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2022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近五年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另據新氧數據顏究院預計,2023年我國醫美消費者規模將達到2354萬人。
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2022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近五年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后受疫情影響增速放緩,但年復合增長率仍保持在15%以上且高于全球,2022年市場規模保持兩位數增長,接近2300億元。另據新氧數據顏究院預計,2023年我國醫美消費者規模將達到2354萬人。
醫療美容包括旨在通過使用手術、醫療器械、藥物及其他醫學技術以主要改變外觀及改善生理機能的所有醫學治療。新冠疫情之后,醫美市場正迎來“報復性消費”。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所謂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據業內人士介紹,醫療美容大體可分為皮膚美容類、整容整形類、美體美容類,與生活美容、一般醫療行為有著明顯的不同。
根據醫美產品從生產制造到為消費者服務的上下游關系,醫療美容產業鏈可劃分為上游原料器械生產商和下游醫美機構,上游原料器械包括儀器設備、針劑和輔助材料,通過廠家直銷或代銷到達下游民營或公立機構,為醫美消費者提供相應服務。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對消費者群體的滲入,互聯網醫美平臺一方面通過鏈接醫美機構,幫助上游廠商簡化分銷環節,另一方面能協助消費者高效決策。相關服務提供商包括醫美行業信息化服務商、醫美APP、醫美保險等等。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消費群體的不斷擴大,“顏值經濟”“悅己經濟”“她/他經濟”出現并迅速升溫。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成為新一波“熱潮”。
我國醫療美容市場滲透率低,對比美國、巴西、韓國等醫美市場成熟國家10%左右的滲透率,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僅在2%左右,有著5倍的發展空間。未來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隨著美容整形行業的不斷發展,目標群體的不斷擴大首先體現在年齡段變寬的現象。以往醫美行業的客戶群體主要是35歲到45歲的消費者,而現在醫美行業的主要顧客在20歲到55歲之間。其次,美容整形群體擴大還體現在性別上——主要顧客仍是女性,其中25歲以下女性占比53%,26-35歲女性占比43%;但男性顧客明顯增多。
在醫美市場成熟的美國,消費群體主要在35歲以上,約占80%且滲透率超過13%;而在中國,35歲以上消費群體占比約為12%,而滲透率更是低至0.2%。通常來講,35歲以上女性經濟能力更強,消費能力更高,而中國35歲以上醫美消費群體需求量遠未釋放完全,幾乎處于冰凍狀態,未來這部分人群的需求增長將成為帶動醫美市場上升的最大動力。數據顯示,相比美國、韓國,中國醫美市場全國人均消費額和每千人診療次數滲透率,至少擁有4倍以上增長空間,2020年至2023年的中國醫美行業年復合增長率預計仍將超15%。
權威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274億,相較2020年增長了15.0%,用戶規模超過1800萬。近年來,我國醫美行業高速發展,受網紅文化影響,消費者需求爆發,“顏值時代”已然到來。雖然我國醫美行業已逐漸從粗放發展向健康發展過渡,但隨著大量醫美機構涌現,行業亂象仍然較多,監管機構也在加強整頓力度。我國醫美市場黑機構、黑場所泛濫。據調查,我國2019年的合法醫美機構約為1.3萬家,而不具備醫美資質的黑機構就超過了8萬家,占全部醫美機構數量的86%。
隨著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逐年增長。非法醫美機構等眾多問題的出現使其被冠以“野蠻生長”的標簽。我國也逐漸開始重視起來對于醫美行業的監管,集中發布多項政策,此次《規劃》中也強調了要規范醫美行業中的管理、技術、教育和基礎標準方面,促進醫美行業朝著更加集中化、生態化、透明化和標準化的趨勢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隨著城鄉居民購買力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及需求層次隨之發生變化,在醫美等方面的消費支出逐步增加,為醫療美容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7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和對美的追求也不斷提高,醫療美容服務需求快速增長。同時,行業內企業持續地進行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使得醫療美容產品本身的質量和使用體驗不斷提升,醫療美容服務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社會接受程度逐漸提高。報道稱,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發生18起投融資事件,金額近10億元。
隨著疫情的好轉及輕醫美的發展,市場逐步回暖,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2179億元,增長率達到12.4%,預計2025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108億元(21年至25年CAGR為17.2%)。非手術類醫療美容市場迅速擴大,2021年市場規模達752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上升到2279億元(21年至25年CAGR為31.9%),有望成為醫美主力市場。
隨著用戶的多元需求不斷裂變,活性材料市場空間大,預計將在2030年達到1137億元的市場空間;消費者對無創抗衰日益增長的需求驅動光電項目市場熱度持續增加,推動國產品牌加速技術突破,國產替代腳步加速;運用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系統化管理客戶,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新客轉化率及老客留存率,提升企業標準化運營能力;隨著監管持續縱深,多跨協同,政府牽頭,第三方監管公司通過互聯網技術助推“線上+線下”醫美監管成為新的監管發展方向。
監管趨嚴、消費升級、顏值經濟、技術進步共同推動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輕醫美項目憑風險低、創傷小、恢復期短成為當下熱門。注射填充類材料根據用戶需求持續裂變,玻尿酸、肉毒素、再生材料、膠原蛋白、活性材料、骨性材料、羥基磷灰石等材料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光電醫美器械市場海外品牌仍占主導,國產品牌技術瓶頸待突破。醫美機構品牌化建設大勢所趨;“公域+私域”渠道共同發力,助力醫美機構獲客與運營。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7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的供需狀況、醫療美容發展現狀、醫療美容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建議、醫療美容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醫療美容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醫療美容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醫療美容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醫療美容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醫療美容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醫療美容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醫療美容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醫療美容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我國醫療美容市場滲透率低,對比美國、巴西、韓國等醫美市場成熟國家10%左右的滲透率,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僅在2%左右,有著5倍的發展空間。未來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隨著美...
查看詳情
2023智能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智能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隨著智能汽車、智能駕駛乃至智能交通的I...
2023半導體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半導體行業現狀,半導體行業前景如何?報道稱,全球經濟向中低速增長回歸,3...
新鮮果蔬行業市場多大?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果蔬、肉類及相關食物的消費持續攀升,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生活品G...
型號為“B1”的大型四足機器狗,站立身高約1米3,身長約1米5,負載極限可達100公斤,主要應用在電力、核電廠、核工業、化B...
由于植保無人機是用于農林植物保護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植保無人機,因此產業的發展與我國農產品種植的發展息息相關,隨...
2022年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為121.4點,較上年同期下降1.6點;石油煉制行業景氣指數為130.6點,較上年同期提高0.9點。總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