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供電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供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供電行業將面臨的機
2020 年 6 月,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正式版《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2016 年以來,我國電 力市場化交易比例逐年上升,從全電量口徑來看,2016 年市場化電量占比為 19%,2021 年達到 46%。 最近一次中長期市場大規模改革源自 2021 年 10 月發布的 1439 號文,彼時受國際能 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我國煤炭價格也出現了明顯上漲,由于煤電上網電價缺乏調節機制, 導致煤電度電成本超過上網電價的兩倍,煤電機組出現全國性現金流虧損,最終引發多省 拉閘限電。
如果你想了解供電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供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供電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供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2022年是1439號文發布后電力市場運行的第一個完整年,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 2022 年累計發受電量 7616 億千瓦時,其中外省送電 1772 億千瓦時,本地電源發電量 5844 億 千瓦時,從交易電量來看,2022 年廣東省總共完成交易電量 5309 億元,占本省機組發電 量的比例超過 90%,其中直接交易電量 2986 億千瓦時,占本身機組發電量比例為 51%。 在直接交易電量中,中長期電量 2871 億千瓦時,占比 96%,其中年度交易 2662 億千瓦時, 月度交易 223 億千瓦時,其余為周交易以及多日交易等?,F貨偏差電量 100 億千瓦時,但 發電側日前總成交電量達到了 3800 億千瓦時。 2022 年廣東省內機組煤電、氣電、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 3157、 829、254、1019、270、103 億千瓦時,煤電占比為 54%。但在電力市場中,煤電是絕對 主力,中長期市場交易電量 2871 億千瓦時中煤電、氣電、核電占比分別為 74.8%、20% 和 5.2%。
2022 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 8.64 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 3.6%。一、二、三、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 5.0%、0.8%、6.0%和 2.5%,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第二、四季度電力消費增速回落
一是第一產業用電量1146 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0.4%。其中,農業、漁業、畜牧業用電量分別增長 6.3%、12.6%、16.3%。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以及近年來鄉村用電條件明顯改善、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拉動第一產業用電量保持快速增長。
截至2022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5673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0%,增速比上年提升0.2個百分點。其中,并網風電3656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1.2%;并網太陽能發電3926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8.1%,新能源發電增勢強勁。
2022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8693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6%。其中煤電50792億千瓦時,占全口徑發電量的58.4%,煤電發揮了電力供應基礎保障作用。初步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88萬千米,比上年增長2.6%;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公用變電設備容量51億千伏安,比上年增長3.4%;全國跨區輸電能力達到1881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3%。2022年,全國跨區送電量完成7674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電網輸配電能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和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供電行業正在經歷一次全局性的變革。目前,我國已進入智能電網建設高速發展的新階段,新能源發電已成為電力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電力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市場化改革也在推動供電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
基于國情,我國還存在優先發電和優先購電用戶。其中優先發電用戶主要包括跨省跨 區送電、保障消納的新能源、保障消納水電等,優先購電用戶指按照政府定價優先購電并 獲得優先保障的用戶,主要包括一產用電,三產中的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行業用電, 以及居民生活用電。 優先購電用戶主要執行政府核定的目錄電價,優先發電用戶主要執行政府核定的上網 電價,我國核電和水電以執行標桿電價為主,新能源保障性收購部分以當地燃煤標桿電價 上網。優先購用電部分作為電力交易的邊界條件決定電力市場交易的規模。我國一產和城 鄉居民用電量比例增加幅度較為緩慢,10 年內增加不到 1.5pct,而水電、核電和新能源比 例上升幅度較快,因此同樣需要安排這些電源一部分發電量進入中長期交易。從各省安排 的中長期交易比例來看,煤電和氣電占據了中長期交易規模的絕大部分,這主要因為其他 電源基本不受燃料成本影響,當前讓其進入電力市場的迫切性沒有火電高,而且其余電源 的電量占比仍然較低。
隨著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煤電逐步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電源多元化發展成為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可靠保障。未來電力系統將呈現多種新型技術形態并存的格局,大電網將長期作為我國電網的基本形態,分布式微網將成為有效補充。
未來,智能電網技術、新能源發電和市場化改革等將成為供電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供電行業將成為電力產業發展的一條重要支撐線路,為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供電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目前我國電能量交易市場的參與方主要包括發電企業、輸配電網、電網調度、電力用 戶、售電公司以及電力交易中心等。電網調度部門根據電網以及機組實際情況,向電力交 易中心發出約束條件從而形成電力交易的邊界條件。電力交易中心作為電力合約交易場所, 發電企業、電力用戶、售電公司均通過電力交易中心完成電能量交易,電網調度根據電網、 電源狀態以及交易結果,向發電企業和輸配電網發出調度指令,完成實際運行。 但是在我國,輸電網、配電網資產以及電網調度部門均屬于電網公司所有,電網公司 同時也參股電力交易中心。
“十四五”時期,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快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帶動電力需求保持剛性、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9.5萬億千瓦時,“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速為4.8%;最大負荷為16.3億千瓦,“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速為5.1%。此外,“十四五”時期也是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必須協同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與供給保障?!笆奈濉睂⒋罅Πl展非化石能源,預計2025年我國電源裝機容量為30.0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達到51.0%。
電力市場化后,對用戶側帶來的直接沖擊便是用電成本的控制。以往用戶側基本執行 目錄電價,唯一的變動只有分時電價,而分時電價在一段時間內相對比較固定,因此用電 成本控制相對容易。市場化后一方面電價在不同時段的價值可能拉大且不確定,用戶評估用電成本的難度增加,另外一方面市場化后用戶通過儲能套利以及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獲利 成為了可能。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供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介紹了中國供電行業相關概述、中國中藥材行業運行環境、分析了中國供電行業的現狀、業競爭格局、對中國供電行業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及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您若想對該行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中國中藥材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供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供電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供電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供電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供電細分市場仍有...
查看詳情
由于鱈魚里面優質蛋白質含量很高,而脂肪含量低,同時魚刺少、口感好的特性使其非常受歡迎。在此基礎上,用鱈魚為原料...
目前中國航空復合材料領域,中航工業旗下三家企業可以為各類飛機提供復合材料,占據國內航空復合材料工業重要地位。然...
近年來,在政策支持、用水安全、消費升級背景下,我國管道直飲水市場不斷發展。業內人士指出,管道直飲水具有鮮活性、...
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大宗商品貿易發展,助推區...
《Z世代營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18—35歲的年輕消費人群占健康養生消費人群的83.7%。健康經濟、顏值經濟的興起,越2...
集中供冷是指像集中供暖一樣,通過冬季供熱管網,把冷凍水輸送到位于區域內的換熱站,通過冷交換后將7℃-9℃的冷凍水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