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蘇北航務管理處發布《蘇北運河航運轉型提升2021—2023三年行動計劃》(簡稱《航運轉型提升行動計劃》),以實際舉措開啟蘇北運河“十四五”現代化新征程。
蘇北航務發布航運轉型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4月6日,蘇北航務管理處發布《蘇北運河航運轉型提升2021—2023三年行動計劃》(簡稱《航運轉型提升行動計劃》),以實際舉措開啟蘇北運河“十四五”現代化新征程。
《航運轉型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明確,通過三年實施,蘇北運河航運轉型提升取得明顯成效:至2023年,京杭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江北段)建設完成;航道通航環境顯著改善,岸線生態修復率達95%以上;蘇北運河404公里電子航道圖建成,數字航道、智慧船閘基本建成;蘇北運河與關聯航道聯動,共享船舶信息、實施聯合調度,通航保證率達98%以上,施橋、邵伯、淮安飽和運行船閘平均待閘時間較2020年下降20%;集裝箱運輸增長約75%;全處航閘管養單位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目標。
《航運轉型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包涵設施升級、智慧加持、安全固本、轉型發展、服務提升、融合民展等6大行動,包括全線綜合整治、節點船閘建設、生態護岸修復、數字航道、智慧船閘建設、船舶過閘導航研究、依法治航、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應急監管、運行效率提升、運輸結構調整、水運數據共享、惠民設施完善、服務能力提質、污染防治、航運文化、文旅融合、人才隊伍建設等18項工程。
據了解,海運是全球貿易的動脈,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具備成本低、覆蓋廣、運量大等許多優勢。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球航運物流業帶來了嚴重沖擊,海運需求銳減、集裝箱設備短缺、船期大量延誤、艙位難以保證、運價持續上漲等負面因素,導致全球海運供應鏈陷入困境。
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港口吞吐第一大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性爆發,生產陷入停滯,各國貿易額降低,海運市場發展受到嚴重影響。而國內疫情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經濟逐漸復蘇,工業生產快速恢復,國內產品供應全球市場,出口貿易需求猛增,2020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32.5億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4.18%。
從2020年國內規模以上港口內外貿吞吐量的變化趨勢來看,港口內貿市場在1-3月份受到嚴重的影響,最低下降幅度超過10個百分點,但從4月份開始逐漸恢復,主要與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有關;而在港口外貿市場方面,除了3月份的吞吐規模稍有下降之外,其余均保持在2019年同期之上的水平,反映出中國港口外貿市場的發展相對更為穩定,主要是由于國外疫情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工業生產受到抑制,對外部市場的供給需求逐漸增長,從而促進中國的出口市場發展向好。2020年上半年,全球海運運輸量下降了25%,預計全年將整體下降10%。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增速大都仍處于負增長區間,而我國的寧波舟山港、廣州港、青島港和天津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均保持不同程度的正增長趨勢,反映出國內市場恢復較好。
想要了解更多海運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海運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1-2025年中國海工裝備運輸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海工裝備運輸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海工裝備運輸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海工裝備運輸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海工裝備運輸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年來,電白致力抓好全區水果產業管理科學,為全區水果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開展科研、技術試驗、技術培訓、技術推...
深圳潛行創新獲近億元A輪、Pre-B輪融資據悉,水下機器人公司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潛行創新”)近期連續獲...
3月中國天然氣出貨量激增30%以上3月份全球LNG進口量同比增長5.8%,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L...
今年前3個月越南蔬果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1.3%據越南蔬果協會的信息,今年前3個月,越南蔬果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1...
一季度北京平均月薪達11187元前程無憂2021年第一季度薪酬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國27個熱門城市1...
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開展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建設的通知,目標任務方面,緊緊圍繞發揮鄉村多種功能,豐富鄉村產業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