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D打印設備市場占比前五為分別為聯泰、Stratasys、EOS、GE及3DSystems,其中國外廠商占比高達45.9%,國內3D打印上市領先企業鉑力特占比僅4.9%,華曙高科占比僅6.6%。未來,3D打印技術的應用已經從簡單的概念模型向功能部件直接制造方向發展,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3D打印能夠生產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復雜產品,從而實現“自由制造”。3D打印相較于傳統制造可具有成本低、研發周期短等優勢。成本端:傳統機械制造通常是通過批量生產單一產品來降低成本,生產的主要成本可分為物料成本,開模成本、機器折舊,耗材成本和人工成本幾方面。
中國3d打印增長迅速成因主要系:一是,時間因素:我國3D打印起步較晚,3D打印應用亟待拓展及滲透;二是,需求端呈“多樣化和個性化”: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和標準不一樣;三是,供給端難以全覆蓋:由于需求端的多樣性,造成很多3D打印企業一般深耕一兩個或某幾個細分賽道,很難全領域覆蓋。
未來,3D打印技術的應用已經從簡單的概念模型向功能部件直接制造方向發展,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3D打印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前瞻及未來投資2023
3D打印行業經過近四十年發展,在全球/我國已成為1000億元/200億元量級的產業,但在技術、成本等因素的約束下,當前其制造業滲透率不足0.1%,仍處于產業化前期。
目前3D打印加工與傳統精密加工相比還存在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可加工材料等方面的差距,但是3D打印優勢也非常明顯,是傳統機械制造的有力補充,3D打印和傳統機械加工方式將長期并存,但3D打印因其全新的技術原理、獨特的工藝特點,在多種應用場景具備明顯的優勢,3D打印工藝滲透率有望穩步提升。
3D打印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實現了制造從等材、減材到增材的重大轉變,改變了傳統制造的理念和模式,具有重大價值。3D打印技術近年來迅猛發展,主要聚焦在陶瓷材料、高性能材料、多材料及梯度結構、金屬基復合材料等方向。
3D打印已經成功應用于航空航天、生物醫療、建筑、汽車等領域,并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首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機的成功研制,不僅推進了3D打印醫療器械、人工組織器官的臨床轉化進程,也為3D打印技術的深化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企業競爭
3D打印行業迎來科技巨頭青睞,近年來,從制定行業發展目標、給予財政補貼、列入重點領域等方面,管理層不斷出臺了多項對3D打印行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政策來扶持行業發展。另外,在政策的扶持和下游需求的推動下,我國3D打印技術正日漸成熟,與先進國家在水平上的差距不斷縮短,未來有望打開巨大的市場空間。
蘋果正積極采用3D打印技術,預計2H23新款Apple Watch Ultra的部分鈦金屬機構件將采用3D打印技術;另外此前報道稱,iPhone15高端機型將采用全新的鈦合金中框設計,取代此前的不銹鋼材質。
華為、蘋果等引入鈦合金3D打印技術,意味著3D打印正在向產業化、規模化邁進。3D打印目前行業滲透率處于較低水平,未來潛在應用領域非常廣泛。
市場份額
根據WohlersAssociates,我國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占比10.80%,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我國3D打印行業經過30余年的發展,技術不斷創新,規模穩步增長,技術體系和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目前已建立起較為穩定的3D打印產業生態體系和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出行業整體高速增長,由幾家巨頭主導,其他設備制造商后起追趕的發展態勢。
我國3D打印設備市場占比前五為分別為聯泰、Stratasys、EOS、GE及3DSystems,其中國外廠商占比高達45.9%,國內3D打印上市領先企業鉑力特占比僅4.9%,華曙高科占比僅6.6%。
市場規模
我國3D打印/增材制造產業正在加速推廣,已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醫藥等39個行業大類,并正在逐步嘗試應用于更多領域。預計今年我國增材制造產業規模可達400億元左右,2027年有望突破千億元大關。
預計2024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將達500億元。我國經過多年發展,3D打印產業正從起步期邁入成長期,整體來看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政策支持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信部、科學技術部、教育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工程院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增材制造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20-2022年)》。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又發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等政策文件支持行業發展。
《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3D打印產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3D打印企業標準列入“領跑者”重點領域;再到新型標準體系的建立,3D打印產業核心區域江蘇、廣東、山東等領先省市不斷推出區域發展規劃與政策措施,促進著我國3D打印產業快速發展,也推動著3D打印產業鏈的不斷完善。
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0億美元的產業規模。在行業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涌現了如先臨三維、中航邁特、鉑力特、極光爾沃、上海聯泰、光韻達、光華偉業、銀禧科技等一大批3D打印產業優質品牌廠商。
未來3D打印行業發展前景如何?請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3D打印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該行業報告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狀況等。報告中主要運用圖表及表格方式,直觀地闡明了行業的經濟類型構成、規模構成、經營效益比較、供需狀況等,是企業了解3d打印行業市場狀況必不可少的助手。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機械零部件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機械零部件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機械零部件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機械零部件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
查看詳情
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2000萬輛,代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實力的崛起。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
關于開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工作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工作的...
計量檢測是通過對計量對像的對應參數進行一系列的反復測試,從而得到某種結果的過程。物理學中通常為求得正確結果通過...
繼智能化后,電表再次迎來重要升級。近日,全國首個基于國網智能物聯電表架構的電碳表項目在江蘇蘇州投入試點應用。該...
食品配料是指公認安全的可食用物質,用于生產制備某種食品并在成品中出現。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定義,...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結構的改善,近年來,人們對禽肉需求穩定增長,居民人均禽肉消費量逐漸上升。尤...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