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達到59.70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23.60萬億元,同比增速23.60%;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同比增長38
用戶側而言,數字錢包支付機構的競爭格局和分潤比例已經較為穩定。但在商戶側,由于商戶的地域和行業千差萬別,具備較強的分散性,這使得收單側支付機構及其服務商可以憑借定制化、屬地化的商戶服務來抓取屬于自己的商戶資源,形成自身的業務壁壘獲取更高的分潤水平。與此同時,網聯平臺迎來了新的定價周期,向中小支付機構傾斜費率優惠,預計可以進一步降低收單側支付機構的成本。
P2P借貸就是有資金并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中介機構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其中中介機構負責對借款方的經濟效益、經營管理水平、發展前景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并收取賬戶管理費和服務費等。
圖表:2023-2028年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融資戰略報告》分析得知,根據行業景氣度等指標綜合分析,預計2023-2028年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28年保費規模為4334.9億元,同比增長8.1%。
互聯網平臺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以提供金融科技服務充當“第三方”的角色,然而一些大型互聯網平臺旗下的業務和產品涉及到了金融業務領域,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金融監管,形成了潛在的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
螞蟻集團在上市前兩次被金融監管部門約談,并對螞蟻集團提出了整改要求。與此同時,針對一些大型互聯網平臺擾亂市場競爭秩序的行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出臺了《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從清理中小互聯網金融機構無序經營和無牌照經營行為,到將大型互聯網平臺的金融活動納入監管框架,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層層加碼,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一底線。
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將“弘揚誠信文化,建設誠信社會”作為提升公民文明素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抓手。守信是良性社會化的重要基石。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更是守信經濟。金融市場更是如此,作為包容大量各類資金融通的巨大市場,更離不開堅實的誠信體系支持。故有必要就當前金融誠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以期形成穩妥完善的路徑對策設計。
自我國征信體系出現以來,我國個人征信工作長期都是由中央銀行主導,重點在銀行信貸領域使用。這使得我國個人征信體系覆蓋率一直不高,而且在實施過程中信息收集難度大、傳輸效率低以及安全隱患大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互聯網金融業要充分發揮其普惠金融的重要功能,首先就要通過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統以降低交易風險、市場風險等。互聯網金融作為當下創新的金融模式,其經營風險比其他傳統行業明顯要高,因此它的重要工作就是風險防控。而征信活動是風險防控的基礎和前提。征信工作越完善越深入,金融機構越能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為業務決策提供依據,是其健康穩定發展的有力保障。
1.小微企業貸款規模
截至2022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達到59.70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23.60萬億元,同比增速23.60%;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同比增長38.50%;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49.25萬億元,同比增長14%;全國脫貧人口貸款余額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10%。
2.中國中小企業分布情況
截至2022年末,中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已超過5200萬戶,比2018年末增長51%。2022年平均每天新設企業2.38萬戶,是2018年的1.3倍。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是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從質的方面看,優質中小企業不斷涌現。工信部已培育近9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地方培育8萬余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小巨人”企業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平均研發投入占比達8.9%,平均研發人員占比達28%,累計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6000余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數14萬余項。近年來,70余家“小巨人”企業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500余家“小巨人”企業承擔過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小企業加快專精特新發展,展現強勁創新活力,日益成為創新的重要發源地。
3.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狀況
2022年,中國銀行業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發展理念,以提升客戶體驗為導向,以提升服務效能為牽引,以優化業務流程為抓手,以創新服務模式為措施,以規范服務行為為重心,以多元化培訓為手段,不斷深化服務內涵,推動服務流程創新,提升行業服務水平。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科技賦能,全面提升服務創新能力,內建平臺,不斷深化服務創新內涵,磨礪提升服務效能,外聯場景,不斷拓展延伸服務范圍,優化提升服務體驗。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優化主要業務流程2.60萬個,培訓廳堂服務人員260.93萬人次、理財師59.86萬人次、客服熱線人員85.27萬人次、信用卡熱線人員64.90萬人次。
與此同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人民至上,踐行金融為民,不斷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金融服務供給側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降低企業和居民金融服務成本,積極助力擴投資穩就業促消費,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供給,提升“三農”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改善民生服務,增進民生福祉,以高質量產品、高標準服務、高水平創新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融資戰略報告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
查看詳情
中國存儲芯片行業投資價值分析一、國家持續關注并大力支持存儲芯片行業的發展芯片產業、集成電路產業,中國政府高度重...
存儲芯片行業投資潛力分析一、行業投資現狀分析1、全球存儲芯片行業投資現狀Nvidia宣布收購以色列存儲廠商Excelero據A...
存儲芯片行業發展前景預測一、行業發展驅動因素分析近年來,消費類芯片供過于求的市況愈加凸顯,而作為半導體業“大宗...
中國存儲芯片產品結構分析根據存儲原理的不同,NAND Flash存儲可以分為SLC、MLC、TLC和QLC四大類,從結構上又可以分2...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穩步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也提出了2025年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再生...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