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設施農業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是指利用各種人工建筑物和設備,對農業生產環境進行調控和改造,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的一種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設施農業主要包括溫室、大棚、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遮陽網、霧棚、水培等形式。
設施農業是指利用新型生產設備、現代農業工程技術、管理技術調控溫室、塑料大棚等保護設施內蔬菜、果樹、花卉、雞鴨、豬牛等動植物生長的溫、光、水、土、氣、肥等環境參數因子,對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環境進行整體或局部范圍的改善,使動植物生長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較少的勞動力,建立動植物周年連續生產系統,實現動植物高效優質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是屬于生產可反時令性、生產可類型多樣化的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產業。
如果你想了解設施農業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設施農業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設施農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根據中國設施農業網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了1.8億畝,其中溫室面積約為3000萬畝,占設施農業總面積的16.7%;塑料大棚面積約為1.5億畝,占設施農業總面積的83.3%。設施農業主要分布在華北、華東、西北等地區,其中河北、山東、遼寧、新疆等省份的設施農業面積居全國前列。設施農業主要種植蔬菜、水果、花卉、中藥材等作物,其中蔬菜種植面積約為1.2億畝,占設施農業總面積的66.7%;水果種植面積約為3000萬畝,占設施農業總面積的16.7%;花卉種植面積約為1000萬畝,占設施農業總面積的5.6%;中藥材種植面積約為500萬畝,占設施農業總面積的2.8%。
設施農業從種類上分,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和設施養殖兩大部分。設施養殖主要有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兩大類。
設施農業關鍵技術是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的覆蓋材料,做到寒冷季節高透明高保溫、夏季能夠降溫防苔;能夠將太陽光無用光波轉變為適應光合需要的光波、有良好的防塵抗污功能等。它根據不同的種養品種需要設計成不同設施類型,同時選擇適宜的品種和相應的栽培技術。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設施農業大國。在布局上,中國已逐步形成了黃淮海及環渤海、長江中下游、西北、東北、華南地區5大設施蔬菜優勢產區,江蘇、山東、遼寧、河北是中國4個設施農業大省。目前,全國設施農業面積約4000多萬畝,占世界設施農業總面積的80%以上,其中八成以上種植蔬菜。黃瓜、番茄、辣椒等30多種蔬菜在設施農業幫助下擺脫了“靠天吃飯”。近年來,設施蔬菜與廣西、云南等“南菜北運”基地相互配合,加上多級批發市場、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的發展,讓新鮮蔬菜更加觸手可及。
設施農業的發展,不僅有效解決了國人吃菜問題,還使蔬菜成為中國所有大類農產品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品種。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產國,產量占全球50%以上,中國人平均蔬菜年占有量515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蔬菜年貿易順差超百億美元,連續多年是中國農產品出口大頭。
人口增長和城鎮化進程。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對食品的需求量和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尤其是對新鮮、安全、優質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設施農業可以有效地滿足這一需求,提供四季不斷、品種豐富、質量優良的農產品。
資源環境壓力和氣候變化。我國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人均占有量低的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劇,尤其是耕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短缺和污染問題。同時,全球氣候變化也給我國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如干旱、洪澇、寒潮、病蟲害等災害頻發。設施農業可以有效地節約和保護資源環境,減少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災害風險。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并首次將“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集中連片推進老舊蔬菜設施改造提升”寫入文件,首次提出“科學利用戈壁、沙漠等發展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的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建設任務。我國的設施農業較國外起步晚,在設施建設、技術研究、裝備研發、資金投入等方面都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為改變設施農業發展的不足,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設施農業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代表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設施農業能夠有效提高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以及農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有助于推動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從務農向農業產業工人轉變,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和農業增值空間,賦能鄉村振興。
隨著蔬菜農藥殘留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環境安全型溫室建設成為無毒農業、設施農業、蔬菜標準園建設的核心設施。使用這種設施可以生產出沒有農藥污染的蔬菜瓜果,是今后設施農業重點發展的對象。
隨著適合不同地區、不同自然條件的設施技術不斷提升,財政資金及外界資本的持續投入,我國設施農業生產規模逐年擴大。
設施農業市場機遇分析
農業科技進步和政策支持。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和現代化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溫室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我國在溫室結構設計、環境控制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科技進步,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設施農業是一種高度集成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涉及多種技術的應用和融合,如溫室結構設計、環境控制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創新,這些技術不斷提升和完善,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新興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也為設施農業的智能化管理和運營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國設施農業從單一環境因子的控制研究轉向相互作用耦合的多元變量調節,控制技術從定值開關控制轉向多種智能控制技術(模糊控制技術、神經網絡控制、遺傳算法、專家控制系統、無線傳感及物聯網等)的集成融合。國內自主研發的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數據存儲和訪問的統一管理、系統的可伸縮性、溫室設備的模塊化和產前產中產后管理。
欲了解更多關于設施農業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設施農業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設施農業行業的市場規模、設施農業市場供需求狀況、設施農業市場競爭狀況和設施農業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設施農業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微電機生產制造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微電機常用于控制系統或傳動機械負載中,用于實現機電信號或能量的檢測、解析運算...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目前,我...
欲了解更多中國小額貸款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2...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十四五”以來,我國地質找礦不斷取得新突破,礦產資源家底進一步夯實,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
氫燃料電池動力示范船“三峽氫舟1”號10月11日上午在湖北宜昌三峽游客中心(九碼頭)完成首航,這標志著氫燃料電池技1...
合成革的性能,很大程度上由聚氨酯涂層決定。今天的《專精特新·制造強國》走進一家企業,深耕聚氨酯材料領域...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