日退燒藥“一藥難求”,A股相關概念股表現活躍,對乙酰氨基酚龍頭股東北制藥斬6...
香蕉行業現狀如何?中國是世界上種植香蕉的古老國家之一,世界上主要的香蕉品種都是從中國傳入的,香蕉產量僅次于印度2...
高端住宅,是指建筑造價平方米價格超過上年度商品住房平均價格一倍以上的為高端住宅,不享受減半征收契稅的優惠政策;...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