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調查,確定將蝦、貝類、三文魚“三個百億產業鏈”作為重點,強化監督推動,凝聚多方力量,助力延鏈、強鏈、補鏈,推動現代漁業發展實現重點突破。
水產品是全球公認的健康食物,在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中發揮關鍵作用。可持續水產養殖發展和有效漁業管理對保障國際市場水產品供給至關重要。
近年來,水產品國際貿易增長顯著。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從進口額看,歐盟為最大的單一進口市場,2020年在全球水產品進口總額中占比為16%(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
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1)按養殖對象可分為: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海珍等,而以貝類、藻類最為普遍,蝦類次之;(2)按集約化程度可分為:粗養、半精養、精養;(3)按生產方式可分為:單養、混養(如魚蝦)和間養(海帶和貽貝)。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海洋漁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顯示:
海洋漁業行業深度調研與現狀分析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水產養殖面積7009.38千公頃,同比下降0.38%。
其中,海水養殖面積2025.51千公頃,同比增長1.50%;淡水養殖面積4983.87千公頃,同比下降1.12%;海水養殖與淡水養殖的面積比例為28.9:71.1。
按水域分,海水養殖的可以分為,海上養殖、灘涂養殖,和其他水域養殖方式。三者的結構比例分別為55%,29%,16%。
從物種養殖面積來看,貝類占我國海水養殖面積的60.43%,第二是甲殼類,占比達到14.81%,第三是其他類(該類由海參、海膽、海蜇等物種構成,其中又主要是海參占據大頭)占比達到14.07%。
近年來,濰坊立足自然稟賦特點,采取合理利用地下咸水發展陸基工廠化養殖和鹽堿地生態立體綜合養殖模式,大力發展沿海灘涂養殖,地下提取的鹵水干凈無污染。沿海灘涂養殖是濰坊的地域特色,也是濰坊海洋漁業的長項,近年在蝦、貝等灘涂養殖方面發展很好,有的走在了全國前列,應加大人才、政策、資金、科技等支持力度,推動灘涂養殖實現更好更健康發展。
濰坊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調查,確定將蝦、貝類、三文魚“三個百億產業鏈”作為重點,強化監督推動,凝聚多方力量,助力延鏈、強鏈、補鏈,推動現代漁業發展實現重點突破。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重大戰略機遇期,科學編制《福建省“十四五”漁業發展專項規劃》,是福建省海洋強省建設進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關系到2035年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規劃》提出:到2025年,水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漁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進步。全省水產品年產量達到900萬噸,漁業經濟規模達到3760億元,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合格率99%以上,累計建設地方特色水產品種遺傳育種中心3個,水產優勢特色品種良種覆蓋面達85%,12米以上海洋捕撈機動漁船數保持負增長。
2022年福建省海洋經濟規模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全省海洋生產總值1.2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23%。全省水產品總量862.4萬噸,其中海水養殖產量548.9萬噸,居全國第一;水產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國第一;水產品出口額85億美元,連續十年居全國首位。漁民人均純收入2.75萬元,同比增長6.6%,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廣東省海岸線長,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動物和植物,共有浮游植物406種、浮游動物416種、底棲生物828種、游泳生物1297種。遠洋和近海捕撈,以及海洋網箱養魚和沿海養殖的牡蠣、蝦類等海洋水產品年產量約460萬噸;可供海水養殖面積77.57萬公頃,實際海水養殖面積19.49萬公頃,是全國著名的海洋水產大省。粵港澳大灣區智慧海洋牧場綜合產業項目開工,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網箱投產,惠州市小星山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啟動建設。珠海洪灣中心漁港成為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2022年廣東省海水產品 458.52 萬噸,增長 0.8%。
廣東省沿海各市共組織實施漁港安全檢查2000余次,漁船安全檢查2.7萬艘次,排查隱患1412項,全部整改到位。“小、舊、木”漁船更新改造力度加大,全省更新改造漁船3635艘,其中大中型漁船1370艘,小型漁船2265艘。漁船通導裝備配備加強,基本實現全省在冊漁船AIS船載終端和海洋大中型漁船北斗終端“兩個全覆蓋”。
進入21世紀之后,在陸地資源有限和開發空間受到制約的情況下,國際社會日益重視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水養殖業。中國在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發展過程中,豐富的海水養殖資源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基礎條件。充分開發海水養殖資源,將為人類提供更加豐富營養的海產品,產生巨大經濟價值,2022年全國海洋養殖產量為2234.61萬噸。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深藍一號”三文魚首次成功收魚。漁業增殖放流提升近海漁業資源效果顯著,隨著國內疫情有效防控,近海捕撈漁船出海率相應提高,2022年年末專業遠洋漁船553艘。
2023年山東重點抓好十個方面工作。其中提到,要扎實提高陸海區域統籌發展水平。著力以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在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上加力提效。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海洋漁業行業報告對中國海洋漁業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海洋漁業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海洋漁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海洋漁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海洋漁業指通過在海洋中捕撈、采集和養殖水生動植物獲得水產品的一類生產活動。海洋漁業因離海岸的遠近不同,可分為近海、外海、遠洋漁業;而按照生產特性劃分,海洋漁業可進一步劃分為海洋捕撈...
查看詳情
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推動海產品精深加工不斷取得新突破。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帶動海洋食品、...
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推動海產品精深加工不斷取得新突破。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帶動海洋食品、...
輪轂電機的工作原理是永磁同步電機,“輪邊電機”、“輪轂電機”是以電機安裝在輪子的位置不同的電機而區分的。“輪轂...
近幾年空調市場持續低迷,企業壓力較大,會利用夏天熱銷季通過降價讓利等活動來刺激消費。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
PETG具有優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醫療、汽車、電子等領域。隨著人們對環保、健康、安全的重視...
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得益于現代電子集成制造技術和快速可靠的算法的研究。盡管指紋只是人體皮膚的一小部分,但用于識別...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