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殖品種來看,沿海各地培育出大黃魚“甬岱1號”“富發1號”和金鯧“晨海1號”等適合深遠海養殖的新品種,大西洋鮭、許氏平鮋、軍曹魚等新品種選育加快推進。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
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近期,農業農村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海警局等8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深遠海養殖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出全產業鏈全環節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重點任務,是我國首個關于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指導性意見。
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引進并推廣應用重力式網箱,目前已成為深遠海養殖最主要最成熟的養殖模式。“十三五”以來,沿海地區陸續涌現出一批先進適用的桁架類網箱和養殖工船,深遠海養殖加速推進。
從養殖規模來看,全國已建成重力式網箱2萬余口、桁架類網箱40個、養殖工船4艘,2022年全國深遠海養殖水體4398萬立方米,產量39.3萬噸,比“十三五”初期分別增加3.3和2.4倍,占海水魚類養殖產量的兩成以上。
從裝備水平來看,重力式網箱已能到20米水深的海域養殖,廣東“德海1號”桁架類網箱已經過17級臺風的檢驗,網箱結構安全性能不斷提高,山東“國信1號”養殖工船可游弋養殖,首創“船載艙養”養殖技術。
從養殖品種來看,沿海各地培育出大黃魚“甬岱1號”“富發1號”和金鯧“晨海1號”等適合深遠海養殖的新品種,大西洋鮭、許氏平鮋、軍曹魚等新品種選育加快推進。
從政策支持體系來看,“十三五”以來,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通過漁業發展補助政策,對深遠海養殖設施裝備建造給予補貼。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海洋牧場建設項目、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項目、科技部的“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都對深遠海養殖發展予以大力支持。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在財政、金融、產權、用海等方面出臺系列支持政策,鼓勵建造深遠海養殖裝備、完善產業鏈配套。
中國深遠海養殖發展的重要意義
發展深遠海養殖的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有利于增加優質水產品供給。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水產品是重要農產品,能夠增加食物總量,緩解主糧和畜禽產品供給壓力。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居民對海水產品的剛性需求增加,在陸域與近海養殖空間趨緊的情況下,水產養殖發展的潛力主要在深遠海。
有利于加快海水養殖現代化升級。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深遠海養殖設施裝備更為先進、養殖技術更為領先、產業鏈更為完備。重力式網箱生產集約高效、桁架類網箱自動智能、養殖工船可自主游弋選擇適宜海域,躲避災害。深遠海養殖還能有效帶動水產育種、預制菜加工等相關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有利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深遠海養殖布設海域水質更優、流速更快、海域生態容量更大,魚類在天然的環境里生長,發病少用藥少。養殖的廢棄物能得到妥善處理,對環境影響比較小。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近年來,馬云曾前往荷蘭、日本、泰國等多個國家農業研究機構考察農業技術,曾在日本專注研究養殖漁業技術,包括參觀位于日本和歌山縣的近畿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的大島站。
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的部分股東還與阿里系離職高管重名。例如胡曉明或為前螞蟻集團CEO,鄧中華或為數據技術及產品部高級產品專家。
據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發布的《2022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按當年價格計算,2022年,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產值30873.14億元,其中,漁業產值15267.49億元,漁業工業和建筑業產值6621.17億元,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8984.48億元,三個產業產值的比例為49.5∶21.4∶29.1。
《公報》還指出,2022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6865.91萬噸,比上年增長2.62%。其中,養殖產量5565.46萬噸,同比增長3.17%,捕撈產量1300.45萬噸,同比增長0.35%,養殖產品與捕撈產品的產量比例為81.1∶18.9。
隨著國際營商環境的變化,發展重點開始向農業農村轉移,同時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為農業領域的大變革奠定了基礎,農業成了未來十到二十年內具有價值的投資洼地。
創新發展海洋漁業產業
海洋牧場建設作為解決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矛盾的“金鑰匙”,是轉變海洋漁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探索。全國沿海海洋牧場建設保持強勁勢頭,已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69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
海洋牧場是指基于海洋生態系統原理,在特定海域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構建或修復海洋生物繁殖、生長、索餌或避敵所需的場所,增殖養護漁業資源,改善海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漁業模式。
在大食物觀的視域下,遼闊的海洋就是藍色的糧倉、豐茂的牧場。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受環境污染、海洋工程建設以及過度捕撈等因素影響,我國近海漁業資源出現衰退,海域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傳統海洋漁業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作為一種新興的海洋漁業發展模式,發展海洋牧場不僅是養護海洋漁業資源、修復海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拓展漁業發展空間、優化產業布局,促進近海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從世界范圍看,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數據,目前已有64個沿海國家發展海洋牧場,資源增殖品種逾180個。其中,日本和韓國起步較早,上世紀70年代已開始大規模建設海洋牧場。
我國海洋牧場建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1979年首次在廣西欽州沿海投放了26座試驗性小型單體人工魚礁。1983年開始,各地陸續開展人工魚礁投放,但總體規模較小。2002年以來,原農業部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海洋牧場建設,廣東、浙江、江蘇、山東、遼寧等省份掀起新一輪人工魚礁建設熱潮。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2013年國務院明確海洋漁業發展要堅持“生態優先”,提出“發展海洋牧場”。順應海洋漁業轉型升級和生態建設的需要,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從規劃引領、示范帶動、科技支撐、投入保障等方面,推動海洋牧場科學有序發展。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優化近海綠色養殖布局,建設海洋牧場,發展可持續遠洋漁業。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發展海洋牧場,是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的重要路徑和生動實踐。在相關政策帶動下,各地建設海洋牧場積極性空前高漲,全國已建成海洋牧場300多個,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69個,投放魚礁超過5000萬空立方米,用海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海洋牧場建設初具規模。
生態效益逐漸顯現。海洋牧場建成后礁區生物多樣性明顯提高,礁區魚類的種類和數量均呈遞增趨勢。監測顯示,人工魚礁區漁業資源密度比投礁前提高8倍以上。同時,水域生態環境改善和減碳固碳效果明顯。據測算,每1萬公頃海洋牧場每年可吸收大氣和海洋中約23萬噸碳,相當于植樹造林1萬公頃,已建成的海洋牧場年固碳量達19萬噸,消減氮16844噸、磷1684噸,年均生態效益達604億元。
經濟效益顯著增加。根據國內外海洋牧場建設經驗,每空立方米人工魚礁區比未投礁海域平均每年可增加10公斤漁獲量。按此測算,已投放的人工魚礁每年可增加30萬噸產量,相當于增加60億元漁業產值,結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海藻移植等,預計現有海洋牧場每年帶來的經濟效益將超過100億元。此外,由于所在海域生態環境良好,增殖的漁業資源完全在自然環境下生長,海洋牧場已成為優質海產品的品牌代言和質量保證。
社會效益日益凸顯。海洋牧場良好的水域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漁業資源,成為開展休閑垂釣、海上觀光、海底深潛等旅游活動的重要載體。據統計,通過與休閑漁業、旅游觀光等相結合,已建成的海洋牧場每年可接納游客超過1600萬人次。海洋牧場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依托,是沿海地區養護海洋生物資源、修復海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已成為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
《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1) 按養殖對象可分為: 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海2...
查看詳情
動力電池(主要指鋰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是指對新能源汽車廢舊鋰動力電池進行多層次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梯級利用和資源...
我國電器產品主要是通過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發展而來,與之密切相關的電器檢測技術也是通過技術引進和消化而逐...
飲用水是指可以不經處理、直接供給人體飲用的水。水是體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構成細胞、組織液、血漿等的重要物質。水...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環保事業的發展,各地環保政策都在加強,如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在減少汽車及摩托車尾氣的排放因此電...
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建筑產品要求也不斷提升,而PVB薄膜在建筑產品領域的發展也源于此。近年來,新型建筑逐漸U...
現代社會中,素食者越來越多,素食人群也趨年輕化。素食主義不再是一種宗教和教條,素食者也沒有道德優越感,選擇素食...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