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自中央財政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以來,補貼品種逐步擴大,已由2007年的5個品種擴大至天然橡膠、油料作物等16個大宗農產品及60余個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基本覆蓋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結合區域、險種情況實施差異化補貼政策,補貼比例
數據顯示,自中央財政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以來,補貼品種逐步擴大,已由2007年的5個品種擴大至天然橡膠、油料作物等16個大宗農產品及60余個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基本覆蓋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結合區域、險種情況實施差異化補貼政策,補貼比例逐步提高。2020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815億元,已經成為世界上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其中全國各級財政共承擔保費補貼603億元,為農民提供農業風險保障4.13萬億元,中央財政補貼資金使用效果放大145倍。
另外,中國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近日宣布,擴大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穩定種糧農民收益,支持現代農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險保障對象為全體農戶,包括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和小農戶。2021年覆蓋500個產糧大縣,約占糧食主產省份產糧大縣的60%。2022年實現13個糧食主產省份產糧大縣全覆蓋。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質多樣,自然災害頻發。因此,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必須切實發揮好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為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銀保監會表示,將引領和推動保險業進一步發揮作用,助力落實“六保”任務,其中就包括加大農業生產的保障支持,推進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完善三大主糧大災保險機制和生豬政策性保險制度,支持農業生產和重要副食品穩價保供。
農業保險高速發展,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經濟補償作用。因此,國家對農業保險發展高度重視,2004年至2016年的13個中央一號文件無一遺漏地對發展農業保險問題提出了政策指導意見。例如,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持農業的重要手段,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品種、提高風險保障水平;積極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等等。為了支持農業保險發展,從2007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對農業保險進行保費補貼。2015年,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374.72億元,各級政府提供的保費補貼額為287.84億元,占76.82%。
2016-2019年,農業保險累計為9840萬戶次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不穩定脫貧戶提供風險保障9121億元,累計為3031萬受災農戶支付賠款230.38億元。近年來,農業保險持續保持高速穩定增長趨勢,成為僅次于健康險的非車險第二大險種。三大糧食作物是關系我國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制定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示范條款,有助于提升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條款的規范性,確保種植戶獲得統一標準的保險服務,解決農戶種植糧食作物的后顧之憂,促進農業保險在服務鄉村振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起到重要作用。
對于農業保險傳統運營模式下面臨的高難度、高成本、低效率問題,“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或許能夠有效解決。在“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下,保險產品的透明度相對傳統模式提高了很多。想投保的農民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即可對各家公司的農業保險產品進行保險費率和保障范圍的比較,找出最符合自身需要的農業保險產品。因此,保險公司就必須注重農戶的保險需求,一方面對農戶進行保險需求調研,一方面根據互聯網記錄的保險大數據進行數據挖掘與綜合分析,尋找并研發出符合農戶需求的農業保險產品。
想要了解更多農業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5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農業保險研究報告對農業保險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農業保險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我國能源行業持續向清潔低碳邁進助力高質量發展據媒體6月28日報道,在近日舉行的“2021能源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多位3...
光學計量儀器是對零部件的長度、角度、形狀、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幾何量進行測量的一類光學儀器。計量涉及到工農業生產...
前5月采礦業成為工業利潤高增的主要支撐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247....
代理記賬是指將本企業的會計核算、記賬、報稅等一系列的工作全部委托給專業記賬公司完成,本企業只設立出納人員,負責...
無錫加快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據報道,3年來,無錫加快提升企業智能制造能力,催生出了新業態、新模式、新活力。去年,無9...
西藏連續6年糧食產量穩定在百萬噸以上西藏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產量于2015年突破百萬噸大關,連續6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