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豐盈,但糧食損失浪費現象仍然存在,糧食流通與加工損失仍然偏高,尤其是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環節,每年損失量相當于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豐盈,但糧食損失浪費現象仍然存在,糧食流通與加工損失仍然偏高,尤其是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環節,每年損失量相當于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 王宏:“目前部分農戶儲糧設施簡陋、區域產后烘干能力不平衡等導致農戶儲糧損失仍然突出,因過度加工、加工工藝落后等因素,也造成糧食損失。每年我國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
中國人口占全球19%,但耕地只占全球9.5%,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消費者從“吃飽”向“吃好”轉變,食物消費結構持續升級。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與其他國家相比,農業水平較為薄弱,所以我國一直重視農業的發展,在生產和貿易兩方面都積極地給予支持和保護,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
據中研普華研究咨詢報告《2020-2025年中國糧食加工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分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貿易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隨著貿易規模的不斷增加,糧食貿易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作用越來越明顯。目前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安全和品質安全。在結構安全方面,主要表現是玉米、稻谷階段性供過于求,大豆、高粱、大麥等供給不足;高端優質產品供給不足。在品質安全方面,我國部分糧食品種還不能完全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比如,稻谷、小麥有較大庫存,但優質數量占有的比例較小。另外,我國糧食出口能力越來越薄弱,在國際貿易中難以賺取經濟利益,這都不利于我國糧食產業的健康發展。
因此,在當前經濟社會背景下,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離不開對糧食貿易的分析。一是貿易總量的變化對我國糧食供需平衡的影響。貿易凈進口額的數值能否滿足國內需求的缺口,直接影響到糧食安全的穩定。二是貿易結構的差異對我國供給的影響。我國貿易結構是否失衡,哪些品種的進口依賴程度超過警示線,這些都關系著國內糧食生產的布局。三是貿易政策對國內糧食市場的影響。科學的貿易政策既能滿足國內的糧食需求,又可保護糧食市場的穩定,對我國糧食安全有積極作用。
中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糧食產量波動幅度基本穩定在合理區間,中國實現谷物供應基本自給,糧食儲備能力顯著增強,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據介紹,疫情之下,我國糧食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有望上升,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袁龍江表示,第一,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既抓疫情防控,又確保春耕生產的恢復,可以說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幾乎不大;第二,我們國家支持糧食的政策是一貫的,連續的。比如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來確保種糧的積極性;同時,兩會也提到,2020年有800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這也是“藏糧于地”的一個重要的措施。
目前,中國糧食加工業由粗放向精細加工轉型,如益海嘉里新型循環經濟產業模式,米糠利用率達60%~70%,實現了從傳統粗放型加工模式向精深加工的“吃干榨凈”式加工模式轉變。未來隨著糧食產業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將由國內局部競爭轉向國內、國際全方位競爭,將由單純生產能力的競爭轉向“生產能力+流通能力+創新能力”的競爭。
欲了解關于糧食加工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咨詢報告《2020-2025年中國糧食加工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糧食加工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糧食加工研究報告對糧食加工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糧食加工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日,百森智投顧問團走進江蘇知名新能源企業沃太能源,開展人力資源變革項目啟動會,在項目啟動會上,沃太能源董事長率領...
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科沃斯漲勢如虹A股本周迎千億解禁,“掃地機第一股”科沃斯本次解禁市值約609億元,位居首位,主要是...
根據中國旅游與民宿發展協會的統計報告,2020年國內民宿房源總量突破300萬套,隨著疫情加速行業洗牌,在一些民宿被迫2...
進入5月,冰箱消費旺季到來,冰箱冷柜產品提貨價隨之上漲,跟去年9月的電視漲價一樣,都是迫于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冰...
國內白卡紙漲價達到1000元/噸5月24日早盤,造紙板塊大幅拉升,領漲兩市。截至發稿,美利云、宜賓紙業、岳陽林紙等4股...
電子煙比拼線下門店經歷過2019年的短暫繁榮和2020年寒冬后,電子煙行業開始重塑競爭格局。自電子煙線上禁售起,悅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