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新基建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新基建行業將面
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在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方面提供基礎性、公共性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因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既具有基礎設施建設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獨特性,有助于催生消費新業態、激發消費新動能。
10月19日,上海發布《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下半年以來,除上海外,多地也都出臺了推動新基建相關行動方案,并就金融支持作出部署。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研究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這釋放出各地積極把握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浪潮,進一步支持新基建水平和服務能級邁上新臺階的信號。通過加大支持與投入力度,在穩定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另外,加大金融和財稅等政策協同配合,有助于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當中。
如果你想了解新基建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新基建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新基建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新基建催生消費新需求,創新消費場景。近年來,我國5G網絡建設、個人通信帶寬不斷拓展,推動消費結構和消費場景的躍升。一是創新消費模式。依托5G網絡的穩定運行,“直播帶貨”等新經濟模式及“數字文創”等內容產業得以蓬勃發展,進一步激發了消費活力和潛力。二是促進消費升級。以5G終端、柔性顯示、超高清和虛擬現實產業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產品創新水平和供給質量不斷提升,成為消費領域持續增長的重要熱點。三是壯大消費群體。城鄉信息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推動了協同辦公、線上文娛、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電子政務等領域發展,激發了不同群體的消費熱情。四是拓展消費場景。新基建推動了傳統產業與新能源、新技術和新材料等新型產業交叉融合,催生了更多新模式、新產業、新生態,同時還拓展了新型消費場景,滿足了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
對于下一步金融支持的發力點,周茂華認為,需要進一步緩解新基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未來也需要更好地為新基建風險定價,以及加快推動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等。
新基建指的是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互聯網。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范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征,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2022年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31.2萬個,5G用戶達5.61億戶,全球占比均超過60%。全國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能力。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到18.45億戶,我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650萬標準機架,5年年均增速超過30%,在用數據中心算力總規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工業互聯網已覆蓋工業大類的85%以上,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成,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過8000萬臺(套)。車聯網由單條道路測試拓展到區域示范,已完成智能化道路改造超過5000公里。
近期,多地相繼出臺加快新基建發展政策舉措,涉及謀劃一批重大項目、“真金白銀”補貼獎勵等多個方面。專家表示,預計今年新基建投資或達2.6萬億元至3萬億元。隨著地方專項債發行提速,下半年包括新基建在內的投資將繼續成為穩住經濟大盤、實現增長的主要動力。
目前,國際新基建市場競爭格局主要分為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4個主要市場。其中,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在新基建領域的投資規模最大,提出了萬億基建法案,主要涉及交通基建、數字基建和綠色基建等領域,并進一步加強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新基建領域的國內布局。在《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中,美國計劃投資75億美元建立全國電動汽車充電網絡。2020年發布的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承諾將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投資增加一倍,并建立國家人工智能研究所、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辦公室,致力于加強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
新基建投資規模機遇分析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高質量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了各國政府的重點關注領域。新基建作為一種新興的基礎設施建設方式,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據統計,5G基礎設施市場全球規模將從2022年的44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56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7.3%。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基建市場規模將達到4.2萬億美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多部委日前也明確進一步支持新基建。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對光纖網絡、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特別是引導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不斷升級換代的電子產品提供更好的應用環境,讓信息消費、新型消費的體驗越來越好。工業和信息化部也透露將夯實數字根基,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
深化行業應用融合,打造協同生態。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推進新基建與制造業、通信業、交通業、農業等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最大化發揮技術和場景結合的價值,注重“建”與“用”統一,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鼓勵企業立足行業需求開展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并通過開展試點示范、推進示范基地和園區建設等方式,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案例。在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中深化對新基建要素的應用,加快建立統一管理、高效匹配的運營模式,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建設轉型升級。
根據相關研報,今年新基建投資或達2.6萬億元至3萬億元。預計“十四五”時期,新基建投資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是基建整體投資增速和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中國新基建行業的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未來發展前景也十分樂觀。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也將繼續擴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穩投資、惠民生、促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新基建布局建設需面向算力網絡基礎設施、能源電力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發力。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新基建行業的市場數據及具體詳情的干貨內容,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通過數字經濟新業態提振市場、拉動經濟和促進就業。另外隨著我國“新基建”投資布局的加快,數字...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在積累、亮點在增多,近期,已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我國數字文化產業市場空間多大?今年以來,我國數字文化產業重新步入增長快車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
中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行穩致遠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
蘇州稻香村日前,商務部網站發布《商務部等5部門關于公布中華老字號復核結果的通知》(下稱“通知”),將長期經營不5...
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來改進工程各干系組織和崗位人員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確性、效率...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