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動力電池市場空間巨大,預計未來幾年供需缺口較大,外資企業重點擴產布局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而適逢圓柱鋰電池廠商在大動力領域受挫,轉而向電動工具領域進行布局,目前億緯鋰能、力神電池、比克電池等鋰電池供應商分別通過了 TTI、博世、史丹利百得、寶時得等
欲了解更多中國電池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電池行業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電動工具分為專業級與家用級,專業級主要應用于建筑、維修等,而家用級側重個人消費者市場,包括吸塵器、掃地機器人、割草機、吹雪機、洗滌器等。傳統的電動工具主要通過電線插電驅動,在使用時會存在諸多不便和安全隱患,譬如要尋找電源接口或自帶發電機,可能觸電和發生過載等。相比之下,無繩的充電式電動工具優勢突出。
博世在 1969 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充電電動工具,但由于配套的鉛酸電池笨重、性能差,未能大規模推廣。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鎳鎘、鎳氫電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能量密度、循環性能等方面,但無繩電動工具的整體性能仍與有線電動工具存在差距,因此未成為主流。
近年來,鋰電池技術突飛猛進,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充放電倍率上有明顯優勢,同時更加環保,價格也隨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持續下降,在以創科實業(TTI)為首的龍頭企業引領下,鋰電池電動工具有力加速了電動工具的無繩化變革。
電動工具電池以鋰電池為主,并逐步取代鎳氫、鎳鎘電池。2019 年全球鋰電池在無繩電動工具中占比達到近 87%。電動工具用鋰電池以圓柱電池為主流,主要是由于圓柱電池工藝性能穩定、尺寸靈活、配組方便,同時容易實現規模化生產,非常適應產品多樣、形態各異的電動工具生產,因而國內外企業的無繩電動工具配套的電芯都以圓柱為主。
根據 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數據,2022 年全球電動工具出貨量和市場規模預計分別為 5.1 億只和 571.9 億美元,預計到 2026 年全球電動工具出貨量將超過 7 億臺,市場規模將超過 800 億美元。受全球電動工具市場增長帶動,預計2026 年全球電動工具對鋰電池的需求量將超過 40 億顆。
a.電動工具市場持續擴大
隨著消費者在不同領域的需求被發掘,電動工具廠商不斷開拓新產品線,近年來電動工具市場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的趨勢。根據 AlliedMarketResearch 統計數據,2019 年全球動力工具市場規模為 236.00 億美元,預計到 2027 年可達到391.50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6.53%。
b.無繩電動工具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無繩電動工具滲透率進一步提升主要是由于:(a)因環保問題,2017 年歐盟新規全面禁止無線電動工具使用鎳鎘電池;(b)鎳氫電池相較鋰電池而言,能量密度較低,低溫性能差,另外存在自放電等問題;(c)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容量大、循環壽命好,能夠滿足電動工具高倍率性和輕便化趨勢。
c.外資廠商擴產重心向大動力電池轉移,國內圓柱鋰電池廠商加速替代
由于大動力電池市場空間巨大,預計未來幾年供需缺口較大,外資企業重點擴產布局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而適逢圓柱鋰電池廠商在大動力領域受挫,轉而向電動工具領域進行布局,目前億緯鋰能、力神電池、比克電池等鋰電池供應商分別通過了 TTI、博世、史丹利百得、寶時得等一家或多家知名電動工具廠商的認證。
綜上,國內電動工具用鋰電池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
新興消費電子拉動鋰電池出貨,消費鋰電池將平穩增長
消費電子產品主要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以及智能硬件等。受集成電路、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電子產品的功能日益強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寬,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辦公、娛樂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根據 IDC 數據,2009 年到 2019 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從 2,450 億美元快速增至 7,150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 11.3%。受 5G 智能手機換機潮、筆記本電腦在線學習與遠程辦公需求常態化、新興智能硬件設備不斷推出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消費電子市場仍將保持平穩增長,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9,390 億美元。
隨著消費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消費鋰電池出貨量快速增長,根據中國儲能網數據,2021 年我國消費鋰電池產量為 72GWh,實現同比增長 18%。未來,消費電子產品的輕便化、高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對消費類鋰電池的續航時間、充電速度等提出新的要求,GGII 預計消費類鋰電池需求將持續保持增長態勢,每年增速保持在 5%-10%之間。
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儲能應用場景拓寬,儲能鋰電池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儲能鋰電池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技術、政策、成本等原因,我國儲能鋰電池市場起步相對較晚。目前,我國儲能鋰電池主要用于通信基站、用戶側削峰填谷、離網電站、微電網、軌道交通等,部分還出口東南亞、歐美、澳大利亞等市場。
新型儲能行業作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方向。2021 年 8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主要目標是到 2025 年,實現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 3000 萬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其中,上述意見明確要求推動鋰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因此,隨著相關配套政策的實施,新型儲能相關的鋰電池產業鏈將迎來較大的市場機會。
據 GGII 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儲能電池市場出貨量已由 2020 年的16.2GWh 飛速增長至 130GWh,年復合增長率 183.28%,其中電力儲能、家庭儲能、便攜式儲能分別同比增長 216.2%、354.5%和 207.7%未來,隨著相關配套政策實施,疊加新能源并網、發電側新能源消納市場需求提升、5G 商業化應用落地等因素影響,我國儲能鋰電池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電池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電池是一種能量轉化與儲存的裝置,其行業細分且品類較多。電池制造業在我國既是傳統產業,又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現代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制造等多個戰略...
查看詳情
在板塊方面,半導體的走強帶動科創50指數逆市上漲,藍箭電子、新潔能、鋮昌科技、瑞芯微等漲停或漲超10%。分析師此前...
受國內煤炭資源分布影響,國內煤制乙二醇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等地區,而我國乙二醇消費地區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等華...
欲了解更多中國電池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電池行業市場深度全景A...
欲了解更多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航空生物燃油9...
欲了解更多中國電池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電池行業市場深度全景3...
瑞銀上調對中國2023年和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瑞銀(UBS)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19日發表觀點稱,基9...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