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近日,繼重慶、武漢等城市之后,上海、北京也正式為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發放道路測試牌照,全自動無人駕駛乘用車商業化運營再進一步
近年來,各地在推進高等級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應用方面也相繼出臺了眾多管理細則乃至相關立法保障。
加州監管機構投票支持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在舊金山擴大其付費無人駕駛服務,這是該技術商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該委員會周四在舊金山召開會議,聽取了數小時的公開證詞,辯論支持和反對Waymo和Cruise的地盤擴張。在這個北加州城市的道路上,自動駕駛出租車日益成為一種常態,Waymo運營著一支由大約200輛汽車組成的車隊。這類服務目前在他們可以駕駛的地方受到限制,而且公司通常不能向乘客收費。
對此,Waymo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它使我們能夠在舊金山擴展Waymo One,并繼續為您服務。”
此外,Cruise在舊金山、奧斯汀和鳳凰城三個城市擁有300輛汽車,平均每天出行1000次。這兩項服務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等待試用。
商業化運營駛上“快車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對外表示,我國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近日,繼重慶、武漢等城市之后,上海、北京也正式為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發放道路測試牌照,全自動無人駕駛乘用車商業化運營再進一步。
自幾年前相關企業宣布開始自動駕駛研究項目以來,自動駕駛行業在我國迅速發展。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在技術和政策的多重推動下,國內自動駕駛發展不斷邁入新階段。
近日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駕駛論壇上,百度智行、小馬智行、AutoX安途等三家企業的15輛車獲得上海市浦東新區首批發放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這一牌照,對于無人駕駛車輛的商業化運營意義非凡,一方面,相較于以前智能駕駛車輛只能在封閉道路進行測試,此次擁有牌照的汽車將可以在浦東新區劃定的一些開放測試道路開展測試;同時,車內也將真正實現無人化狀態,不再配備安全員。
就發展階段來說,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經歷了從安全員坐在主駕駛位到安全員坐在副駕駛位、再到沒有安全員的過程,邁過了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的關卡,這些都為未來大規模上路奠定了基礎。小馬智行副總裁王彊表示,拿到測試牌照后,企業會先按照現行規定開展道路測試,在單車測試里程累計超過1500公里后,將申請載人;在單車里程累計到5000公里以上,且不發生任何主動安全責任事故的前提下,將再向政府部門申請示范營運許可。如果一切順利,到今年年底,首批示范運營的“無人車”將可能出現在浦東街頭。
從科幻感十足的概念到全國多地可見的場景,近年來,“無駕駛人智能駕駛”一步步從夢想走進現實,商業化運營駛上“快車道”。早在上海市之前,重慶、武漢兩地政府部門就于去年夏天率先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并向百度發放全國首批無人化示范運營資格,開展車內無安全員的遠程測試、示范和商業運營;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于去年年底為安途智駕、鵬電集團和蘿卜運力聯合體共計50臺自動駕駛車輛頒發了商業化試點通知書,并在今年6月為深圳市首批獲得智能網聯汽車無人商業化試點牌照與無人小車測試牌照的企業頒發牌照。有別于此前的智能駕駛商業化試點,深圳市此次無人商業化試點牌照真正做到了車內無駕駛員、無安全員載人服務。此外,7月7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也對外宣布,正式開放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企業在達到相應要求后可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面向公眾提供常態化的自動駕駛付費出行服務。
隨著無人駕駛智能網聯乘用車在各地的試點運營,已有不少公眾“嘗鮮”“無人車”。以百度Apollo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為例,如今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多個城市開放載人出行服務。有需求的市民可以通過蘿卜快跑App、蘿卜快跑小程序等平臺呼叫“無人車”。車輛到達指定上車點后,只要在車門旁的觸控屏幕上輸入手機號后4位進行身份驗證,即可解鎖開門。落座后,車輛還會貼心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乘客只需點擊前方屏幕上的“開始行程”,車輛便會緩緩啟動。
以深圳為例,目前,蘿卜快跑在深圳的可運營區域達到188平方公里,運營時間覆蓋了早晚高峰段,從7點到22點。在深圳市一些自動駕駛車輛長期運營的區域,一些上班族也養成了上下班乘坐“無人車”的習慣。一些市民表示,當初是出于好奇去體驗,坐過之后發現車行駛得很流暢,索性在工作日就都搭乘“無人車”上下班。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
近日,豐田汽車(中國)與小馬智行計劃成立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相關合資公司,項目總投資將超過10億元。一周前,大眾也宣布“牽手”小鵬共同開發新車型,零跑汽車計劃輸出電子電氣架構和整車架構技術……智能化已成為車市下半場競爭的重點賽道。
更為關鍵的是,智能化“競速”已從單純的技術競爭轉變為生態化競爭,打破了“閉門造車”的技術壁壘,新舊勢力形成新的角色分工,通過開展聯合開發與技術輸出,建立全新的產業體系,拓展汽車產業的邊界,進一步加速智能化的拐點向上,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突破。
豐田中國、廣汽豐田與小馬智行成立的合資公司將結合三方研發優勢,包括豐田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PCS功能、豐田TPS(豐田生產方式)、廣汽豐田經銷商成熟的服務運營體系等,為Robotaxi的完全無人化安全運營進行賦能,助力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豐田汽車公司中國本部長上田達郎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電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這也是豐田進行“中國式繼承與進化”的重要舉措。
除豐田外,大眾、奔馳、寶馬等跨國車企也紛紛強化在中國市場的技術布局,或成立本土化技術研發基地,或與中國車企強化合作自主研發,新一輪“入華潮”正在涌現。
7月26日,大眾“牽手”小鵬為業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大眾汽車宣布,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
作為全球汽車產業技術的先驅者,豐田和大眾兩家龍頭車企不約而同做出了相同的決策——引入中國技術,這不僅表明跨國車企堅定智能化轉型的決心,也體現在汽車變革的新時代,跨國車企向中國車企俯身學習的謙虛心態。跨國車企與中國車企在技術上的“身份”對換,目的是為了深度參與中國本土科技生態體系,更快、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加快補齊智能電動化的“短板”。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車企的快速轉型與強勢領跑,讓跨國車企頗感吃力。中汽協6月數據顯示,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58.8%,然而主流合資品牌僅為3.7%。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不斷加碼的“價格戰”,讓新能源車快速進入普及階段,令跨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大幅削減,主導地位面臨嚴重威脅。與此同時,跨國車企在智能化變革中收效甚微,這也促使它們進一步強化在華布局,在戰略轉型中吸收中國智能化的經驗。
《2022-2027年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自動駕駛是車輛通過車身布置的傳感器,對周圍環境進行感知并做出控制決策,包括縱向和橫向組合控制,縱向主要控制車速,橫向主要控制方向。自動駕駛過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處理和執行指令三個階...
查看詳情
工業軟件是關鍵支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其中特別提出要提升關鍵軟件產業...
近年來我國清潔電器行業快速發展,但不論與電視、冰箱等傳統家電相比,或是與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市場相比,我國清潔電...
中藥板塊異動拉升8月8日,中藥板塊異動拉升,眾生藥業漲超7%。截至10時54分,龍津藥業、精華制藥、神奇制藥漲停,太6...
我國科技成果數量增長發展迅速,但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科學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卻一直很低,我國科技成果的...
近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3點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正確選購冷凍飲品。看產品標簽。消費者在購買冷凍飲品時應注S...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已經不僅限于溫飽,還有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而對于家庭護理產品,已經不再是以前只...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