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是指零售藥品的門市。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藥店誕生于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準創建的。
隨著新產品研發經費支出的快速穩定增長,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大中型企業新產品產銷規模呈較快增長趨勢。近20年來,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重大技術相繼取得突破,生物醫藥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術藥物超過2200種,其中1700余種進入臨床試驗。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長周期的特征,需要高額投入作為產業進入和持續發展的條件。為應對科技創新瞬息萬變和國際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局勢,各國際大型跨國醫藥企業爭相加大科研投入。為建立全球性的生產與銷售網絡,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也為了獲取新藥或是直接掌握新技術,生物技術公司之間、生物技術公司與大型制藥企業以及大型制藥企業之間在全球范圍內的兼并重組非常活躍。
全球來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高速穩定增長,其中美國生物藥品在全球市場占主導地位,相關產業總產值約占GDP的17%,研發實力和產業發展領先全球。此外,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是生物技術醫藥產品研發生產的主要國家。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支付能力增加的驅動下,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也呈穩定上升態勢。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支付能力增加的驅動下,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也呈穩定上升態勢。
藥店是指零售藥品的門市。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藥店誕生于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準創建的。藥店銷售感冒藥、瀉藥、退燒藥等各種藥品,以方便人民群眾購買藥品, 以利于人民群眾健康。我國一些老字號的中醫藥店,多以“堂”相稱,諸如“濟生堂”、“同仁堂”、“長春堂”、“四知堂”等。以致有些藥店沿變到后來發展成制藥廠,仍然保留著這些老字號。如北京的“同仁堂”、天津的“達仁堂”、杭州的“胡慶馀堂”、石家莊的“樂仁堂”、安陽的“明善堂”等,至今仍名揚四海內外。
零售藥店轉型升級加速,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提升。零售藥店作為直面消費者的三大藥品零售終端之一,在醫藥產業鏈中舉足輕重。我國零售藥店的連鎖率和集中度在不斷提升,產品銷售額從2013年的365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620億元,復合年增速為10.4%,網上藥店的同期復合年增速達到75.4%。隨著醫藥消費升級,零售藥店不斷轉型升級,已經拓展了B2C、O2O、DTP藥房、慢病管理藥房等多種創新模式。近年來,隨著政策不斷助力和新冠疫情催化,零售藥店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藥店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近些年來,隨著線上流量紅利消褪以及傳統零售行業進入增長減速時期,無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零售都需要新的增長點,而新零售的出現對二者而言無異于一劑良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零售這股浪潮涌向各個行業的同時,也開始向醫藥行業滲透。從過去到現在,醫藥零售一直在商業發展的道路上不停探索,但受限于行業的特殊性,醫藥零售始終沒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
醫藥零售市場越來越大,單一的渠道已經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消費需求。醫藥行業的流通渠道分為線下實體和線上電商,兩種渠道的驅動因素不盡相同。線下實體主要圍繞產品進行發展,而線上電商則是以消費者為驅動。伴隨著醫藥新零售的快速發展,不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都涌現出了一些優秀的醫藥新零售平臺。
隨著互聯網+醫藥健康時代的到來,消費者除了可以享受到高效的送藥上門和醫療服務外,還可以通過醫藥新零售平臺實時管理自己的健康。在消費需求的驅動下,未來的醫藥新零售將超越線上線下,破除傳統行業局限和地域等限制,而互聯網+大健康時代下的醫藥行業也將更好的滿足大眾在健康上的需求。
零售藥店數量方面,2021年國內零售藥店數量較2020年繼續增長3.2萬家至58.65萬家,同時我國零售藥店店均服務人口穩中有降,2021年下降至2408人(2020年為2573人),2017年至今出現“五連降”。2021年國內零售藥店數量較2020年繼續增長3.2萬家至58.65萬家,同時我國零售藥店店均服務人口穩中有降,2021年下降至2408人(2020年為2573人),2017年至今出現“五連降”。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零售藥店行業市場規模3115億元,2021年為4696億元,到2022年零售藥店行業規模達到了529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86%。2022年我國零售藥店行業市場規模5291億元,其中,處方藥類2336.2億元;非處方藥類1614.6億元;中藥飲片類376.5億元;醫療器械類468.3億元;食品、保健品類474.9億元;其他類20.5億元。
2022上半年大參林零售主營成本52.78億元;老百姓零售主營成本48.28億元;一心堂零售主營成本38.12億元;益豐藥房零售主營成本46.85億元。其中2022上半年大參林批發主營成本為5.963億元;益豐藥房批發主營成本為22.03億元。從主要企業營業成本來看,中西成藥成本占比較高,其中2021年大參林中西成藥營業成本為76.55億元;益豐藥房中西成藥營業成本為69.15億元;老百姓中西成藥營業成本為87.5億元。
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如2021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鼓勵醫藥流通企業、藥品現代物流企業建設醫藥物流中心,完善藥品冷庫網絡化布局及配套冷鏈設施設備功能,提升藥品冷鏈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水平。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藥店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藥店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藥店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藥店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藥店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藥店細分市場仍有...
查看詳情
當前,移動通信基站機房均為全封閉機房,機房內的電源設備、發射設備、傳輸設備等都是較大的發熱體。要保持機房一定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芯片作為信息社會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全球范圍內具備了戰略地位。然而,由于國際競爭的加劇和...
農村信息化是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農村生產、生活和社會管理中實現普遍應用和推廣的過程。農村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
納米銀線是一種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導電性和穩定性的一維納米材料,并且,以納米銀線作為導電材料制成的透明導電薄膜具...
電解銅箔是現代電子行業不可替代的基礎材料,被稱為電子產品信號與電力傳輸、溝通的“神經網絡”。電解銅箔作為電子制...
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中國印刷、裝訂機械及其零件出口金額為230756.9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646.8萬美元,同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