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顧名思義就是以直播的方式,進行商品的推銷、銷售。直播本質上只是一種流量工具,它的最終目的仍是對商品進行銷售,從而達到銷售商品,增加營業額的目的。它是一種將直播與電商相結合的新型營銷手段。
近日,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天津市貫徹落實<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具體舉措分工方案》。其中提到,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開展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升級行動,加強同互聯網頭部企業合作,促進在線醫療、在線文娛、線上旅游、線上交通、無接觸配送、即時零售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有機融合、良性互動。引進頭部主播、內容生產商、文化影視等直播電商企業和機構,引育MCN,建設直播電商基地,壯大直播電商產業。引導各類商業綜合體引進更多AR/VR、全息投影的體驗店、展示店。加快發展智慧商圈(街區)、智慧商店、智慧社區,建設一批智能消費體驗館,提升沉浸式、互動式消費體驗。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擴大數字人民幣應用規模。
直播電商顧名思義就是以直播的方式,進行商品的推銷、銷售。直播本質上只是一種流量工具,它的最終目的仍是對商品進行銷售,從而達到銷售商品,增加營業額的目的。它是一種將直播與電商相結合的新型營銷手段。直播電商可以更好的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給予消費者更加完美的消費體驗。直播電商與傳統電商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直播電商對于銷售的商品有一個更加直觀、全面的展示,并且主播可以對于商品進行試用、講解,消費者對于商品可以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更加的可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進而推動商品的銷售額提高。
電商直播是一種購物方式,在法律上屬于商業廣告活動,主播根據具體行為還要承擔“廣告代言人”“廣告發布者”或“廣告主”的責任。如果消費者買到假貨,首先應聯系銷售者即賣家承擔法律責任,主播和電商直播平臺也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直播電商指的是商家通過直播的形式,給觀眾推薦商品,激發其潛在的購買欲望,最終實現交易的電商渠道。在直播過程中,主播如同線下銷售中的“導購”,其個人的銷售能力對商品銷售效果將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實現線下導購的線上化。直播電商本質是品牌方對私域流量渴望的體現。通過直播為電商帶來流量,從而達到為電商銷售的目的。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8%。
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540元,增長3.8%,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5.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40378元,增長2.9%,是平均數的92.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5204元,增長5.7%,是平均數的88.7%。按收入來源分,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7917元,增長4.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5.7%;人均經營凈收入5307元,增長1.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6.5%;人均財產凈收入2791元,增長6.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7%;人均轉移凈收入6173元,增長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9.2%。
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義下降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6.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713元,增長2.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1%。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6397元,增長5.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0.2%;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238元,下降7.5%,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8%;人均居住消費支出5215元,增長3.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4.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260元,下降1.7%,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2762元,下降3.5%,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0%;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032元,下降19.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9.6%;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843元,下降3.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8.7%;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462元,下降11.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2%。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當前,直播電商行業正在重塑格局。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顯示,直播電商行業從流量驅動轉為產品驅動,進入以品牌自播、知識主播、技術賦能和定制直播等為特點的發展新階段。
短視頻的火爆帶來了直播電商的高速增長,從品類上看,直播電商打破了區域和品類限制,服飾是滲透率最高的商品,美妝、食品飲料、生鮮、家電數碼等也是熱銷商品,汽車、房子、火箭亦有售賣。直播電商把直播與電商有機結合,即通過直播的方式與用戶直接建立起連接,更好地贏得用戶的信任,而省去中間環節,顯著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交易效率。這意味著必須在商業能力上下更大功夫。直播電商的價值鏈包括主播(MCN機構)、平臺方、品牌商家。
《2021抖音電商國貨發展年度報告》顯示,國貨品牌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睞,2021年抖音電商國貨品牌銷量同比增長667%,其中美妝品類國貨銷量上漲696%。2022年以來,中國美妝品牌林清軒全渠道業績實現穩步遞增,直播電商的作用功不可沒。疫情對線下消費造成影響,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情一直在,消費需求也一直在。林清軒品牌創始人孫來春說,上半年,企業銷售人員轉戰線上直播,進行不間斷營銷。4月全渠道業績同比增長12%,5月增長15.9%,實現“逆勢增長”。
從品類上看,直播電商打破了區域和品類限制,服飾是滲透率最高的商品,美妝、食品飲料、生鮮、家電數碼等也是熱銷商品,汽車、房子、火箭亦有售賣。CINNIC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6.17億,較2020年3月增長5703萬,占網民整體的62.4%;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3.88億,較2020年3月份增長1.23億,占網民整體的39.2%。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直播帶貨整體規模突破萬億元,實物類商品占98.4%,一線城市占比達76%。根據畢馬威、阿里研究院綜合預測,2020年我國直播電商整體規模達到6250億元,滲透率達到8.6%,2021年直播電商仍將繼續高速增長,規模接近7124億元,滲透率達到14.3%。
直播電商的發展正推動一系列新職業的產生,帶動了大量新增就業崗位。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至2021年底,全國直播行業從業者人數已超1000萬,行業主播從業人數已達123.4萬,且從業人員數以每月8.8%的速度增長,覆蓋用戶規模達到8億以上。目前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處于高增狀態,2017年到2021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僅為366億元。到2021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接近2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54.5倍,增速由283%放緩至90%。
近年來,監管不斷加力,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既壓實平臺責任,也規范主播行為。如《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對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網絡平臺、商品經營者、網絡直播者三大主體的責任進行梳理劃分,要求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明確指出,網絡主播不得存在“虛構或者篡改交易、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等數據流量造假”行為,不得“夸張宣傳誤導消費者,通過虛假承諾誘騙消費者”等。
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規范直播帶貨、付費點播等新業態新模式,保護創新經營,懲處非法逐利。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
直播電商顧名思義就是以直播的方式,進行商品的推銷、銷售。直播本質上只是一種流量工具,它的最終目的仍是對商品進行銷售,從而達到銷售商品,增加營業額的目的。它是一種將直播與電商相結合的...
查看詳情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對電子招標的定義,電子招標投標活動是指將招投標業務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相結...
資產評估是受托對單項資產、資產組合、企業價值、金融權益、資產損失或者其他經濟權益提供評定、估算等服務的高端服務...
慢病管理是指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風險因素進行定期檢測,連續監測,評估與綜合干預管理的醫學行為及過程,主要內涵...
欲了解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4...
報道稱,華為正式披露2023年半年報,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3082.90億元,上年同期為2986.80億元;凈利潤為465.23億元,上...
欲了解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