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行業發展前景現狀如何?未來碳金融市場投資怎么樣?“十四五”時期,隨著碳金融市場不斷完善,全國碳交易體系將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碳價信號,為整個社會的碳金融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助力實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中國承諾。
碳金融行業發展前景現狀如何?未來碳金融市場投資怎么樣?“十四五”時期,隨著碳金融市場不斷完善,全國碳交易體系將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碳價信號,為整個社會的碳金融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助力實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中國承諾。同時,在碳中和背景下,國內碳金融機構將更多關注碳金融市場,并提供碳金融交易賬戶開戶、碳金融資金清算結算,碳金融碳資產質押融資、保值增值等各項涉及碳金融的業務,碳金融發展空間會被逐漸打開。
碳金融交易體系不僅是綠色金融的一個新興領域,更是未來會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發揮核心定價機制作用:碳交易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通過市場化交易安排,由碳排放多的行業和企業向碳排放少的企業付費,鼓勵企業應用新技術控制碳排放量,最終形成市場化的碳排放價格,把握綠色發展的臨界點。
截至2019年初,全球已經有5個國家及15個地區實施或計劃實施碳交易體系。碳金融對商業銀行陸續啟動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湖北、重慶和福建八個區域碳市場,目前各區域碳市場均穩定運行,我國已成為規模僅次于歐盟的全球第二大碳市場。
碳金融產品的推出直接決定著碳交易市場的流動性與交易規模。而碳金融市場發展高度依賴于碳排放控制強度和碳排放權現貨交易市場的成熟度。據央行研究局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場每年交易規模超過600億美元。其中,起步最早、市場交易最活躍的品種是碳期貨,年交易額占1/3。以歐盟為例,2020年歐盟碳期貨交易占總碳交易規模的93%。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設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區域。我國巨大的經濟體量,讓碳金融交易有規模基礎:據世界銀行預測,中國高峰時碳配額成交量可達到260億噸以上,以7個試點交易市場和上海最新碳價平均的50元/噸計算,中國碳金融交易基數將在萬億人民幣以上;再以當前歐盟碳價預判我國碳價上漲趨勢和空間,2030年中國碳市場交易額在3萬億元左右,應該不算離譜。
碳金融對商業銀行“搶奪”情況如何?目前興業銀行哈爾濱分行、杭州分行分別為黑龍江省某熱電聯產企業、浙江省某環保能源公司提供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2000萬元、1000萬元。緊接著,7月21日,山東省首批兩單碳排放權抵押貸款業務同時落地。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資源國,供應全球市場大約三分之一的減碳排量。盡管隨著全球碳交易市場的興起,我國碳金融業務也隨之展開,并且已經推出了碳基金、碳債券、碳配額抵押貸款、碳配額回購融資等業務,但業務水平和創新程度明顯不夠,與日趨成熟的國際碳金融市場差距較大,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和上升空間。
據央行研究局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場每年交易規模超過600億美元。
碳金融報告有助于企業及投資者洞察中國碳金融行業市場供需行為,評估中國碳金融行業投資價值,為相關碳金融企業提供第三方的決策支持。碳金融報告內容有助于行業企業、碳金融投資者了解市場供需情況,并可以為碳金融企業市場推廣計劃的制定提供第三方決策支持。碳金融報告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中國行業年度供求數據分析,碳金融報告具有內容翔實、模型準確、分析方法科學等特點。
未來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碳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智慧稅務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在稅務領域,以“互聯網+稅務”為主旨的智慧稅務建設也在持續推進。利用大數據與云平臺,創新辦稅服務,探索智慧服務新模式已成為各地政府稅務部門的新常態,企業與稅務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
查看詳情
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閉幕9月28日,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完成各項議程,正式閉幕。本次大會設置1場全體...
國家推動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國家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來了!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婦女發展2...
凈水機行業在我國起步晚,但發展迅猛,市場蓬勃發展的時候,很多廠家紛紛入局凈水機市場,在缺乏相關行業標準和一定市...
深圳嚴查商品住房購地資金來源9月24日,廣東省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六部門關于8...
深圳嚴查商品住房購地資金來源為了切實落實“房住不炒”,深圳金融監管部門再下重錘。近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
遼寧發布缺電橙色預警根據東北網調預測,9月28日全省最大電力缺口達到530萬千瓦,依據國家發改委《有序用電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