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購物中心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購物中心行業的發展態勢,
來自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的數據顯示,在上海各行各業加快復蘇回暖的2023年,滿足市民購物、餐飲、休閑、娛樂“一站式”消費需求的購物中心也迎來快步發展:2023年上海新開業3萬平方米以上(含改造升級項目)的購物中心34家,其中新建新開項目20家,舊改升級項目14家,是近3年新開業項目最多的一年。
再說“小”。今年年初,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全國59家便利店樣本企業2023年的經營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涉及11萬余家門店。從統計結果看,2023年,81.4%的便利店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實現增長,16.9%的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出現下降。這意味著相較于2022年,便利店行業整體銷售向好。
為確保購物中心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購物中心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購物中心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購物中心企業對地塊信息進行經濟形勢分析、風險政策分析及戰略等分析后,做出收購土地的決策。在獲得土地后,對該項目進行運營管理,其中包括進行業態布局、招商推廣、商業運行、業態分析。在購物中心正式開業后,地產企業就可以通過賺取租金或管理費收入來獲得利益。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業態布局、招商推廣、商業運行、業態分析、重新布局的循環來對資產進行改造升級。最后,企業通過將資產出售給REITS、出售給上市公司、裝讓給私募基金或散賣等方式來獲取最后的利益。
購物中心在商業運營管理上準入的門檻越來越高。根據寶龍商業公司公告顯示,目前四大門檻有服務經驗、客戶聲譽、專業人才以及運營模式。成熟的服務經驗排在第一位,其運營經驗越豐富,越有利于塑造運營商的品牌形象。
目前, 自上海提出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步伐開始,人們看到滬上一些中型百貨轉為主題百貨的力度開始加大。如南京路上百聯旗下的華聯商廈轉型為國內首個以“二次元”為主題的商廈——百聯ZX,淮海中路上的華亭伊勢丹與第一百貨淮海店合并成主打潮牌的“年輕力中心”——百聯TX。
華聯商廈變身百聯ZX創趣場后,不僅換“芯”,引入了大量品牌首店和旗艦店,而且換“心”,顧客從原來的本地中老年消費群體,變為來自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年輕客群。今年春節期間,百聯ZX創趣場單店客流升幅達 63%、規模銷售增幅175%。
而正在進行閉店調改的上海婦女用品商店,也瞄準潮流女性這一細分市場,它將結合百年建筑和女性消費基因,融合“藝術文化展示+先鋒潮流零售+咖啡/烘焙/小酒館”復合業態,通過“藝術文化、慢享生活、潮流先鋒”的結合,成為新時代女性消費的“能量場”。
購物中心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購物中心是繁榮市場、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日前發布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加快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發展即時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業態”。當前,消費不斷升級,對購物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緊跟需求步伐各地不少商場主動擁抱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加快建設智慧商場,打造新場景、新業態,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在全國,不少商場應用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實施全場景、全鏈條、全用戶、全品類的數字化,深挖信息數據分析,促進價值轉化,改善門店經營,提升消費者體驗。還有一些商場注重創新線下應用場景,推進智能導購、智能停車、電子結算、自助收銀、電子價簽、智能支付、個性定制、虛擬試衣間等智能化、便捷化技術及其設施設備應用。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購物中心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購物中心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購物中心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據北京市商務局局長樸學東介紹,“全球服務伙伴計劃”將圍繞“1+9+8”展開。即將圍繞“1”個目標愿景,即集聚和培育...
生物農藥行業作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快速發展。3月24日,由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2...
2024年智能手表單位銷量將同比增長5%。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在2023年出現了有史以來首次年度銷量下滑(-4%),但預計今T...
近年來,中國氯堿化工行業由高速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生產規模穩居全球首位,企業平均規模穩步提升,生產技術水...
2020年至2022年,有友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93億元、12.20億元、10.24億元,2023年,有友食品營業收入持續跌落,至1...
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為農機產業提供了完備的基礎條件和廣闊的發...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