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農村商業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農村商業銀行行業的發展態
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作為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的產物,在改革深化中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農村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1年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總資產456947億元,較2020年增長41633億元;農村金融機構總負債422308億元,較2020年增長38369億元,預計2022年農村金融機構總資產將增長。
為確保農村商業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農村商業銀行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農村商業銀行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農村商業銀行業市場分析
據了解,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在中間業務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如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農村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各個類型,包括:銀行卡類、結算類、代理類、信息咨詢及評估類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其中,銀行卡類中間業務的發展成果最為顯著,農村商業銀行具體表現在居民持卡量、持卡交易和結算量呈現出逐年攀升的趨勢。此外,農村商業銀行代理類的中間業務的產品種類已經比較豐富,其主要的產品類型主要是公共事業收費。
從四類機構看,前三季度合計貸款增量為22.07萬億元(與貸款結構增量數值有差異)。其中,大型銀行增量11.33萬億元,占比51.33%;中型銀行增量8.43萬億元,占比38.19%;農商銀行和其他農信機構增量23017億元、占比只有10.43%。
這一數值明顯低于去年末農信系統貸款的存量占比12.5%,當然更低于2014年末的存量占比12.9%(年末歷史最大值)。如果考慮到當前農信系統比行業平均水平最高的“票貸比”,則實際在實體經濟貸款中的市場份額可能還低于上述名義水平。以山東農信系統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山東全省本外幣貸款凈增12543億元,該系統各農商銀行貸款凈增971.9億元、省內占比只有7.32%。
表現在速度上,則是今年9月末農商銀行及其他農信機構的貸款余額29.02萬億元,同比增長只有9.8%,明顯低于同期RMB貸款10.9%的平均增速(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三),而且這是新世紀以來農信系統貸款同比增速的歷史最低值。
考慮不同區域增速的差異,則有部分地區農商銀行(農信)系統的同比增速還會低于9.8%。再以山東農信系統為例,2023年9月末其貸款余額1.87萬億元,同比增長約6.4%;同期山東省本外幣貸款余額136744.9億元,同比增長11.4%。前者增速與平均增速相比差距相當明顯。
部分資產規模較大的上市農商銀行貸款增速也較緩慢。例如,9月末重慶農商銀行各項貸款余額6792.58億元,同比增長7.8%;上海農商銀行貸款余額7011億元(票貸比11.57%),同比增長7.9%;青島農商銀行貸款余額2531億元,同比增長6.2%。
值得一提的是,令人樂觀的2021年度,農信機構貸款增量達到歷史最大值26610億元;與之相比今年前三季度23017億元還差3593億元;考慮四季度一般不貸款投放的“大季”,今年全年凈增能否突破2021年還不好預測。
農商行無論是在機構網點,還是經營規模方面,在涉農金融機構里面發展均較為快速,但由于自身定位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農商行的政策任務較重,在新業務拓展方面仍顯不足,在商業銀行領域的競爭力不強。農商行應加快轉型升級,創新引領,主動適應變化的環境,積極作為,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大活力,實現農商行的時代價值。
近些來,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一直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作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商業銀行,隨著它的良好運行,如今已經成為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
近年來,農村商業銀行各項經營情況良好,2021年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凈利潤2130億元,較2020年增長177億元,預計未來行業將持續增長。
農村商業銀行主要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自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農村商業銀行隨著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進程的推進,已逐步成為了農村金融的主要力量,為新農村建設和鄉鎮企業發展提供支撐,進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與大型銀行相比,農村商業銀行還面臨資金成本高、資本補充渠道狹窄等問題。
農村商業銀行市場機遇分析
農村商業銀行需要直面困難,把根深深扎下去,實現良性發展。農村雖然缺乏抵押物,但每個農民、每家農戶都有自身信用。農村商業銀行要和農民打成一片,準確掌握農民的信用情況。通過綜合考察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產、大棚、豬舍、雞舍等來判斷每個農戶的信用。銀行機構要充分運用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定期更新發布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規模養殖場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名單,積極發展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首貸、信用貸。
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將要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包括農商銀行在內的中小銀行要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所以,規模與增速可能不應該成為農商銀行需要過多過度考慮的因素,對外高質量服務、對內高質量發展才是關鍵,小而美、小而好、小而精更具現實意義。
對于當前農商銀行及其他農信機構貸款市場競爭表現略弱的深層原因,野叔認為包括機構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的不足,也包括風險防控、省社改革等暫時的壓力較大。未來形勢可能好轉,能力可以提升,不論如何還得加倍努力奮斗。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中央對“三農”問題越來越重視,農村也受到了眾多金融機構的關注,國務院完善了有關農商行建立的有關規定,提出了農商行作為未來農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想要了解更多農村商業銀行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行業市場經營形勢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行業市場經營形勢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
農村商業銀行,簡稱:農商銀行(Rural commercial bank),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
查看詳情
近年來中國火力發電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火電機組向大型化、清潔化發展;同時,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連續保持較高增速,電源...
國內芝麻市場交易開始走穩春節將至,國內芝麻市場貿易商報價積極,市場交投氛圍增強,隨著備貨的結束,國內市場交易開...
2023年度工業綠色微電網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名單公布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23年度工業綠色微電網典型應用場景與...
受下游物流、交通、制造業等諸多領域共同推動,加之技術進步,信息化程度提高,我國叉車產品銷量持續增長。隨著環保要...
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國內國際對于發展可再生能源達成進一步共識,展望2024年,光伏產業將保持強勁增長勢...
數字化建設是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是驅動改革發展的新動力、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必須準確識變、科...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