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經濟基礎雄厚、交通物流便利、產業配套齊全,是新材料產業基地數量最多的地區,在高性能金屬材料和先進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具有比較優勢,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如東陽、海寧、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等。
隨著5G終端日益成熟,產業鏈向上延伸,技術工藝取得突破,人才聚集,使得電子材料產業本土化率加速提升。隨著5G的規模普及,移動終端和基站均對電磁屏蔽與導熱產品產生大量的需求,電磁屏蔽與導熱產業市場規模有望實現成倍增長。未來,電磁屏蔽材料將向導熱性好、加工工藝簡單、性價比高、適合大批量生產等方向發展,各種新材料將在電磁屏蔽的創新應用中將得到更多發展。
依托自身資源和產業優勢,各地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迅速,新材料產業已經成為地區經濟的重要增長極之一,與此同時,我國新材料產業集群在空間上的分布特點也愈加突出。
長三角地區經濟基礎雄厚、交通物流便利、產業配套齊全,是新材料產業基地數量最多的地區,在高性能金屬材料和先進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具有比較優勢,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如東陽、海寧、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等。
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以外向出口型為主,新材料產業集中度高,下游產業拉動明顯,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在電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優勢。
環渤海地區技術創新推動作用明顯,區域的科技支撐較強,新材料產業涉及領域和產品種類較多,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術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種纖維等新材料領域均具有較大優勢。
與其他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在新材料研發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不明顯,新材料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但依托豐富的礦產與能源,在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屬材料等領域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
圖表:2018-2022年中國電子信息新材料行業企業數量(單位:萬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電子信息新材料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調研報告》分析得知,根據企查查相關數據顯示,受行業投融資市場影響,4年間行業不同規模企業數量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底,行業企業數量增長至5.61萬家,較2021年同比增長了400家左右。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不斷深入,全球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萍紕撔鲁蔀橥苿尤蚪洕蜕鐣l展的新引擎,制造業成為各國新一輪競爭的焦點。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材料是制造業的兩大“底盤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而新材料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信息技術與新材料深度融合,共同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發展。加快先進材料產業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加快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發展,有利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質量的躍升,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1世紀以來,全球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調整,新材料、信息、能源、生物等學科間交叉融合不斷深化,大數據、數字仿真等技術在新材料研發設計中作用不斷突出,“互聯網+”、材料基因組計劃、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模式蓬勃興起,新材料創新步伐持續加快,新技術更新迭代日益加速,新思路、新創意、新產品層出不窮,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基礎學科突破、多學科交叉、多技術融合快速推進新材料的創制、新功能的發現和傳統材料性能的提升,新材料研發日益依賴多專業合作。例如:固體物理的重大突破催生了系列拓撲材料的出現;材料與物理深度融合誕生了高溫超導材料;高密度、低功耗、非揮發性存儲器技術開發更是多專業合作的典范;物理學家提出阻變、相變、磁隧道結和電荷俘獲四種新的存儲概念,材料學家找出合適的材料來實現相應功能,微電子專家設計相應的電路保證存儲信號的寫入、讀取和擦除。
以材料基因工程為代表的一系列材料設計新方法的出現,不斷突破現有思路、方法的局限性,以高通量計算、高通量制備、高通量表征、數據庫與大數據等技術為支撐,立足把握材料成分-原子排列-相-顯微組織-材料性能-環境參數-使用壽命之間的關系,推動新材料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應用模式發生重大變革,大幅縮減新材料研發周期和研發成本,加速新材料的創新過程。
需求變化趨勢及新的商業機遇預測
(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關鍵材料的大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
當前,國際正在經歷一場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新工業革命,信息技術、制造技術、能源技術、材料技術交叉融合、深度滲透、群體性突破、協同應用,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層出不窮;一批標志性通用技術(數字化制造、5G、大數據等)涌現并向各產業領域滲透。新工業革命的本質是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驅動下的產業范式變遷,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一主多翼”?!耙恢鳌笔侵冈诋斍爱a業革命的大背景下,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智能創新和深度應用是主要的潮流和趨勢;“多翼”是指能源技術、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創新發展、融合交叉、廣泛使用??萍寂c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新材料與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高度融合,創新步伐持續加快,推動了新材料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和產業化進程,這為材料的大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二)發達國家在關鍵材料領域加速布局,搶占發展先機
由于新材料的重要性,世界各國都不失時機地調整產業政策,加速布局材料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例如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富士通、英飛凌、三菱等跨國公司都已初步完成產業布局,并陸續開發出新一代產品,在高速列車、智能電網、5G通信等領域實現了應用。與之比較,我國尚處于發展初期,僅在照明領域具備一定優勢。石墨烯也是如此,目前歐、美、日、韓等對石墨烯在信息、生物、光電等戰略高技術領域的應用投入較大,已誕生了不少顛覆性產品原型,如射頻電路等;而我國還在進行初級開發和低端應用,產業主要集中在提升傳統產業方面(作為添加劑,添加到各種材料改善其性能),未形成在信息、生物、光電戰略高技術領域的布局,高端研發明顯滯后。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電子信息新材料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調研報告
電子信息新材料作為承載人類物質文明的基礎,主導材料經歷了從石器到硅器的轉變,電子信息新材料成為新時代的起點。目前發達國家均已制定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的策規劃,電子信息新材料作為全...
查看詳情
工信部:加強CPU、GPU和服務器等重點產品研發算力已成為新時代生產力。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算力已經像水、電一...
6月廣州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4.9%7月17日,廣州市統計局發布消息,6月,廣州全社會用電量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當月全1...
我國勞動力市場趨于活躍隨著經濟持續恢復,用工需求繼續擴大,加之穩就業政策持續顯效,就業形勢有望保持總體穩定。經...
美股道指六連漲科技股多數上漲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漲0.22%,納指漲0.93%,標普500指數漲0.39%,標普和納指4...
鋰電池產業起源歐美,在日韓發展壯大。中國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實現逆襲領跑。中國企業則是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
凍品行業市場到底怎樣?作為疫情之后最先回暖的餐飲業,這次也最先感到了壓力。經歷過年之后短暫的兩個月高潮之后,5月...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