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準,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山東省人民政府于9月9日至11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國際糧食減損大會。
“經國務院批準,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山東省人民政府于9月9日至11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國際糧食減損大會。”9月7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大會將以“減少糧食損失浪費,促進世界糧食安全”為主題,有助于凝聚國際社會在糧食減損方面的共識,構建全球共同節糧減損的良好氛圍,增強疫情下世界糧食安全韌性。
“民以食為天,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實現糧食安全需要‘加法’‘減法’一起做。‘加法’是千方百計增產,‘減法’是千方百計節約和減損。”馬有祥表示,糧食生產需要水、土、肥、藥、種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因此,節糧減損就是節約珍貴的水土資源,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消耗,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馬有祥指出,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糧食供應鏈遭受沖擊、價格上漲、供給趨緊,世界糧食安全狀況不斷惡化,據聯合國報告,去年全球至少1.55億人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是近五年的新高。所以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的意義更加凸顯。
據中研普華《2021-2026年糧食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豐盈,但糧食損失浪費現象仍然存在,糧食流通與加工損失仍然偏高,尤其是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環節,每年損失量相當于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 王宏:“目前部分農戶儲糧設施簡陋、區域產后烘干能力不平衡等導致農戶儲糧損失仍然突出,因過度加工、加工工藝落后等因素,也造成糧食損失。每年我國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
中國人口占全球19%,但耕地只占全球9.5%,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消費者從“吃飽”向“吃好”轉變,食物消費結構持續升級。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與其他國家相比,農業水平較為薄弱,所以我國一直重視農業的發展,在生產和貿易兩方面都積極地給予支持和保護,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
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糧食產業近些年呈現出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工程化推廣應用的良好趨勢,帶動了糧食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為優質糧食工程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助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的大背景下,糧食行業和各類糧食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借助數字技術打造了網上糧店、預約售糧、糧食銀行、質量追溯、云端監管、云端協同等創新應用,實現了糧食行業資源整合、網絡貫通和應用貫通,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并實現業績穩健增長,保障了全國糧食供需平衡和產業鏈平穩運轉。我國糧食產業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日益走向全產業鏈數字化。不斷加快數字技術、生物技術、降耗技術和裝備技術的成果轉化,提高科技采納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加快儲備設施技術改造升級。深化糧油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共建高校、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大力推動數字技術向應用階段轉換,深入推進整合資源、打通數據、貫通應用。充分發揮數字科技作為新動能在糧食產業轉型發展中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糧食行業詳細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2021-2026年糧食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糧食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回望“十三五”,在外部風險與挑戰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依舊穩健前行。從2016年到201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高于世界經濟平均水平3.9個百分...
查看詳情
墨盒主要指的是噴墨打印機(包括噴墨型多功能一體機)中用來存儲打印墨水,并最終完成打印的部件。從目前市場上墨盒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眾對健康食品及相關話題頗為關注,益生菌便是其中之一。益生菌是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
8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同比跌四成8月份,上海針對二手房貸款出臺了“三價就低”政策,樓市調控劍指存量市場。在樓市政策...
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23.7%據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4.7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7%,2...
2021苜蓿草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中國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養殖體系,加之原有家畜的飼草需求...
印染又稱為染整。 是一種加工方式,也是前處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總稱; 本科的染整專業現在已經并入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