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港口必定包括了碼頭,還包括堆場,倉庫,中轉站等設施。碼頭只是港口的必備部分。
港口碼頭的區別與關系?
碼頭是指海邊、江河邊專供乘客上下、貨物裝卸的建筑物。
港口是具有水陸聯運設備和條件,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
一個港口必定包括了碼頭,還包括堆場,倉庫,中轉站等設施。碼頭只是港口的必備部分。
港口碼頭主要設備有哪些?
陸上設備包括間歇作業的裝卸機械設備(門座式、輪胎式、汽車式、橋式及集裝箱起重機、卸車機等)、連續作業的裝卸機械設備(帶式輸送機、斗式提升機、壓縮空氣和水力輸送式裝置及泵站等)、供電照明設備、通訊設備、給水排水設備、防火設備等。港內陸上運輸機械設備包括火車、載重汽車、自行式搬運車及管道輸送設備等。水上裝卸運輸機械設備包括起重船、拖輪、駁船及其他港口作業船、水下輸送管道等。
港口投資前景如何?
港口屬于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的特點,要求進入者必須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特別是隨著船舶大型化,沿海港口向外海深水區發展,建設環境更加復雜,對進入者資金實力要求更高。
集疏運條件要求高現代港口必須具有完善與暢通的集疏運系統,才能成為綜合交通運輸網中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一般與腹地運輸聯系規模大、方向多、運距長或較長,以及貨種較復雜多樣的港口,其集疏運系統的線路往往較多,運輸方式結構與分布格局也較復雜;反之亦然。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是實現外向型經濟的窗口,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中國大陸主要港口在世界港口中已經占據重要地位,在世界港口的排名不斷靠前,其集裝箱吞吐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2020港口行業發展現狀
在中國,沿海港口建設重點圍繞煤炭、集裝箱、進口鐵礦石、糧食、陸島滾裝、深水出海航道等運輸系統進行,特別加強了集裝箱運輸系統的建設。政府集中力量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廈門和深圳等多個港口建設了一批深水集裝箱碼頭,為中國集裝箱樞紐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煤炭運輸系統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建成一批煤炭裝卸船碼頭。同時,改建、擴建了一批進口原油、鐵礦石碼頭。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級以上泊位2500多個,其中萬噸級泊位650多個;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150萬標準箱,躍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總吞吐量超過億噸,上海港、深圳港、青島港、天津港、廣州港、廈門港、寧波港、大連港八個港口已進入集裝箱港口世界50強。
中國港口經過30年的外延式規模發展之后,適應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需要尋求新的突破點和增長點。國內主要港口企業呈現出向航運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港口服務從運輸、裝卸、倉儲等基本航運服務向包括航運金融、保險、信息、載運工具經營與管理等高端航運服務轉變,并與貿易、金融互動發展。從港口自身發展到港城深度融合。港口經濟由運輸業向臨港工業、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發展,港口經濟與城市經濟互動發展。少數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港口經濟和城市經濟深度融合,向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雙支柱轉型,成為區域經濟、金融、貿易中心。
多數港口仍以臨港工業集群為支柱產業、航運服務產業為輔助的港口經濟發展階段,港口經濟的發展以直接產業為主導、臨港工業集聚為主要特征。臨港工業產業集群向構建新型臨港工業基地轉型。沿江港口經濟及臨港經濟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從相互競爭到區域協作發展。中國港口正經歷著“以合為主”的又一輪港口變革,港口資源整合態勢明顯,包括以資產為紐帶的區域港口集團橫向整合、港口與腹地資源的縱向整合、港口與城市資源的整合。
未來港口行業發展前景規模預測
2030年,中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將突破250億噸大關,實現翻番。但貨種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集裝箱貨物比重將會由目前的18.6%上升至26.8%,而干散貨因煤炭、礦石運量增長放緩,比重將跌破50%界限,其中內貿運量的放緩為其主因。2030年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5.05億標箱,年均增幅維持6%左右,沿海及內河箱量的快速增長為其提供了保障。2030年,中國沿海將形成七個港口組團:遼東港口組團、津冀港口組團、山東半島及蘇北港口組團、長三角港口組團、東南沿海港口組團、珠三角港口組團和西南沿海港口組團。并形成上海、青島、香港等3-4個超級集裝箱樞紐港。沿海港口中大約95%以上都存在以資金入股、戰略合作等方式與群內其他港口實現資源整合的情況。
到2030年,中國企業構建的港口網絡將遍布全球,尤其會在南美、北非、東南亞、中東等發展中國家和戰略合作國家的港口投資網絡布局。中國將會出現以碼頭裝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成為全球性碼頭運營商。2030年,中國沿海主要集裝箱樞紐港將實現碼頭的半自動化,但全自動化碼頭仍占少數;上海、廣州、青島、天津等一線港口將會擁有1-2個全自動化碼頭泊位。同時,中國港口90%以上的港口機械將采用LNG或電力能源代替傳統的能源。風能、太陽能將成為港口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
更多關于港口碼頭行業詳情可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報告《2020-2025年港口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港口設備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作為聯通世界的橋梁,港口不僅是一個區域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務平臺,而打造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則需要更大范圍的開放合作。提升港口裝備智能化水平能顯著...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