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行業在南京的發展具有深遠的社會和經濟影響。從經濟角度來看,它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為南京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從社會層面而言,科技金融支持下的科技創新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社會整體的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此外,科技金融的健康發展還能增強南京在區域經濟中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協同創新與共同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城市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一、行業現狀:從“政策驅動”到“生態引領”的跨越式發展
2025年,南京科技金融行業迎來歷史性突破。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南京市科技金融產業“十五五”全景調研及行業風投戰略預測報告》顯示,全市科技金融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28%,占全國比重超7%,位列全國前五。這一成績的取得,既源于南京深厚的產業基礎,也得益于“十四五”規劃中“打造全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目標的牽引。
1. 市場規模與區域格局
總體規模:2025年南京科技金融產業規模已接近3000億元,信貸市場規模占比超50%,股權投資市場活躍度位居全國前列,債券與保險市場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其中,“寧科貸”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19%,科技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
區域集聚:江北新區成為科技金融改革核心承載區,2024年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營,線上平臺與市金服平臺數據共享,上架政策性金融產品和市場化特色產品超80款,線下打造實體服務中心,服務科技型企業超2000家。紫金山科技金融集聚區初具規模,江寧區依托紫金山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了一批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和創新平臺。
2. 產業鏈:從“單一融資”到“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突破
信貸市場:南京銀行等本地法人銀行表現突出,為南京地區科技企業提供大量信貸資金支持。2024年末,“寧科貸”貸款余額超過840億元,同比增長54.8%,科技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創新推出“技術流”評價體系,從多個維度、近280項數據指標評價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為多家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支持。
股權投資市場:2024年,南京共有332家次企業獲得股權融資,數量居全國城市第六位。總規模超2000億元的“4+N”產業基金集群正在有序組建中,重點投向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普惠小微等領域。中科智匯工場累計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所、軟件所等近40家院所征集早期孵化成果250余項,篩選86個項目進行現場路演,立項項目已獲得近200萬元的資金支持,預期營收可達3000萬元。
二、市場規模與趨勢分析:技術融合與場景革命
1. 市場規模:細分賽道爆發與區域錯配
信貸市場:2025年市場規模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19%。“寧科貸”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持續下降。南京銀行等本地法人銀行通過專營模式升級迭代至4.0,構建面向科創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服務科技企業超1.7萬家,提供信貸支持1272億元。
債券與保險市場:企業累計發行科創票據超400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和創新創業公司債超100億元。保險機構累計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超1.2萬億元,“寧創擔”四方風險分擔機制累計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超200億元。
2. 核心趨勢:從“金融+科技”到“科技+金融”的范式躍遷
AI大模型與金融科技融合:生成式AI重塑智能客服、合規審計等場景,準確率突破85%。建行基于千億級開源通用大模型與自有數據建成面向所有業務領域應用和統一技術底座的金融大模型,其中授信審批金融大模型財務分析功能可將客戶財務分析用時由數小時縮短至分鐘級別。
綠色金融科技崛起:碳賬戶、綠色資產證券化工具年增速超30%,東方國信、恒生電子等企業主導碳核算系統研發。南京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2216億元,較年初增長25.20%,連續七年保持20%以上增速。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南京市科技金融產業“十五五”全景調研及行業風投戰略預測報告》顯示:三、未來市場展望
1. 技術突破:從“國產替代”到“自主創新”
關鍵核心技術:聚焦AI大模型、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方向,突破30項關鍵核心技術,填補10項國內技術空白。例如,南京大學團隊研發的區塊鏈平臺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利率降低2個百分點,螞蟻集團基于千億級開源通用大模型與自有數據建成面向所有業務領域應用和統一技術底座的金融大模型。
AI與金融科技融合:AI大模型將深度融入金融科技,實現智能決策與自動化。例如,建行授信審批金融大模型財務分析功能可將客戶財務分析用時由數小時縮短至分鐘級別,個人客戶經理智能助理中多個功能應用大模型,提升客戶經理洞察-匹配-觸達全流程智能化水平和營銷轉化成功率。
2. 市場拓展:深耕區域與全球雙循環
長三角一體化:加強與上海、杭州、蘇州等城市的協同,打造世界級科技金融產業集群。例如,南京已承接上海科技金融企業遷移量增長47%,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領域。
“一帶一路”市場:通過科技金融服務輸出,助力沿線國家數字化轉型。例如,南京銀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機構合作推出“跨境科技貸”產品,支持中國企業海外研發中心建設,已落地項目超20個,融資規模超50億元。
2025年,南京科技金融行業正站在萬億級賽道的起跑線上。從技術端的AI大模型、區塊鏈到需求端的科技型企業、普惠小微,從國內市場的長三角一體化到國際市場的“一帶一路”布局,行業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預測,2030年南京科技金融產業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利潤率提升至18%-20%。
想了解更多南京市科技金融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南京市科技金融產業“十五五”全景調研及行業風投戰略預測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