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是汽車產業的變革性技術,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激烈角逐,中國發展智能汽車也已形成共識。頂層規劃及產業政策日趨完善,技術研發逐漸進入商業化創新階段。
智能汽車是汽車產業的變革性技術,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激烈角逐,中國發展智能汽車也已形成共識。頂層規劃及產業政策日趨完善,技術研發逐漸進入商業化創新階段。
智能汽車是搭載先進傳感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運用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由單純交通運輸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動空間轉變的新一代汽車。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各類互聯網行業巨頭的涌入,智能汽車領域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戰略高地,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迅速擴張。2020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約為6600億元,中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
智能汽車行業相關政策支持
國家在不斷提升對智能汽車的重視程度,通過下發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促進行業發展。11月2日,工信部與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試點內容包括,在全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工作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遴選符合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展開準入試點。
在此之前,已有多個主要城市出臺相關政策,對智能網聯汽車上路給予支持。2022年10月中旬,深圳發布了《深圳市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擬從四個方面十六條措施來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2022年9月5日,上海也印發《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目標到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L2和L3級汽車占新車生產比例超過70%。《方案》從七大方向布局重點任務,全產業鏈協同推進。此外,廣州、北京、重慶、武漢等城市也正加緊跟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智能汽車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智能駕駛,最終的目標為實現無人控制的自動駕駛。智能駕駛以硬件整合、信息融合和直覺化的駕駛人機交互體系為核心特點,集成定位與環境感知、駕駛輔助、車聯網、自動控制等系統于一體。從獨立到互聯再到未來走向集成,汽車駕駛功能系統正在不斷經歷變革和進化。目前業界普遍認可把智能駕駛技術分為四個技術性階段:駕駛員輔助、半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
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汽車“新四化”推動下,汽車智能化產業正在飛速發展,全面迎來爆發增長。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售量達700萬輛,同比增長45.6%;新能源汽車輔助自動駕駛系統搭載比例達48%。預計到2025年,我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接近萬億元。
地理空間數據與智能汽車業加快融合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我國地理空間數據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加快融合。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長李永春8月2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導航電子地圖深度融入百姓生活。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導航電子地圖產品模式、內容也在發生著諸多變化。自動駕駛地圖、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是一種新型導航電子地圖,在位置精度、要素內容、更新頻率、應用場景等方面有新要求。
政策保障上,2020年自然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對智能汽車基礎地圖做出規劃;2022年印發《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2023年印發《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范》等。
試點實踐上,2019年自然資源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北京在亦莊開展自動駕駛地圖測試區建設;2022年支持指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6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
地圖審核上,自然資源部先后經過安全評估、制定審查規范、實施行政許可等,促進面向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高級輔助駕駛地圖產品的投產,2023年全面放開普通道路高級輔助駕駛地圖應用。
隨著智能駕駛相關設備和設施建設加速,加之自動駕駛法規日趨完善,自動駕駛汽車有望在未來規模化部署,成為主流的出行方式。據此前公布的頂層設計文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中顯示,2020-2025年L2-L3級的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比例超過50%,L4級智能網聯汽車開始進入市場,C-V2X終端新車裝配率達到50%,并且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開展L4級車輛商業化應用。
受益于市場前景廣闊,智能駕駛產業鏈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從單車價值量看,根據麥格納咨詢數據,決策層(自動駕駛芯片、域控制器)與感知層(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在自動駕駛產業鏈硬件中價值量最高。此外,作為智能駕駛的另一端的車路協同也將受益于產業鏈景氣度。
中國智能汽車產業有三大支撐力量:電動化,信息通信,大數據、大模型與人工智能。要加快明確智能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全鏈條規劃建設汽車智能化供應鏈;要有明確的汽車芯片發展戰略;在汽車軟件領域加快戰略性布局;要支持跨界力量全面參與汽車智能化進程;加強頂層設計與組織協調,制定智能汽車發展新規劃;構建智能汽車發展的政策體系;立足智能化發展加快完善法規體系。
目前,中國智能汽車市場參與者眾多,智能駕駛領域參與者主要包括上海歐菲智能車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車載信息領域參與者主要包括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等;車聯網技術領域參與者主要包括銀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榮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中國智能汽車尚處于研究開發階段,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
隨著智能汽車市場的發展,電子化、新能源化、輕量化等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新趨勢。智能駕駛系統、新能源管理系統等電子模塊成為智能汽車的心臟,進而催生了車載觸控顯示面板市場需求的增加。
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從傳統的機械產品發展至受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的智能化產品,智能汽車產業將是繼家電、手機之后又一次全產業鏈級別的大發展機遇,催生萬億級藍海市場。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轉型重要方向之一,也正處于加速變化和迭代的關鍵階段;研究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呈現連續上漲趨勢,2020年產業規2...
查看詳情
蠶絲被是指以天然蠶絲(主要為桑蠶絲、柞蠶絲)為主要填充原料,通過選繭、煮繭、拉絲、制被等工藝制成的被子。在蠶絲...
水資源是人類運行中不可或缺的資源,是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離不開的基礎性資源,它決定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和人民的...
伴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持續推進,人口快速穩定地向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流入,從而持續推動中國城鎮化建設。近20年來,...
租賃合作的行業的產業鏈主要涉及到租賃合作業務中的三方主體,包括供應商、出租人和承租人。上游主要為供應商和提供資...
鐵路發展離不開科技賦能、創新蓄力。近年來,新朔鐵路瞄準“一云、兩網、三個平臺、五大智能”發展藍圖,大力推動科技...
四部門:到2025年,國產民用飛機節能、減排、降噪性能進一步提高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