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羅自文指出,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和傳播生態的變遷,自媒體幾乎無孔不入,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自媒體行業,或是興趣使然,或是職業追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個性需求越來越強烈,可以預見自媒體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是
當下,不少年輕人在自媒體平臺找到了職業發展機會。大量成功案例也吸引著許多年輕人將自媒體視作未來職業發展渠道,更有人期待通過這一途徑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你是對自媒體平臺充滿好奇的年輕人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870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0%的受訪青年稱身邊有做自媒體的人。45.6%的受訪青年做過或正在做自媒體。52.8%的受訪青年對利用自媒體平臺發展職業有具體的目標或規劃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羅自文指出,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和傳播生態的變遷,自媒體幾乎無孔不入,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自媒體行業,或是興趣使然,或是職業追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個性需求越來越強烈,可以預見自媒體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是一個朝陽產業。
調查顯示,受訪青年使用較多的自媒體平臺包括微信公眾平臺(54.7%)、今日頭條·頭條號(50.8%)和抖音(46.6%)。其他還有:百度·百家號(28.9%)、快手(24.8%)、搜狐號(17.5%)、微視(12.4%)等。
為確保自媒體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自媒體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自媒體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民規模是9.04億人,手機網民規模為8.97億,互聯網的普及率高達64.5%,較2018年底提升4.9%,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占總網民規模的99.3%,同2018年相比提升0.7%。網民規模不斷擴大,為自媒體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產業鏈來看,自媒體產業鏈上游為內容生產層,其內容主要來源于用戶、專業視頻制作公司、網紅經濟公司等;中游為內容的傳播層,包括各種自媒體平臺;下游為收益層,自媒體盈利主要來源為廣告、付費服務、產品銷售收益、平臺流量補貼、直播打賞等。
得益于自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自媒體行業從業人員逐年增加,近兩年自媒體行業從業人員仍在增長中,但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20年我國自媒體從業人數將超過350萬人。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年來,與自媒體相關的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從2014年的313家增長至2019年的2747家。從國內市場分布來看,自媒體相關公司主要集中在廣東、湖南以及安徽等地,其中廣東省占比最大。
近年來,我國自媒體營銷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從2013年的9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600億元左右,預計2023年自媒體營銷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億元,行業發展潛力極大。從長遠發展來看,隨著自媒體行業發展逐漸成熟,用戶量將愈發龐大,用戶需求也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為滿足多方位的市場需求,未來自媒體行業將逐漸向個性化、規范化、豐富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報告根據自媒體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自媒體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自媒體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自媒體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自媒體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自媒體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自媒體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自媒體是私人化、平民...
查看詳情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消費市場,約占全球市場規模1/3,但從全球來看,工程機械市場規模超8000億元人民幣,海外市...
伴隨著全社會對鋼結構建筑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逐步認知,以及國內鋼產量迅猛增長等行業發展條件的有利變化,我國鋼結...
粗鋼行業作為鋼鐵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對于國民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粗鋼生產國,其產量...
物聯網的本質還是互聯網,只不過終端不再是計算機(PC、服務器),而是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配套的傳感器。這是計算機...
冶煉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制造、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報告顯示,受文化和旅游系統創新供給、旅游消費政策提振信心、各級政府各部門...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