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數據動態監測以及全國各地綜合匯總數據,從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總量約為6600萬人次。其中一級博物館接待觀眾量約1000萬人次。參觀人數最多的10家博物館依次是: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沈陽故宮博物
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旅游形式。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旅游”作為體驗式文化教育與旅游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是文旅市場的新藍海。從融合發展的角度來看,“博物館+旅游”以博物館場所和博物館內容為依托和載體,以文化為核心,將文化活動和游覽觀光有機結合,讓普通的旅游觀光上升為高品質的文化體驗。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國內旅游業迎來強勁復蘇。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8天,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其中參觀打卡博物館成為出游的重要目的地。
根據大數據動態監測以及全國各地綜合匯總數據,從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總量約為6600萬人次。其中一級博物館接待觀眾量約1000萬人次。參觀人數最多的10家博物館依次是: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沈陽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山東省博物館、湖南博物院、中國科學技術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全年舉辦線下展覽3.4萬個、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個、教育活動4萬余場,網絡瀏覽量近10億人次,新媒體瀏覽量超過100億人次。
博物館是非營利性的文化事業,注重社會效益和教育效益。在博物館旅游中,博物館是其中最大特色和根本吸引力。
一項關于博物館IP商業化的研究顯示,博物館聯名款銷量TOP 100商品中70%的商品存在溢價,平均溢價30%,最高溢價3倍。集章也成為博物館吸引游客的一種手段。有媒體統計,北京有近百家博物館提供印章打卡服務,幾乎占到北京博物館數量的一半,付費蓋章服務甚至成為一些博物館的創收途徑。
今年暑期,不少地方“博物館游”火熱。各地博物館不僅推出了各類特色活動和產品,還通過適當延長開放時間等方式,更大限度滿足公眾參觀需求。
湖南長沙博物館推出名為“穿越小達人”的自主趣味參觀,活動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開設不同主題的社會實踐。在“文字里的長沙”主題探索活動中,孩子們在展廳里尋找不同時代“長沙”二字的奧秘。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文物修復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切身體會考古的樂趣。
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長江口二號科學考古進行時”展覽設計了探秘展覽、親子知識秀、兒童光影劇等系列活動。在博物館的戶外庭院,還有豐富的手工活動和游戲,讓觀眾感受獨特的博物館夜間氛圍。除了延長開放時間,上海各博物館根據自身特色策劃專場活動,推出門票、文創產品等折扣優惠,部分場館還配套提供餐飲服務,滿足游客在周末夜間來館的不同需求。
當前,中國形成了國有博物館為主體,民辦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從地域來看,華東地區博物館總數位居第一,為1913家,占比34.6%,這與華東地區悠久的曲阜文化等歷史文化因素有重大的關系。同時,不同地域歷史文化的不同,也使得博物館旅游開發各具特色。
體驗旅游模式是在一定社會基礎之上,以游客的心理滿足為目標、以服務為舞臺、旅游產品為道具、旅游活動為媒介,使旅游者融入旅游過程中,滿足心理感受為宗旨的旅游形式。
文化體驗已經成為旅游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和互聯網一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他們對個性化、體驗感的需求,催生博物館從技術到服務不斷迭代升級。越來越多博物館依托全新的技術,探索新方式增加個性化、沉浸式的體驗,活化歷史,拉近館藏文物與人們生活的距離。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館旅游作為體驗式文化教育與旅游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日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和喜愛。因此,推動博物館旅游高質量發展,需要在增加優質文化資源供給的同時,不斷優化調整管理服務手段,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社會效益、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協同共進。
隨著數字科技的廣泛應用,特別是近年來元宇宙相關技術的日臻成熟,科技賦能博物館展覽展示已經成為當前的趨勢和潮流。在這種情況下,博物館從業人員要從理念思路上主動接受數字科技、擁抱數字科技、融入數字科技,研究和開拓數字科技在博物館的應用場景,通過虛擬現實、數字孿生、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營造立體豐富的展示環境和沉浸式互動體驗。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博物館旅游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旅游形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
查看詳情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幾大家電的普及,家電行業的市場增長空間也越來...
統計顯示,上半年國內房車市場迅速回暖,自行式房車總體銷量(上牌數)達7706輛,創歷年來最高值,預示著房車消費熱潮正在...
當前,我國公路網絡已經基本形成,隨著國內公路里程的增加,以及時間的推移,公路養護的需求呈現快速的增長態勢,公路...
近年來我國出臺的鼓勵逆向物流發展的政策,分享了我國逆向物流標準體系和逆向物流標準化工作組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
制氫是氫能產業鏈的最前端環節,當前技術路線多元化不存在單一最優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所在地資源稟賦、經濟條...
網球行業發展如何?2網球運動是世界上最具商業價值的體育運動之一。在西方網球發達國家,網球運動十分普及,網球產業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