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房地產基金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房地產基金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
隨著改革深化與時況劇變,步入新階段的中國房地產對長效機制的需求變得急迫。在當下節點回顧改革,我們需要去斟酌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過去改革中的得失,哪些現狀、問題和路徑需要重建認知?改革應該沿著什么路徑繼續推進等等。
20年前的夏天,中國宣布黨政機關停止福利分房,拉開了住房商品化等一系列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產領域最為重大的一次改革。通過啟動全民住房消費以及相關產業鏈條上的消費,中國經濟被裝上了一臺強勁而持續的引擎。
此后房地產市場化進程中,住房條件改善、金融支持、城市化進程、房價形成機制等一系列體系,都逐步從計劃的軌道轉向市場。如何正確地認識市場在資源配置和價格形成中的核心作用,如何對房地產制度作出合理的頂層設計和原則性安排,如何不斷地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可能都影響著改革成敗。圍繞對它們的理解,從廟堂到民間都在一直隨著市場大潮衍進而不斷深化和糾偏。
其中,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是任志強。他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親歷者,他掌舵的華遠地產很長時間以來,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參與主體。作為這家國企的管理者,他對房地產更換發展軌道的種種體會和認知都超越普通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實踐基礎上做了大量扎實的研究,并受邀參與了2007年以后房地產領域一系列重要改革的討論??赡苷且陨戏N種特殊的經歷,使得任志強的分析和判斷,在十年時間里不斷地被市場所驗證。
隨著改革深化與時況劇變,步入新階段的中國房地產對長效機制的需求變得急迫。在當下節點回顧改革,我們需要去斟酌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過去改革中的得失,哪些現狀、問題和路徑需要重建認知?改革應該沿著什么路徑繼續推進等等。對此,任志強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經濟觀察報: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房改20年,這個過程中,房地產市場得到快速成長,中國的住房條件、城市面貌都有一個長足的進步,你是過程中非常深度的參與者、實踐者,你覺得我們從中特別需要遵循和繼承的經驗是什么?
任志強:改革的目的是要推翻計劃經濟,但是,改革在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完全脫離計劃經濟,因為最初是從商品化經濟轉向市場化經濟,在商品進入市場經濟方面開放得比較早,而其他一些并沒有完全按照市場的方法開放。所以我們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但是最大的石頭沒摸著,或者說碰觸到最大的石頭時大家都不敢動它。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比如說商品經濟層面已經非?;钴S和發達了,但是一旦和產權制度相結合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停滯的。
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跨越的階段,比如說住房市場化,土地市場化,有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但是不能因為曾經有過一段快速發展,就認為可以持續地發展,不是的。
比如說土地拍賣制度,在初期的時候,認為是靠市場化來分配,誰錢多給誰(更有效率),但后期看到是政府炒地行為,導致的是地板(價)高了以后,天花板也高了,這種競地價的炒地行為就不可持續了。
在最初短缺的時候,因為制度缺陷造成的損失是小的,因為制度開放造成的收益是大的,反過來呢,就是現在收益是小的,損失是大的,已經進入這樣一個階段了,再不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就寸步難行了。
經濟觀察報:當前繼續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任志強:從國家層面說,有兩個重要的問題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
第一個就是土地制度,如果土地不能作為產權的基礎,中國就永遠不會有產權。政治經濟學之父威廉.配第有一句名言“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當土地歸己的時候,人們才可以把大量的資產投入在土地之中,然后產生其他一些財富狀況。如果土地不歸己,沒有人會把更多財力投入到固定資產中,也不可能有一個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
第二個住房改革的重大問題就是政府要保障低收入人群的財產權利,這在聯合國人權公約和世界上所有國家里都是極其罕見的。聯合國人權公約里面要保障的是居住權而不是財產權。但是我們國家的制度從朱镕基時代房改23號文件,房地產進入市場化的改革文件中提出的是,經濟適用住房只賣不租,所以保障的是低收入人群的財產權利。今天我們才談租售并舉的問題。如果那個時候國家政策更多考慮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權利,而不是財產權利的話,也許我們的市場就不會像今天這樣。
比如說共有產權,還是講的低收入人群的財產權利問題。因為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居住權利上,政府是要全掏錢的,但是在保障財產權利的時候,就進入了炒房市場。
其實在2003年以前,中國的房價增幅是很低的,從1997、1998年進行房改,到2003年,平均每年的房價大概增長不超過3.5%,非常低,而這幾年同期的居民收入增長是9.5%,房價收入比是非常合理的。
所以2003年,在參與討論18號文件的時候,我就提出要修改這個文件,把保障財產權利改為保障居住權利,如果經濟適用住房是只賣不租,就不如取消經濟適用住房,讓它市場化,然后政府提供一個廉價租賃房,或者是類似房屋。
直到2008年,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人民代表做了14處修改,其中有一處重要的修改,就是把原稿的“居者有其屋”,改成了“居者有其所”,有其屋就是有財產權利,有其所就是只要擁有居住權就可以,說明在2008年人大討論的時候非常清楚地認識到這個問題。
但是行政政策上沒有發生任何改變,2008年雖然提出了“居者有其所”,因為恰逢金融危機,于是就用各種方式來啟動中國經濟,又把它忽略掉了。
經濟觀察報:為什么說土地制度是主要矛盾?
任志強: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是招拍掛制度導致土地的天價,不管是租賃性住房,共有產權房,還是其他什么房,仍然是競地價的。換句話說,政府從土地中獲得的收入,一分錢都不少。今年一季度土地價格爆漲,到4月份仍然是爆漲,這都說明了政府仍然希望從土地上拿到多的收益,而沒有想到它對市場產生什么。
比如說共有產權房,我們查了已經賣出去的多個共有產權房案例,一部分確實比市場價格低,但是很多案例顯示的是抬高市場的房價。換句話說,就是私人擁有的部分和政府擁有的部分變成全部價格的時候,高于周邊的二手房房價,甚至高于周邊一手房房價。
經濟觀察報:最后這個成本會轉向哪里?
任志強:這個成本一定會轉向社會。政府表面上換了個好名聲,因為私人掏錢的比例和現有房價比,確實低了很多,很多人迫于經濟壓力沒有辦法,就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居住,可是在實際利益上是受到損失的。
經濟觀察報:只有房子的部分產權。
任志強:對,因為賣的時候只能拿到擁有產權部分的升值,剩余的升值都歸了政府,政府還可以有一定的措施,按照一定價格把你的那部分回收了。
所以嚴格說起來,土地制度問題導致了政府從炒地里獲得更高的利益,進而推動了居民炒房。當政府炒地的時候,老百姓為什么不炒房子呢?很明顯,如果我們所有的調控文件,第一個應先控制政府的地價,可能房價問題就自然解決了。但是大家預期的未來還是政府炒地、居民炒房的結果,就是一種惡性循環。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解決的方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意大利媒體和機構近日指出,美國宣布對進口汽車及零配件啟動所謂的“232調查”或對意大利汽車企業乃至全球汽車業產生1...
喜馬拉雅回應“A股上市”。多次傳出即將上市的喜馬拉雅FM最終走到了關鍵性的一步,難道移動音頻第一股或許很快就要誕5...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汽車市場迎十年來最大官降潮。5月22日,國家財政部發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2...
任正非發言來自觀察者網,文章發表于2016年5月30日“ 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比A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2...
5月27日消息,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昨日在貴州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今天?...
香港修訂教科書將港史并入中國史。據香港電臺25日報道,香港教育局前一天公布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大綱,香港史不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