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處方藥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處方藥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處方藥行業將面
近幾年,全球醫藥行業整體仍然保持著平緩增長的狀態,剛性特征明顯。從醫藥消費結構來看,處方藥消費仍然占據著醫藥市場的主導地位。可以預見,隨著人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自我認知和自我治療將有力的驅動非處方藥市場的發展,然而醫藥和醫療事關人身安全,醫生的權威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因此,處方藥消費仍然是未來醫藥消費的重點,盡管處方藥的銷售額的增速可能會慢于非處方藥。
迄今為止,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分類管理制度。中國《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于1999年6月1日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議通過,并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于1999年6月18日公布。該管理辦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如果你想了解處方藥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處方藥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處方藥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處方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西方發達國家對藥物實行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已經20多年,且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僅美國非處方藥就高達3.5萬余種,出現疾病用非處方藥治療的人數比找醫生治療者多4倍,而且高達92%的病人對非處方藥療效滿意。大病到醫院找醫生,小病到藥店購藥治療,體現出極大的優越性。
但目前尚未實行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制度,加之大眾對這方面知識了解不夠,抗生素、安眠藥等許多絕對屬于處方藥使用的藥物,在藥店可隨意買到,這在眾多需要國際接軌方面是極大的缺陷。對藥品實行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不但能保證用藥安全、有效,而且還有利于節約衛生資源,提高大眾自我保健意識,對推進現階段公費醫療制度改革都大有益處。
2012年全球處方藥市場規模為7210億美元,2021年全球處方藥市場規模增長至9105億美元,預計2023年全球處方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500億美元左右。
2022年9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明確處方藥網絡銷售管理,對處方藥網絡銷售實行實名制,并按規定進行處方審核調配;規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應當區分展示,并明確在處方藥銷售主頁面、首頁面不得直接公開展示包裝、標簽等信息;通過處方審核前,不得展示說明書等信息,不得提供處方藥購買的相關服務,意在強調“先方后藥”和處方審核的管理要求。新規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這也讓持續多年的處方藥網售是否放開有了結論。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反應。9月2日收盤時,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分別上漲1.36%、0.66%,同花順醫藥電商板塊,藥易購、漱玉平民等多只個股上漲超2%。
目前,在銷售終端,處方藥的營銷方式基本上仍然以臨床推廣和學術宣傳為主,依靠大量的醫藥代表直接拜訪醫生介紹產品。雖然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營銷方式,但都沒有給處方藥營銷帶來大的變革。今后的醫藥市場競爭,由價格競爭上升到品牌競爭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未來的營銷是品牌的戰爭,即品牌互爭長短的競爭。
在藥品銷售市場,處方藥一直占據絕對大頭。公開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在線零售處方藥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為53%,其中,從2019年到2020年的增速更是達到了79%,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250億元左右。
《辦法》第九條規定,藥品網絡零售企業應當與電子處方提供單位簽訂協議,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方審核調配,對已經使用的電子處方進行標記,避免處方重復使用。不難看出,電子處方外流將成為常態。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IMS)的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處方藥市場三大渠道(醫院、零售藥店、第三終端)占比分別為77%、10%、13%。預計未來10年,零售藥店的市場規模占藥品終端市場的比例將不斷增加,到2018年,處方藥外流將為零售藥店帶來超過2500億元的增量。另有數據顯示,2018年處方藥外流規模將至1600億元,到2020年自院內向院外遷移的處方藥總量有望近萬億元。
據悉,醫藥電商賽道可根據其面向的上下游與商業模式分為B2B、B2C、O2O三大類。目前醫藥電商市場B2C的主要玩家包括阿里健康、京東健康、1藥網、360好藥、好藥師、藥房網等。近年來,醫藥電商平臺增量明顯,處方藥銷量增速快。據數據,上半年,醫藥電商B2C市場規模達到707億元,同比增長25%。受618電商促銷帶動,當月銷售額同比增長26%。其中,處方藥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51%,增速為各細分品類最高。
《辦法》同時給出了“禁售”名單,即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不得在網絡上銷售。
近5年來,我國電子處方相關企業數量持續高速增長,2019年新增相關企業超2500家,增速達到53.96%,為歷史新高。公開數據顯示,我國處方藥市場占藥品終端消費市場85%的份額以上,但基本 80%左右通過醫院渠道銷售。對比美國,從醫院渠道銷售的處方藥占比僅40%。目前網上藥店占全部醫藥市場比重僅10%,隨著醫藥分家的推進,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億-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
處方藥雖然副作用較大,但是對于癥狀療效快,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國是人口大國,對于藥物的需求量較大,我國處方藥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市場預計,處方從醫院外流一年可帶來5000億元的市場規模。現在,政策鼓勵互聯網醫療機構開具電子處方,或將帶來網絡銷售處方藥市場的井噴。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19日,我國現有近7000家經營范圍含“電子商務、醫藥、健康”,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電子處方相關企業。從地區分布來看,上海市的電子處方相關企業數量最多,有約3400家,占比45.6%;其次是廣東省,有約2000家,占比27%;湖南省有超過600家相關企業,位居第三。
中國處方藥零售市場在過去三年經歷了高速成長期,但整體市場結構仍未發生質的變化,根據BCG提出的處方藥零售市場發展指數,目前中國仍呈現“兩高兩低”的形態:其中中國處方藥零售占比和規模效應目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但人均零售藥房數量已經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且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增速仍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未來發展勢頭可期。
處方藥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目前處方藥外流主要有三種模式在進行,一種是老百姓拿著醫院的處方自己到院外購藥,這種類型目前占絕大部分,屬于處方藥的自然外流。另外一種是DTP(Direct to Patient)模式,即制藥企業將產品直接授權給藥房做經銷代理,省卻代理商,患者在拿到醫院處方后就可以在藥房買到藥物并獲得專業的用藥指導。還有一種則是處方藥企業自己設立一支零售隊伍,專門把藥品進行零售化銷售。不少業界認識表示,未來這三種方式將各領風騷,各自會牽引一部分市場出來。
處方藥是在醫院里建立品牌,通過醫生將品牌滲透到患者,醫生也非常愿意推廣具有強大品牌影響力的藥品。近年來,隨著處方外流有關政策的接連落地,處方外流這一新興形態也得到快速發展。預計2023年中國醫院處方藥市場規模將達到9124億元,基層醫療的處方藥市場規模將達到3639億元,社會藥房的處方藥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左右。
新醫改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基石,目標是實現低成本、高可及性與高質量三者之間的再平衡。隨著新醫改的逐步深化,現已形成醫藥分家、分級診療和智慧醫療三大政策支柱,對未來處方藥零售在高效覆蓋、疾病管理、數字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來,若你想要了解更多處方藥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處方藥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草莓栽培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草莓栽培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草莓栽培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二次元,原指“二維世界”,包含長度和寬度的二維空間。現在則是指由二維圖像的動畫、漫畫、游戲等作品構成的虛擬世界...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關于“健全房地產企業主體監管制度和資金監管”“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等提法備受關注。業...
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各方面對四季度中國經濟表現期待頗多。“看我國經濟形勢,不僅要看‘形’1...
伽馬數據編寫的《2023年度移動游戲IP產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移動游戲IP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322.06億元...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加快調整,能源體系和發展模式開始進入非化石能源主導的新階段。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一體化構建的重要...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