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阿里金融為例,在淘寶巨大的客戶群體需求下,推出“訂單貸款”和“信用貸款”服務,極大的滿足了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也刺激了個人貸款的融資需求,收到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互聯網金融(ITFIN)就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于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于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需要大數據、風控體系和信用體系三個要素。互聯網金融平臺要堅持客戶資金和平臺資金分離,做好風控,發力產業鏈生態金融。在互聯網金融范疇里,科技應用不可或缺,因此互聯網金融公司一定要采用先進科技,以此撐起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風控,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安全的信用服務。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是也才剛剛起步,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劃的地方還很多,比如說:監管環節的制度建設問題、客服系統的規劃問題、危機事件的處理方案等等。而我國的傳統銀行業在意識到危機后,加速了對自身短板的彌補腳步,積極推出各類應對措施以維護自身優勢的客戶資源群體,但是,現階段都處于各自為戰階段。可以預見:未來我國銀行業會更多的借鑒互聯網金融的優勢,逐步調整發展戰略,實現發展轉型,同時,互聯網金融也會細化自身業務領域,避開自身無法克服的經營弱點。從這方面看,兩者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分立對抗是暫時的。
金融科技已經形成支付清算、融資模式、基礎設施和投資管理等四大應用領域,并受到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和組織的廣泛關注。FinTech的主導者是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和專利的高科技公司或研究機構,它們以產業聯盟、標準化組織為紐帶,與政府部門、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產品創新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相比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場景革命,金融科技側重于技術革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有可能對當前中心化的金融基礎框架帶來不小的沖擊,重塑信用傳遞交換機制,加速金融創新和產品迭代速度,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金融科技的概念中,“科技”是驅動力,“金融”是落腳點,只有將技術邏輯、業務邏輯和金融監管要求較好地融合才能創造價值,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表:2023-2028年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融資戰略報告》分析得知,根據行業景氣度等指標綜合分析,預計2023-2028年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28年保費規模為4334.9億元,同比增長8.1%。
2017年可以說是P2P的全盛時代,當年中國累計P2P平臺5970家。中國首份P2P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末,P2P貸歉效勞平臺超過200家。
中國首份P2P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末,P2P貸歉效勞平臺超過200家,估計去年P2P行業貸款規模在500億﹣600億元,比上年増長300%以上。可統計的P2P平臺線上業務借款余額將近10億元,投資人超過5萬人。假設是加上尚未統計的P2P平臺線下業務,其借貸余額和投資人數還將于此倍増。
2022年拍拍貸線上年度交易額突破1億9千萬,接近10年、11年兩年總和的2倍,實現了快速増長。2012一2022年,宜信的P2P業務増長了300多倍,2022年宜信促成的借貸交易總額在2億一30億美元。
2022年,中國銀行業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發展理念,以提升客戶體驗為導向,以提升服務效能為牽引,以優化業務流程為抓手,以創新服務模式為措施,以規范服務行為為重心,以多元化培訓為手段,不斷深化服務內涵,推動服務流程創新,提升行業服務水平。
1.傳統銀行業的金融中介服務能力受到削弱
在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背景下,傳統銀行業的金融中介服務能力受到削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傳統的銀行業的間接融資的方式和做法將會面臨新一輪的調整。互聯網時代,信息高速傳遞,直接降低了交易的中間環節和成本費用支出,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帶動下,銀行業支付中介的傳統項目被嚴重沖擊,也直接分流了部分客戶群體。
以阿里金融為例,在淘寶巨大的客戶群體需求下,推出“訂單貸款”和“信用貸款”服務,極大的滿足了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也刺激了個人貸款的融資需求,收到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2.傳統銀行業的業務體系受到沖擊
傳統銀行業的業務體系受到沖擊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影響力的體現,綜合回顧銀行業的業務體系,除了信貸業務外,還有理財、保險、黃金、基金、外匯等種類,這些業務背后承載著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互聯網金融的快速接入,以信貸為突破口,迅速開始蠶食包括保險、理財在內的各項傳統業務,其綜合影響力體現在業務本身,也體現在營銷渠道上。
3.傳統銀行業的營運模式受到重大顛覆
傳統銀行業的營運模式雖然在各個業務條線上不盡相同,但是,大體都遵循了“駐點式經營+廣告+關系”的營銷方式,雖然隨著電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已經出現了營運模式上的調整,但是,對比互聯網金融的整體發展軌跡而言,兩者區別極大。當前銀行業營運模式的最大弊端反而是互聯網金融的優勢所在:一是信息傳遞平臺,二是時間成本,三是經濟成本。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融資戰略報告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
查看詳情
射頻前端芯片發展前景展望一、手機射頻前端發展潛力5G時代對于設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射頻器件的成本和所需...
中國射頻芯片行業投資風險分析一、5G技術應用不及預期目前的“5G+工業互聯網”存在著“不會用、不敢用、用不起”等現...
中國射頻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展望一、行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1、有利因素由于射頻電路難度較高,全球射頻前端芯片市場目前2...
射頻芯片行業發展技術環境分析一、5G技術對射頻芯片行業發展影響分析中高頻器件即應用于5G中頻(Sub-6GHz)和高頻(毫...
首屆全球汽車新生態發展大會探索汽車價值鏈“新高地”2023年9月2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及十堰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
我國既是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消費國,產業體系完整、市場需求多元,經濟修復能力和自我循環能力都比較強...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