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重點領域之一,工業母機是整個工業體系的基石和搖籃,也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征,處于制造業產業鏈和價值鏈核心環節,尤其是高端數控機床,是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和保證國家安全的重要技術產品。
3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人民論壇發表署名文章《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經驗總結與未來展望》:國資國企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其中,圍繞增強產業引領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綠色環保等產業投資力度,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領域加快補短板強弱項,促進支撐國家算力的相關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作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重點領域之一,工業母機是整個工業體系的基石和搖籃,也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征,處于制造業產業鏈和價值鏈核心環節,尤其是高端數控機床,是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和保證國家安全的重要技術產品。
工業母機制造是整個工業體系的基石和搖籃,也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征。工業母機是工業中制造機器和機械的機器,主要包括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兩大類中的各類裝備,處于產業鏈核心環節。
“工業母機”是什么?
簡單來講,工業母機就是制造機器的機器,通常稱之為機床,同時也用來生產機床本身。按照用途,機床一般分為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床和木工機床等。但凡屬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機床上用切削的方法進行最終加工。
工業母機,是一個國家所有制造的精度、效率、品質的總起點,是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具有基礎性和戰略性的地位。機床強國依靠強勢的下游產業帶動,其產品特征也非常契合下游需求,比如德國、日本的汽車產業成就了其機床的通用性和效率,瑞士的鐘表產業孕育了一批超高精度的機床公司。
工業母機板塊是產業鏈中“卡脖子”的行業,機床制造處于產業鏈中游。目前我國在高端數控機床領域距離世界領先水平仍有一段距離,由于其在產業鏈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推動工業母機制造技術進步、推進工業母機行業的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工業母機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發展路徑明確,發展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極為突出。
工業母機是重要的戰略發展物資,安全發展主題下,推進其國產替代十分重要,尤其是提高高端數控機床的國產化率。作為整個工業體系的基石,工業母機處于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其技術發展水平直接關系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工業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近十年來,我國工業母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多次取得重大突破。工信部此前表示,十多年來,我國工業母機的產業自主開發能力和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突破了全數字化高速高精運動控制、多軸聯動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產業配套體系方面,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從無到有,在國產機床中市場占有率由不足1%提高到31.9%,數字化刀具市場占有率由不足10%發展到45%。
2022年以來,工業母機領域獲得多重資金支持,促進行業快速發展。
隨著政策陸續落地、資本熱情已起,工業母機各產業環節的新賽道也陸續打開。工業母機這艘航母,要勇于駛出“避風港”,堅定信心迎接發展風口,順利渡過轉型升級關鍵的十字路口。
有專家說,工業母機是制造業發展中最重要的,也是現代工業強國的象征。 部分機構預計,隨著制造業的穩定,2024年國內工業主機市場規模將超過5700億元。
有機構預測,隨著制造業企穩,2024年國內工業母機市場規模將超過5700億元,而這一賽道呈現出“低端內戰,中端爭奪,高端失守”局面。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具有技術含量高、資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信息密集度高,以及產業控制力較高、帶動力較強的特點。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工業母機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
從工業母機的產業鏈來看,其上游主要是基礎材料和零部件,其中包括結構件、鑄鐵、鋼鐵、數控系統、驅動系統、傳動系統等;下游為終端應用領域,涵蓋傳統機械工業、汽車工業、電力設備、鐵路機車、船舶、國防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石油化工、工程機械、電子信息技術工業以及其他加工工業。
“工業母機”也稱為機床,是指用來制造機器的機器,可分為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成形機床,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金屬切削機床。
眾所周知,機床的品種、質量和加工效率對于其他制造裝備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因此,機床工業的現代化水平和規模是一個國家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伴隨著行業新周期的開始,機床存量置換需求帶來較強托底作用;國內核心技術突破及境外疫情影響進一步加速國產替代帶來增量需求,國產機床行 業正迎來多重維度利好,景氣程度維持高位。上市公司作為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的 龍頭企業,充分發揮了行業優勢地位,自國內疫情受控以來市場訂單呈現穩定增 長,中高端市場占有率有所提升。
據有關數據,2021年消費額約1704億元,全球占比33.6%;產值約1574億元,全球占比30.8%。但在高端數控機床領域,國產化率還非常低,只有10%左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國產替代的空間非常大,從行業周期來看,也意味著我們國家這個領域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
數控機床的更新周期約為10年,中國機床消費的上一輪高峰期為2010~2014年。以10年為更新周期計算,中國機床消費已在2020年前后進入更新替換周期,2021年中國機床消費約1704億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22.6%。從工業庫存周期來看,我國或將于2023年下半年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將拉動機床等生產設備投資增長。
新能源汽車、風電等新興行業的發展壯大,將持續帶動數控機床的新增需求。據測算,僅一體化壓鑄工藝即可帶來機床年均新增需求22.4億元。因此,在更新與新增需求共振下,未來3年機床行業仍將保持較高景氣度。
縱觀行業,作為工業母機的機床,中高端整機和零部件亟待實現自主可控,加快智造升級有助于推動國產品牌進口替代。在市場化競爭中,民營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具備細分市場優勢的民營企業脫穎而出。
在機床國產替代和數控化趨勢的背景下,機床制造商加快數智化轉型升級,不斷完善智能機床產品品類及擴大規模,未來我國機床市場有著廣闊發展空間。
欲了解更多關于工業母機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工業母機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工業母機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工業母機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科技的力量日新月異,文化的魅力歷久彌新,科技與文化的融合讓數字文化產業應運而生。專家指出,近年來,我國數字文化...
汽車傳感器是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以測量位置、壓力、力矩、溫度、角度、距離、加速度、空氣流量等信...
當前,我國汽車傳感器行業競爭格局呈“正三角”形式,第一梯隊是國外廠商博世(BOSCH)、第二梯隊是日本電裝(DENSO)...
汽車傳感器是汽車計算機系統的輸入裝置,它把汽車運行中各種工況信息,如車速、各種介質的溫度、發動機運轉工況等,轉...
央視曝光兒童手表風險調查發現,除了社交軟件、支付功能、AI功能、學習軟件外,部分兒童手表內還有上網功能、短視頻軟...
我國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國、生產國和出口國,且已成為關系到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食品來源。近年來,由于...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