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受益于基建投資力度不斷加強,融資環境逐步改善,我國工程中標數據、挖掘機指數、工程機械設備銷量等一系列高頻數據表明,基建項目開工提速。
基建行業指的是一些基礎建筑設施的行業。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梁,通訊,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于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重大項目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基建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咨詢報告》顯示:
基建市場投資現狀
今年國家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疊加2021年四季度有1.2萬億專項債的實物工作量要轉到今年,因此今年共有4.85萬億的專項債可供具體項目使用。1-2月,全國發行新增債券10776億元,其中一般債券2001億元、專項債券8775億元。全國發行再融資債券1284億元,其中一般債券340億元、專項債券944億元。合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2060億元,其中一般債券2341億元、專項債券9719億元。這些投資將拉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市場,對擴大有效投資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國家政策引導和投資側重來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投資發力的重要抓手,是實現穩增長中比較明晰的路徑之一。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2021年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0.4%,過去兩年平均增長0.3%,今年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2月份投資數據,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1%,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7.7個百分點,投資新開工項目個數同比增長1.1倍,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62.8%,國家預算資金增長33.9%,自籌資金增長13.2%。
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和項目適度超前開展等因素帶動,行業基本面預期向好。2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7.6%,比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8.6%,高于上月8.9個百分點,建筑業景氣水平明顯提升。從市場需求和預期看,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5.1%和66.0%,均高于上月,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兩個月運行在高位景氣區間。
隨著國家穩增長穩投資政策持續顯效,下階段投資有望保持良好增勢,預計上半年基建增速有望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對宏觀經濟穩增長提供有效支撐。
隨著逆周期調控政策加碼,基建有望發揮托底作用,專項債杠桿效應+多渠道融資有望撬動基建投資回升。鐵路、公路、軌交等交通基礎設施是專項債資金的重點支持領域,新政落地將直接受益,預計2027年基建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5.67萬億元,同比增長3.64%。基建行業近些年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從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中冶6大建筑央企占據38%左右,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筑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建筑央企所占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
2023年以來受益于基建投資力度不斷加強,融資環境逐步改善,我國工程中標數據、挖掘機指數、工程機械設備銷量等一系列高頻數據表明,基建項目開工提速。
2022年3月17日,發改委印發《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健全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制。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制定出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度工作要點,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建設,開展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推動建立城市群多層次、常態化協商協調機制。有序引導其他城市群發展,深化基礎設施、產業科技、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一批具有良好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城發展。
2022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強化績效導向,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合理擴大使用范圍,支持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民間投資在投資中占大頭,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2022年3月11日,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
基建行業報告對中國基建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基建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基建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基建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基建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咨詢報告
基建行業指的是一些基礎建筑設施的行業。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梁,通訊,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于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它是一切企...
查看詳情
工程監理是指具有相關資質的監理單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據國家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工程...
近年來,眾多連鎖書店參與者積極探索線下實體門店運營新模式,將圖書、咖啡、文創等主題相結合,打造全新的第三空間文...
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
健康保險,簡稱健保,主要包括醫療保險、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保險以及醫療意外保險等。是指在被保險人身...
甜味劑是能夠賦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甜味劑可以分為功能性甜味劑和糖醇類甜味劑,功能性甜味劑按其來源可分為天...
服務外包是服務提供商根據企業、政府、社團等組織委托、授權或雙方合作,完成組織內部服務活動或服務流程,共同創造價...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