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健康與工業科技創新服務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創新離不開宏觀政策的支持和培育。《“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對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衛生健康和工業科技融合創新做出重要部署。
醫藥工業,生產各類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工業部門。按產品的用途,可分為制藥工業和醫療器械工業。其中制藥工業按原料來源和工藝特點又可分為化學合成藥、抗菌素、中成藥、植物提取藥、臟器生化藥、生物制劑6類;按生產程序可分為原料藥生產和藥物制劑生產兩個部分。
醫藥工業產品是防病治病、康復保健、計劃生育的物質基礎,具有保護社會生產力、控制人口增長、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在流通中,藥品是特殊的商品;在人民日常生活中,藥品是特殊的消費品。因此,很多國家都對藥品的生產和流通實行特別許可制度,對藥品的銷售實行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別管理的制度。
近幾年,中國醫藥行業投資熱情不減,但單項目投資額有所減少。2021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共進行了1349起融資,同比下降15.64%;融資總額為3008.82億元,同比增長32.91%。
來自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616家,實現營業收入2783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利潤總額469.2億元,同比增長34.2%;完成出口交貨值268.5億元,同比增長36.2%;生物醫藥領域就有國家P3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截至目前,山東已分別在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濟寧、臨沂、菏澤等建成七大醫藥產業集群。
2021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1%,位居工業各大類行業前列;實現營業收入33049.3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006.5億元,同比增長68.7%,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61.7個百分點;共有44款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創歷史新高。
1、醫藥工業發展邁向增速提質期
醫藥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創新驅動之下,我國醫藥工業發展邁向增速提質期。2021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1%,國內企業共有44款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創歷史新高。不過,我國醫工融合仍處于早期階段,在創新水平、產業結構、供應保障能力、制造體系等方面還存在短板。
據了解,有關部門將加快推進《“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的落實,研究出臺進一步支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政策,協調解決行業存在的重大問題,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全力推動醫藥工業在“十四五”期間躍上新臺階。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醫藥工業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衛生健康與工業科技創新服務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創新離不開宏觀政策的支持和培育。《“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對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衛生健康和工業科技融合創新做出重要部署。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醫藥行業利好政策密集出臺,醫藥行業發展前景向好。新發展階段對醫藥工業提出更高要求,醫藥工業亟需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醫藥工業行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健康中國2030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大健康產業時代的真正來臨,產業從傳統生物醫藥產業的原料藥、醫療器械、流通、醫療服務等環節拓展到覆蓋“醫、康、養、健、藥”五大細分領域。
2、醫藥工業投資前景
“十四五”我國醫藥工業的規模效益將實現穩步增長。創新藥和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是重要增長點。在全面分析“十三五”期間醫藥工業規模效益指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國內外技術發展、政策變化等因素,《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醫藥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行業龍頭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到2035年,醫藥工業實力將實現整體躍升;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全面形成,產業結構升級,產品種類更多、質量更優,實現更高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全面建成健康中國提供堅實保障。
3、醫工融合仍存短板
值得關注的是,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醫工融合仍面臨一定的問題和挑戰,產學研交流合作與成果轉化存在一些難點、堵點,亟待加快破解。
在業內專家看來,我國醫藥創新研發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別是前沿領域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產學研醫協同創新體制機制仍需完善,創新成果產業化比例較低。出口結構升級慢,高端制劑和儀器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
此外,大中小企業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尚未形成,產業集中度不高,產業鏈仍存在一定短板。推動行業優化重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水平等工作仍任重道遠。仿制藥、中成藥、中藥飲片、輔料包材等領域產品質量控制水平仍需提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要匯聚政、產、學、研、醫等優質資源,解決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過程中的產業化難題,促進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成果的高效對接,助力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中國制藥工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整體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但尚未建立良好的產業群,需要進一步鞏固階段性成果,加速藥品產業創新轉化,進一步發揮制藥龍頭企業群和龍頭區域的“火車頭”效應,這是未來中國藥品監管部門需要進一步關注的重點,進一步提高百強龍頭企業、東南部地區藥品產業的行業集中度、發展質量、利潤總額,優先支持發展東南部地區龍頭企業群,充分發揮其對產業集群的示范作用和帶動作用,利用龍頭企業的輻射和聚集效應帶動區域產業集群發展。藥品監管部門應提前謀劃布局,做好相應技術儲備,組織專門力量緊盯前沿技術研發應用,針對性地加強監管科學研究,加快研究完善創新產品的審評、監管等技術和政策工具。同時,建議對創新投入強度大的企業推出專門的支持政策,給予其更多的審評、監管政策支持,從而更好地引導產業良性發展。
報告對我國醫藥工業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醫藥工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醫藥工業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報告對于醫藥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商、行業管理部門以及擬進入該行業的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研究我國醫藥工業行業發展規律、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有學術和實踐的雙重意義。
想要了解更多醫藥工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醫藥工業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醫藥工業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戰略規劃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數字普惠金融是未來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社會最主要的一個載體。未來要在新發展階段能夠更好地運用新的發展理念盡快地構...
隨著進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內食品進口結構已明顯變化。中國食品進口已經從單純量的增長向著個性化、多樣化、潮流化趨...
隨著國家對環境污染的重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甲魚的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污染嚴重的甲魚溫室被強制拆除...
縱觀國內,近年來,戶外運動產業蓬勃發展,不斷向水陸空全域拓展,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需求。“戶外運動是...
一、常用狂犬疫苗概述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獸共患急性傳染病,多見于犬、狼、貓等食肉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
酒包裝作為品牌重要的物質載體,對塑造企業文化和品牌個性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透過白酒包裝設計,人們可以獲取有關酒...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