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三茶”統籌發展,云南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從政策激勵、主體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創新、茶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發力,全方位構建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和茶生態協調發展的現代云茶產業體系,云南正由“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闊步邁進。
小小一杯茶,傳承千年傳統文化,也承載著當代鄉村振興的夢想。隨著相關產業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嶄新的消費模式的出現,無怪乎人們對中國茶葉產業未來發展趨勢也充滿期待。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茶葉市場規模將達到6300億美元。
茶旅融合是未來茶葉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通過將茶葉產區轉變為旅游景區,實現茶旅一體化。未來茶葉市場將朝著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茶葉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2024茶葉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向研究
近年來,國民健康意識迅速增長,對健康的需求也愈加旺盛。茶作為天然的健康飲品,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喜愛,通過多種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日常。
茶行業是中國傳統的特色行業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茶行業正逐漸走向繁榮。
茶葉一般包括茶樹的葉子和芽,成分主要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有益健康。茶葉制成的茶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根據茶葉種類、制作工藝及茶湯成色,茶葉可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花茶七大類。
茶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種植、中游加工、下游消費環節,同時茶葉除了直接飲用以外,還可以深加工為奶茶、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近幾年我國不斷重視茶文化,許多和茶葉相關的茶展會、茶葉主題酒店、茶葉主題餐廳等也相繼上市。
茶葉對于消費者而言,其本質在于三方面的價值:愉悅價值、健康價值、情感載體。其中,愉悅價值和健康價值是茶所能直接展現出來的,而情感載體則是在這兩者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對消費者更深層次的滿足,這三者有機結合形成茶獨特的價值體系。
上半年規模化基地干茶銷售均價為433元/公斤,同比上漲2%,基本穩定。三大茶類紅茶、綠茶和烏龍茶的銷售均價分別為364元/公斤、492元/公斤和495元/公斤,其中綠茶價格同比持平,紅茶和烏龍茶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和2%。200元/公斤以下價位產品銷量同比相應下降21%,200-500元/公斤價位產品銷量同比持平。
“中國茶貿看廣東”
11月18日,第五屆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在河源市紫金縣開幕。打造廣東茶葉產業發展、交流、交易平臺,助力廣東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劉棕會表示,廣東將持續深耕標準制定,完善體系建設,圍繞產業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統一大市場發力;掘弘揚粵茶文化,切實保護好、傳承好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講好千年粵茶故事;深化貿易合作,延續商脈茶緣,優化茶葉貿易體系,加速現代商貿轉型,拉開“中國茶貿看廣東”新序幕。
茶葉產業大會已成為廣東向世界展示茶葉產業新成果、新風貌的重要窗口,大會提升粵茶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廣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河源是廣東省傳統茶產區,區、縣均有茶葉種植,一系列區域特色品牌涌現,有力推動當地鄉村全面振興。本次大會舉辦地紫金縣生態秀麗,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
作為河源茶葉種植面積最大的紫金,茶葉種植面積達7.5萬畝、年產值超15億元,獲得“中國茶業百強縣”“中國蟬茶之鄉”等榮譽。該縣精心打造的紫金蟬茶品牌價值節節攀升,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轉變,為全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而被譽為“茶中燕窩”的紫金蟬茶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品,躍居廣東三大名茶之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區域公共品牌,正走俏灣區、飄香全國、走向世界。
今年年初旅游市場的火熱帶動餐飲、農旅、酒店等行業茶葉消費,第一季度規模化基地干茶銷量同比增長17%,第二季度推廣活動眾多,但消費者消費抱有謹慎心態,銷量同比下降10%,據廣東省農業信息監測體系數據,上半年規模化基地干茶總銷量同比下降3%,較為穩定。其中,烏龍茶銷量同比增長6%,因紅茶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銷量同比相應下降15%。干茶流通區域仍以珠三角地區為主,銷量占全廣東省43%;粵東、粵北以及粵西銷售較為均勻,占比各為15%。
銷售渠道以自營專賣店為主。上半年規模化基地干茶銷售渠道仍以自營專賣店為主,占比為38%,其次是代理商,占18%。自營專賣店、代理商、單位團購和批發市場等渠道銷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隨著規模化基地逐漸重視線上市場,開展抖音直播、短視頻宣傳等活動,電商銷量同比小幅增長3%,占總銷量11%。
廣東是全國茶葉的重要產區、重要出口省份。據介紹,2022年,廣東茶葉種植面積達149萬畝,總產量16萬噸,生態茶園認定輻射面積約占1/3;茶葉年消費量、年流通量均居全國第一。
廣東也是全國首個制定生態茶園標準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已連續啟動五批廣東生態茶園認定工作,共有211家企業通過認定,直接認定面積16萬畝,認定輻射面積占全省茶園面積30%以上,并從單個茶園向園區和區域發展,受到行業的高度認可,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茶葉的保健功能。因此,健康茶葉市場有望成為茶行業的新的增長點。例如,綠茶、普洱茶等具有降脂、降壓、抗氧化等功效的茶葉備受關注。中國傳統六大茶類的生產格局與上年大體一致。產量方面,綠茶產量185.38萬噸,紅茶48.20萬噸,黑茶42.63萬噸,烏龍茶31.13萬噸,白茶9.45萬噸,黃茶1.30萬噸。綠茶在總產量的占比下降,黃茶占比穩定,其他茶類占比攀升。
茶葉市場,消費者逐漸往80、90后年輕群體傾斜,他們的消費習慣早已打破傳統。年輕群體在購買茶葉時,不再像過去中老年茶葉消費者一樣只關注茶葉的口感,而是越來越注重產品附加值的消費。
茶行業在市場規模擴大、產品品質提升和渠道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圍繞“三茶”統籌發展,云南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從政策激勵、主體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創新、茶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發力,全方位構建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和茶生態協調發展的現代云茶產業體系,云南正由“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闊步邁進。茶產業作為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1+10+3”重點產業之一,以茶興業、以茶興旺,事關云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茶葉行業報告對中國茶葉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茶葉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茶葉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茶葉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電子認證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構建可信網絡空間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電子認證,包括身份標識、身份憑據、身份鑒別、授權管理,作為網絡信任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確保網絡...
查看詳情
紅棗行業市場行情近日,紅棗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截至收盤,主力合約漲幅達6.35%。市場人士認為,當下紅棗尚未進入集中...
食品飲料加工食品加工行業是食品飲料6個行業中,毛利率下滑最多的行業。食品加工涵蓋肉制品、預加工食品等4個方向。20...
近期,國產真人戀愛影視游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連日登頂steam國區暢銷榜首。《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以下簡稱!...
短劇已經變成一場投資邏輯下的資本游戲。影視行業已經太久沒有出現新的商業模式。《完蛋!》雖然是游戲產品,但是劇情C...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電力需求穩步增長,全社會用電量達到8.6萬億千瓦時3...
此前的8月份,白糖期貨價格在震蕩了三個多月后向上突破,2401主力合約月度漲幅達5.41%。現貨市場上,據卓創數據,20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