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小麥加工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小麥加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小麥加工行
小麥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在農業農村緊急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據統計,2022年我國小麥產量達到1.37億噸,消費量約為1.3億噸。
中國小麥種植生產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安徽、河北、江蘇、新疆、陜西、湖北、甘肅、四川等省域,河南、山東、安徽常年穩居全國小麥種植面積與產量前3。
如果你想了解小麥加工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小麥加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小麥加工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小麥加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和消費國,由于經濟實力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使得我國小麥產量一直保持緩慢增長態勢,截至2021年年底,小麥產量13434萬噸,相較2016年的13319萬噸增產8.6‰。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區域專業化的快速發展,小麥生產的優勢區域已基本形成。依據氣候類型、生態條件和生產現狀等因素,結合生產實際和小麥的品種特性,可將我國小麥分為5個優勢產區,即黃淮海小麥優勢區、長江中下游小麥優勢區、西南小麥優勢區、西北小麥優勢區和東北小麥優勢區。
近年來,全國小麥價格整體呈波動上揚態勢;消費結構以制粉消費為主,比重約59%,飼用消費、工業消費、種用消費比重分別為30%、7%、4%;加工行業市場規模約3001億元,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河北、安徽、山東、河南、甘肅、陜西、福建等地,主要以小麥面粉等初加工產品為主。
小麥作為口糧具有剛性需求,近年來,由于中國人口持續增長,小麥總消費量長期以每年1%~2%的比例持續增長。小麥的主要消費形式是從面粉向面條、面包、速凍食品等主食轉化。在小麥消費結構當中,食用消費占據小麥消費的主要地位,2019年我國75%的小麥用于直接食用消費(面粉),近年來隨著替代能源的需求提升,工業領域對于玉米的需求逐漸增多支撐玉米價格,因此小麥的替代效用逐漸增強,而替代比例則由二者的價格差決定。小麥-玉米價差與小麥飼用消費量呈現明顯的反向相關,2020年由于玉米價格上漲導致部分飼料廠商轉向小麥。
加工環節是小麥損失浪費極嚴重的一個環節,伴隨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更加偏好精米白面、主食精細化,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糧食過度加工愈加突顯,目前我國小麥加工環節損失率為4-5%。具體來看,我國小麥適度加工出粉率約75%,精加工出粉率僅70%左右,由適度加工到精細加工的損耗約5%。其中僅加工環節造成的口糧損失每年在650萬噸以上,大約相當于1500萬畝良田的糧食產量。市場上還有少數糧企為追求“賣相”,對稻米進行11道拋光,將小麥加工成“30粉”(即100斤小麥只加工出30斤面粉,通常多為“85粉”),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也破壞了食物的營養成分。
小麥加工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小麥種植業;產業鏈中游為小麥的加工/制造業;產業鏈下游為小麥加工后所獲產品的應用領域。從上游來看,我國小麥歷年種植面積為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2%~30%和糧食作物總面積的22%~27%,分布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小麥種植遍布全國。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15日我國小麥加工相關企業(在營、開業、在業)數量為3.73萬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安徽省、山東省、河南省、甘肅省、陜西省、福建省,這7個省份的小麥加工相關企業數占中國總數的59%。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規模以上小麥加工企業3000多家,日處理能力200噸及以下的中小企業占面粉加工企業總數的一半以上,產業整合已是大勢所趨。
從產業鏈中游來看,面粉產量隨中國小麥產量浮動,由于對專用面粉的需求不斷增加,專用面粉的產量預期將以高于整體行業的速度增長,盡管面粉的需求及消耗相對穩定,但多年來面粉消耗結構一直在變化。
從產業鏈下游來看,目前,中國小麥的主要消費形式是從面粉向面條、面包、速凍食品等主食轉化。在小麥消費結構當中,食用消費占據小麥消費的主要地位。目前我國75%的小麥用于直接食用消費(面粉),13%花在飼料及損耗上,工業上的消費僅占7%,種用消耗5%。
小麥加工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面粉是小麥最主要的初級制成品之一,也是食品行業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國內面粉加工行業除了生產口糧面粉,產品種類呈現多樣化。速凍食品、方便食品、傳統主食品等專用粉以及營養強化面粉、綠色面粉、預配合粉等不斷涌現。
我國家庭消費用面粉消費量占全部面粉消費的三分之一,而餐飲消費占比不斷提升,擠占家庭與食品工業消費份額。隨著國內人均口糧消費量下降以及人口增速放緩,小麥加工行業整合進程仍在持續。
眾多企業持續加碼科技創新,驅動糧食精深加工、綜合利用。例如,山東梨花面業有限公司從成立之初面粉日產量只有60噸,到現在日產量已經突破千噸并且數字還在不斷攀升。當前企業50萬噸優質小麥深加工新車間項目已經投產使用,項目獲得山東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優質糧食工程項目補貼2950萬元,總投資2.3億元。采用國際先進的瑞士布勒面粉加工設備、完善精細的日本制粉工藝,投產使用后,日生產量可達到1500噸,比提升改造之前的產量增加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小麥加工業的空間集聚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集群,很多地方出現了由眾多小麥加工企業按照專業化分工組成的特色縣、特色鄉和特色村。
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國外小麥加工技術致力于開發多樣化的面粉產品。除了傳統的白面粉和全麥面粉外,還涌現出低聚糖面粉、高蛋白面粉、無麩質面粉等。這些產品具有特殊功能或特定營養成分,適合特定人群體或特殊飲食需求的人群,如體育運動員、素食主義者、乳糖不耐受者等。國外小麥加工技術通過改變小麥品種、工藝和配方,開發出更多的雜糧食品,如小麥胚芽粉、小麥麩皮、小麥胚乳等,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
小麥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而隨著小麥產量的增長,我國小麥產品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也讓小麥加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現階段我國小麥加工市場已經逐漸成熟,市場集中度較高,產品質量也比較穩定,同時也出現不少龍頭企業,比如五得利面粉集團、益海嘉里面粉集團和中糧集團是我國小麥加工市場的三巨頭,其中五得利面粉集團有限公司現在日處理小麥能力達8萬噸。
隨著農業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變化,中國小麥產業正在逐步升級。新型種植技術、優質品種選育、產后加工等環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小麥深加工產業可以有效增加產品附加值,是小麥產業鏈最重要的一環之一,可以有效完善小麥產業的產業結構。小麥主流深加工產品有酒精、胚芽油、麥芽糖、小麥白蛋白制品等。目前來看,我國小麥主要以初加工產品為主,深加工產業尚存在極大的市場空白,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小麥加工也已趨于自動化方向發展,并且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提高,小麥加工產業也向著高端化和多元化發展,更多小麥加工產品不斷出現,比如全麥面包、麥片粥等,這些新產品的出現,也為小麥加工行業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未來,若你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小麥加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小麥加工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小麥加工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小麥加工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小麥加工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
查看詳情
近期,多個地區出臺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相關政策,涉及房源籌集、特殊人群申請優惠等方面內容。業內人士表示,多地加快...
隨著健康養生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吃各類雜糧改善家庭飲食結構,也給我省的雜糧產業發展帶來機遇。我國加入WT...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推進農...
“智慧農業”與現代生物技術、種植技術等科學技術融合于一體,對建設世界水平農業具有重要意義。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
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不斷增加以及移動廣告營銷平臺的出現,未來移動互聯網廣告也將快速發展,基...
電子玻璃以其高透過率、超薄狀態下高強度、可靠穩定的耐候性、加工便利性等獨特的性能優勢,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