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是社會主義國家用有償方式動員和分配資金的重要形式,是發展經濟的有力杠桿。信貸是體現一定經濟關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間的借貸行為,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特殊形式,是債權人貸出貨幣,債務人按期償還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動。(通過轉讓資金使用權獲取收益)。
信貸的概念、產業鏈分析
信貸是指以償還和付息為條件的價值運動形式。通常包括銀行存款、貸款等信用活動,狹義上僅指銀行貸款,廣義上同“信用”通用。信貸是社會主義國家用有償方式動員和分配資金的重要形式,是發展經濟的有力杠桿。信貸是體現一定經濟關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間的借貸行為,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特殊形式,是債權人貸出貨幣,債務人按期償還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動。(通過轉讓資金使用權獲取收益)。信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信貸是指以銀行為中介、以存貸為主體的信用活動的總稱,包括存款、貸款和結算業務。狹義的信貸通常指銀行的貸款,即以銀行為主體的貨幣資金發放行為。
從產業鏈來看,小額貸款行業產業鏈上游包括資金提供方、資金籌集平臺、風險及信用評估機構等,其中資金提供方主要是銀行、金融機構、投資者、政府機構或其他資金來源,資金籌集平臺通過債券發行、吸引投資者或其他金融工具來籌資。中游是小額貸款服務端,主要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小額信貸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平臺,還包括風險管理及客戶信貸評估等企業。下游是小額信貸行業的最終借款人或客戶,包括個人、家庭或小型企業,利用小額信貸來滿足資金需求,例如支付日常開支、應對緊急支出或投資業務增長。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中國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呈逐年增長趨勢,截止2021年底,中國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均為269.19萬億元,均較2020年增長25.83萬億元,增幅為10.61%。從2021年中國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資金來源分布來看,其中:來自各項存款2386062億元;來自金融債券125405億元;來自對國際金融機構負債5.38億元;其他180421.6億元。可以發現我國金融機構資金來源于各項存款。
中國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資金主要來自居民對活期存款、企業對定期存款的偏好增強,金融債券市場利用率低。2021年中國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資金來自各項存款高達2322500億元;金融債券122953.7億元;流通中貨幣90825.15億元;對國際金融機構負債5.38億元;其他295004.6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信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5月金融統計和社會融資數據顯示,受去年高基數影響,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均表現為“環比改善、同比回落”的態勢。當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少增541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31萬億元。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53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0.48萬億元,同比增長9.6%。當月凈回籠現金1148億元。
我國小額貸款在2015年小額貸款公司數量達到8910家的巔峰,自2016年開始,隨著政府相關政策驅動,行業內不合規企業逐漸出清,機構數量逐年下降,2022年國內小額貸款行業機構數量為5958家。2023年6月底,國內小額貸款行業機構數量進一步下降至5688家。地區分布方面,目前我國江蘇省、廣東省和河北省是小額貸款機構數量前三地區,2023年6月底三個地區機構數分別為578、399、369家。
2022年我國小額貸款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從2015年的10.99萬人下降至5.71萬人,2023年6月底行業從業人員進一步下降至5.22萬人,其中從業人員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江蘇省、四川省等。2023年6月底國內小額貸款從業人員前三地區廣東省、江蘇省、四川省分別為5713、4562、3289人。
較機構數量、從業人員數量持續下降態勢,行業實收資本及貸款余額下降幅度并不明顯,其中實收資本基本呈現波動變化,而貸款余額整體上表現為小幅下降,其中也受到國內創業市場景氣度下降及居民消費降級等因素影響。據統計,2022年我國小額貸款行業實收資本為7634.05億元,貸款余額為9085.85億元。2023年6月底國內貸款余額下降至8270.21億元,上半年減少837億元,其中重慶市貸款余額最高,為1588.74億元,其次廣東省貸款余額為1161.15億元,其他地區貸款余額處于1000億元以下。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384億元,同比多增1058億元。專家表示,在季初信貸“小月”,信貸總量保持平穩,金融資源不斷流向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實體經濟領域,為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數據顯示,10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4.17萬億元,同比增長9.3%;10月份,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837億元,同比多增232億元。進入2023年,我國經濟仍處于恢復過程中,信貸需求有所放緩,貸款平穩可持續投放難度增大,穩貨幣穩信貸挑戰增多。中國人民銀行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2023四季度以來,多家銀行進入年終信貸投放工作沖刺階段。據悉,多家銀行今年信貸投放總量適度增加。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制造業、普惠金融、鄉村振興、民營經濟等領域仍是銀行業信貸支持的重點。多家銀行表示,在信貸總量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情況下,信貸投放將繼續向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為明年“開門紅”工作打好基礎。
隨著金融系統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貸款投放質效有望進一步提升,結構性政策工具加碼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將得到有力支持,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將越來越暢通,支撐經濟增長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信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信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信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信貸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信貸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信貸細分市場仍有...
查看詳情
在傳統認知里,菜市場的核心消費群體往往以中老年人為主,但是隨著網絡平臺上菜市場的火爆,年輕人們開始熱衷早起打卡...
節水農業包括節水灌溉農業和旱地農業:節水灌溉農業是指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用工程技術、農業技術及管理技術達到提高...
11月21日電(季超)新華·海南農墾-天然橡膠價格指數顯示,11月14日至20日,天然橡膠價格整體小幅上漲。11月20...
黃花菜屬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針菜、忘憂草、萱草。在湖南、河南、陜西、甘肅等多個省份均有種植。盛產花期...
小小一杯茶,傳承千年傳統文化,也承載著當代鄉村振興的夢想。隨著相關產業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嶄新的消費模式的出現,無...
紅棗行業市場行情近日,紅棗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截至收盤,主力合約漲幅達6.35%。市場人士認為,當下紅棗尚未進入集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