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南京、寧波和成都等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推動區域性文化金融健康發展,以政策促進為支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力持續擴大。
文化市場主體包括從事營業性演出、娛樂場所、藝術品、互聯網上網服務、網絡文化、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等經營活動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業人員包括上述市場主體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等有關人員。
從2022年文化產業投融資熱詞統計情況看,元宇宙、區塊鏈等賽道的投融資活動呈現逆市上升態勢。其中元宇宙賽道上,投融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元宇宙娛樂平臺、虛擬人與社交社區三個領域。在VR/AR投融資賽道上,項目在消費終端和內容生產兩個領域均出現明顯增長。在AI投融資賽道上,利用AI技術在音視頻領域提供分發服務項目、虛擬人項目增速明顯,而利用AI技術進行設計、內容制作的項目逐漸得到資本關注。
例如,AI繪畫突飛猛進。2021年以來多款AI繪畫工具涌現,同時投融資市場也呈現了在該領域快速布局的局面。目前,AI繪畫工具已實現從文字到圖像繪制,并在成本可控情況下進行繁重的模型訓練和圖像生成計劃,可以替代游戲、廣告、平面設計中的部分圖像生成工作。
但目前新賽道的融資體量與已經成熟的移動互聯網賽道相比仍有差距,發展潛力仍然較大。資本將在細分賽道繼續尋找新的增長領域,孕育新的動能。
圖表:2020-2022年中國文化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版文化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得知,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近年來我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量持續增長,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6.9萬家。
2022年全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較往年穩中有升,多數省市的文化產業發展質量有所提升,差異程度相較2021年有所縮小。上海首次成為第一,在社會效益、創新效益及溢出效益等產出品質方面表現亮眼;北京于2019-2021年居于首位,2022年位列第二。重慶、湖北、遼寧、內蒙古、寧夏成為2022年全國排名上升最快的省份,其中湖北躋身TOP10。
北京、深圳、南京、寧波和成都等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推動區域性文化金融健康發展,以政策促進為支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力持續擴大。
成都市構建以“債權融資+股權投資+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徑為支撐的文創金融生態體系,融資發展態勢良好。
應結合數字文化經濟發展趨勢,推動數字文化金融相關專門政策,探索數字文化金融創新試點;進一步推動版權金融發展,尋求突破;進一步推動文化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自貿區金融協同發展;發揮文化金融助力公共文化和服務產業潛能,積極參與共同富裕國家戰略實施。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專門提到“發展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2021年鄉村旅游將繼續發力,融合一二三產業,助推鄉村振興。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鄉村旅游也在持續升級:第一階段是看田和吃飯的“農家樂”,第二階段是游玩和放松的“鄉村休閑”,第三階段是民宿和體驗的“鄉村度假”,第四階段是居住和生活的“鄉村旅居”,吸引更多年輕人、藝術家走進鄉村,讓鄉村更有活力。
文化點石成金,賦能鄉村振興。融入現代傳播,直播帶貨、短視頻記錄讓農村鄉野生活躍然屏上,人們可以隔屏欣賞田園風光,可一鍵下單采購農副產品,城鄉的距離如此接近。文化IP融入村味、村品、村藝、村趣,創意點燃鄉村,游客既可以感受田園風光,又可以體味未曾遠去的“鄉愁”,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鄉村既成為城里人詩意的“棲息地”,又成為農民致富的“聚寶盆”。
未來已來,內容海量、技術迭代、體驗震撼,互聯網深刻改變著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在提升效率的同時,重構了商業模式和組織形式。全球文化市場的“最大變數”是文化價值鏈深度重組,由單一的“管道模式”變為多樣的“網絡模式”,發展的壓力變成轉型的動力,求變求新的改革發展動能不斷積聚;全新的數字生態中,是截然不同的算法、玩法和活法。適者生存,唯有開放思想,廣泛合作,才能開創共贏之路,放大文化影響力。
產業相關政策分析
1“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總結“十三五”旅游業發展成就,分析“十四五”旅游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提出“十四五”旅游業發展目標,圍繞七方面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對于保障規劃實施也提出了強有力的措施。《規劃》引發業界廣泛關注,其中展現的旅游業發展藍圖,既是引領旅游業發展的清晰路線圖,也是提振業界信心、凝聚業界力量的重要動力。
2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
早在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匯報會上作出重要指示:要積極謀劃冬奧場館賽后利用,將舉辦重大賽事同服務全民健身結合起來,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
2022年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體育總局三部門聯合印發《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涉及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空間布局、加強奧運場館賽后利用、共筑文化發展高地、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深化區域協同發展、規劃實施保障八個方面。該規劃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3.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
為全面貫徹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開發銀行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旨在將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整體格局,圍繞文化產業重點領域,制定企業、人才、項目、用地等方面政策舉措,引導文化產業機構和工作者深入鄉村對接幫扶和投資興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多重功能價值和綜合帶動作用,助力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文化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國壽大健康基金堅持支持實體經濟、助力健康中國戰略、服務保險主業、專業化市場化的投資管理機制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大健康產業要完善健康產業布局,不僅要從招商引資上下功夫,還要注重補齊、完善產業鏈。堅持“小切口大縱深樹標桿”的...
在我國,資源空間配置的方式是典型的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政府的宏觀調控與市場要素競爭力直接關系到一個區域產...
國外健康產業呈現出“以點到鏈”的發展路徑,如,日本靜岡醫藥谷以醫藥制造為產業起點逐漸發展成集生物試驗、健康醫療...
國外大健康產業集群在發展初期就有獨特的、清晰的發展定位,比如日本靜岡健康產業發展初期是重點發展醫藥醫養產業、印...
當前,養老服務行業正朝著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養老新服務、新崗位不斷涌現,成為吸引年輕人就業的新選擇。各地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