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12月,我國醫療美容機構、企業累計成立數量達15023家,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且國內廣東、安徽、浙江、廣西等沿海省份由于經濟發展程度更高的、居民醫美接受程度更高,地區醫療美容企業、醫院及機構數量更多,地區企業發展情況更好,醫療美容上市企業分布密集。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相較而言,醫療美容手術室、醫療器械、醫護著裝、消毒設備等場地環境要求嚴格,且大部分醫療美容手段的具體實施皆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及整形外科資質的專業醫師進行操作。
愛美客披露2022年業績,實現凈利潤12.64億元,同比增長31.9%。值得一提的是,其整體毛利率高達94.94%,甚至超過貴州茅臺。同時,公司拋出“超強分紅方案”,10派28元,合約6.06億元現金股利,并拋出了上市后首次股權激勵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醫藥醫療板塊關注度持續上升。包括愛美客在內,上周醫藥生物行業有25只個股獲得“買入型”評級,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高居第二。
分產品看,2022年愛美客的溶液類注射產品收入約12.9億元,同比增長23.57%;凝膠類注射產品實現營業收入約6.4億元,同比增長65.61%。
2022年,愛美客的溶液類注射產品銷售量為345.32萬支,同比增長26.81%,增速略高于該產品收入增速;凝膠類注射產品銷售量73.96萬支,同比增長4.7%,增速遠低于該產品收入增速。
換句話說,從量價角度看,2022年愛美客凝膠類注射產品的收入增長主要由價格增長貢獻,愛美客的毛利率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這點。
2022年,愛美客的營業成本僅約1億元,同比增長9.47%,增速遠低于營業收入增速,這也使得愛美客的毛利率在高位實現增長。其中,溶液類注射產品毛利率為94.23%,同比增加約0.4個百分點;凝膠類注射產品毛利率為96.52%,同比增加近2個百分點。
此外,費用方面,愛美客的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增長顯著。2022年,公司管理費用約1.25億元,同比增長93.82%;研發費用約1.73億元,同比增長69.20%。
2021年,國產上市企業華熙生物、愛美客、四環醫藥、昊海生物、復星醫藥、瑞麗醫美、光莆股份及冠昊生物的醫美業務經營收入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0.31%、0.63%、0.18%、0.2%、0.13%、0.08%、0.03%、0.18%,我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截至2022年12月,我國醫療美容機構、企業累計成立數量達15023家,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且國內廣東、安徽、浙江、廣西等沿海省份由于經濟發展程度更高的、居民醫美接受程度更高,地區醫療美容企業、醫院及機構數量更多,地區企業發展情況更好,醫療美容上市企業分布密集。
我國醫療美容行業自1949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設立了整形外科以來,產業市場不斷發展。近年來,隨著醫療美容手段豐富、醫美手段成功率提升、行業監管制度完善及監管力度增強,我國醫療美容市場接受度不斷提升,國內各地區醫療美容產品生產企業不斷增加,具備醫療美容整形實施資質的醫療機構、美容院和整形醫院加速萌芽,截至2022年12月,我國醫療美容機構、企業累計成立數量達15023家。
從企業區域分布情況看,國內廣東、安徽、浙江、廣西等沿海省份由于經濟發展程度更高的、居民醫美接受程度更高,地區醫療美容企業、醫院及機構數量更多,地區企業發展情況更好,醫療美容上市企業分布密集。此外,沿海或經濟發展程度更高地區擁有更為完整的醫療美容產業鏈整體服務能力,湖南、湖北等內陸地區因市場積累等多方因素影響,其醫療美容類企業多為醫美原料或器械生產企業,醫美服務平臺類企業發展程度不足。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目前我國的醫美市場的滲透率很低,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在幾年疫情期間醫美市場每年的增速仍保持在10%左右,加上近些年來化妝品市場總體呈現出的下行趨勢,不難理解美妝的巨頭們為什么會紛紛把目光投向這個大空間低滲透的黃金賽道。然而,醫美的“蛋糕”也不是誰都能吃的。縱觀這幾年一些美妝個護企業的產業布局,也只有像歐萊雅和資生堂這樣研發實力本身就比較雄厚的大公司才能觸及到醫美產業鏈中最核心的上游。
在去年,歐萊雅就在中國成立了投資基金,重點布局醫美上游原材料領域。通過舉辦“美妝科技創造營”嘗試與合成生物學企業合作。而資生堂以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和“醫療美容”技術為重點,關注“整體美容”技術,去年8月資生堂首個中國投資基金“資悅基金”投資了江蘇創健醫療,資料顯示,創健醫療實現了“重組III型膠原蛋白酵母菌穩定遺傳表達體系的構建”及“30噸穩定發酵純化技術開發”兩項重大技術突破,同時在“重組XVII型膠原蛋白研制與生產轉化”上也實現了研發與產業化突破。
據《中國醫美行業2022年度洞悉報告》顯示,我國醫美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然而,這些美妝“大戶”入局醫美不僅僅是因為醫美產品廣闊的市場空間,還因為美妝行業本身的不景氣。就海外集團2022全年中國區的營收表現看,僅歐萊雅集團中國區營收全年實現正增長,雅詩蘭黛、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均呈下滑趨勢,這樣的局勢也讓他們不得不尋找新的產品增長點。
醫美和化妝品之間的關聯性也促成了許多企業在兩個板塊上的布局。這方面最積極的,當屬華熙生物。作為國內玻尿酸原料的巨頭企業,華熙生物已經形成了幾個不同維度的重要板塊,包括了原料業務、藥品及醫療器械、功能性護膚品及食品。近幾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牌潤百顏、夸迪、米蓓爾等產品的國民度不斷提高,華熙生物的美妝護膚品也成了公司營收的重要支柱。而這離不開華熙生物擁有的豐富的原料資源、合成生物學技術支持,以及完善的自有測試平臺。可以說,擁有技術研發能力的醫美上游公司,在涉足美妝護膚品之后同樣在原料端擁有優勢。除了華熙生物以外,像愛美客、巨子生物也都早已布局美妝個護市場,推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化妝品品牌。
由于對顏值和年輕化的追求,醫美行業和美妝個護的消費群體可以說高度重合,伴隨著功效性護膚品市場的興起,美妝個護和醫美領域之間的不斷碰撞、融合已經成了必然的趨勢。企業之間的“跨界”式布局,對于傳統的美妝個護和醫美行業的格局都會形成沖擊和重構,而對于企業自身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總而言之,無論是怎樣的“跨界”“融合”都要從企業自身實力、性質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兩點出發,不可盲目“入局”。
《2023-2028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醫療美容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中鐵工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目前,盾構機產品已累計實現海外產品訂單超過百臺。2022年,公司盾...
到2060年之前,我國森林若能實現年固碳量8億噸,可完全實現“碳中和”目標。這需要將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9%、森林質量8...
慢性病,是指那些因長期積累而形成、又不構成傳染性的疾病形態的總稱。常給個體、家庭和社會帶來無限的身心痛苦和承重...
旅游市場是一個綜合聯動的市場,在復蘇回暖的同時,也需要包括交通出行、住宿、餐飲、娛樂、購物、快遞乃至醫療、市政...
月嫂是母嬰護理師的俗稱,主要是專業護理產婦與新生兒,服務的內容以月子護理為主,新生兒的護理占80%,產婦的護理占...
廢舊金屬是指暫時失去使用價值的金屬或合金制品,一般的廢舊金屬都含有有用的金屬或者有害的元素。廢舊金屬回收行業市...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