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企業應在完善紡織纖維產業鏈的同時,重視新型紡織纖維產業的發展,科學把握新型紡織纖維技術發展趨勢和節奏,超前部署高新技術研究,力爭實現我國紡織產業由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的跨越。
新型紡織纖維行業發展趨勢將圍繞融合發展展開,具體包括技術集成創新融合發展、生物基纖維與綠色纖維融合、綠色制造融合發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終端品牌融合發展、循環再生融合發展、全生命周期融合發展、可持續化融合發展等方面。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推動下,我國合成纖維產業在產業化和規?;l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合成纖維產業進入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階段,在我國完整的合成纖維研發鏈條下的合成纖維工程化研發出現了加速發展的勢頭,初步形成了以山東、江蘇和吉林等地為主的合成纖維產業聚集地,行業市場規模也在逐步擴大。
合成纖維五大主要產品中,除滌綸短纖進口量同比減少12.68%外,其他主要產品的進口量均同比增加。出口量方面來看,除腈綸出口量同比減少26.98%外,其他主要產品的出口量均實現正增長。
合成纖維市場也是我國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出口創匯、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型纖維應用于針織品行業占到80%,應用于家用紡織品占20%。我國新型纖維不但市場很大,其產品的平均利潤率較高,是純棉產品的1-2倍。由于其主要生產原料是新型纖維,棉花價格的巨幅波動對企業效益的影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各相關企業應在完善紡織纖維產業鏈的同時,重視新型紡織纖維產業的發展,科學把握新型紡織纖維技術發展趨勢和節奏,超前部署高新技術研究,力爭實現我國紡織產業由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的跨越。
紡織工業是我國在全球居于領先位置的五大產業之一,紡織強國目標基本實現。我國纖維加工量占世界總量的 50% 以上,化學纖維占全球產量超過70%,產業規模均位居世界第一,成為支撐世界紡織化纖工業體系平穩運行的核心力量。
" 十四五 " 期間,我國化纖行業將順應 " 綠色發展 " 的大潮,加大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的發展力度,加大生物可降解化纖產品的發展力度。同時還要加大機器換人力度,繼續提高智能制造水平。
7月27日,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如下。今年以來,隨著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地顯效,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企業盈利逐月改善,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工業企業利潤穩步恢復。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3%,降幅較5月份收窄4.3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二季度規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2.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7個百分點。上半年,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6.8%,降幅較1—5月份、一季度分別收窄2.0、4.6個百分點,累計利潤降幅自年初以來逐月收窄,工業企業利潤穩步恢復。
七成以上行業盈利較一季度改善,制造業盈利改善明顯。上半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占比超七成。制造業帶動工業企業利潤改善作用較強。上半年,制造業利潤降幅較一季度收窄9.4個百分點,帶動規上工業利潤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4個百分點。
裝備制造業累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今年以來,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1%,實現由降轉增,增速較一季度大幅回升20.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4.3%,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提高6.8和6.7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光伏設備、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高鐵車組等新產品生產快速增長,帶動電氣機械、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9.1%、10.1%、35.3%;通用設備行業受產業鏈發展帶動,利潤增長17.9%。
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加快回升。隨著擴大內需政策措施發力顯效,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多數消費品制造行業利潤改善。上半年,在13個主要消費品制造行業中,有10個行業利潤同比降幅較一季度收窄或由降轉增,占76.9%。6月份,消費品行業利潤加快回升,有10個行業當月利潤同比增長,較5月份增加5個,其中皮革制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07倍,化纖行業利潤增長21.2%,家具、紡織服裝、文教工美、醫藥行業利潤分別增長7%—14%。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原料,經過化學和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纖維的統稱,它可以是連綿不斷的長絲,也可以是未切斷的絲束和切成一定長度的短纖維。
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的來源不同,化學纖維可分為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兩大類。合成纖維是以石油為主要原料經化學合成制得,人造纖維是利用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物質的材料如木材、蔗渣、蘆葦、大豆、乳酪等為原料經化學和機械加工而成。
以廢棄紡織品及其制品為原料及房錢著色技術制備而成的綠色纖維,工藝節能環保,產品多樣。實現了纖維一纖維的閉環循環,清潔生產,產品質量高,色彩鮮艷、色牢度高,可用于家訪、野營用品、裝飾品、箱包等領域。
化學纖維織物在其熱、濕舒適性、手感、光澤和外觀等性能方面不斷改進,一些化纖仿棉、仿絲、仿毛產品的產品外觀及服裝用性能逐漸與天然纖維織物接近,某些性能甚至優于天然纖維,化纖紡織品的地位逐漸提升,化學纖維開始被用于各種面料。近年來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總體呈現較快增長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2013 年我國化學纖維總產量為4160.3萬噸,至 2022年已達到6697.8萬噸。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2022年化學纖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為10901億元,同比增長5.3%。受到原油價格波動及整體市場需求行情影響,我國化學纖維行業利潤總額在2022年出現大幅度下跌。2022年我國化學纖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241億元,同比下降62.2%。
上周五,國際油價跌幅超過2%,價格跌至15個月來的最低水平。WTI紐約原油下跌12.96%,創下了近一年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布倫特原油價格則在單周下跌了11.85%。
繼上周國際油價創下近一年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后,3月20日,國際油價繼續下跌。3月20日盤中,WTI紐約原油價格、布倫特油價紛紛“跳水”,跌幅均一度超過3%。截至北京時間17時50分,WTI紐約原油價格64.86美元,跌幅3.108%;布倫特原油價格盤中價格70.58美元,跌幅3.009%。
受歐美銀行業事件影響,市場避險需求持續升高,國際油價受到重挫。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際油價已經跌破70美元/桶的關鍵支撐位,短期內國際油價仍將維持震蕩低位運行。
當前全球經濟仍然疲軟,后期能源需求變化情況有待觀察。此前,各大機構判斷亞洲地區中國和印度對原油的需求在增長,如今市場對這一利好已逐漸消化。而歐美目前正處于能源需求的低谷,冬季采暖季已過去,夏季用能高峰尚未到來,目前整體能源需求處于季節性低谷。所以從短期來看,原油的需求端也面臨一定壓力。
布倫特原油在未來12個月將達到每桶94美元,2024年下半年將達到每桶97美元,而該行上月預計布油將在今年年底達到100美元。而摩根大通分析師則認為,雖然石油需求在被重新定價,但基本面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傾向于認為石油市場能夠挺過金融板塊的震蕩,目前維持對油價的預期不變。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聚酯纖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我國化纖紡織產業集聚效用凸顯,形成了以浙江、江蘇以及福建等為主的化纖紡織產業集聚地區。國內化學纖維行業市場化競爭較為充分,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根據國家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化學纖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達到2167家。
聚焦“雙碳”彰顯大企“綠色”責任擔當
近日,在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新鳳鳴入圍2022年國家綠色工廠名單,繼湖州基地榮獲2018年國家綠色工廠、2019年國家綠色設計產品、2019年國家綠色供應鏈,實現綠色制造領域大滿貫之后,又一次獲得國家權威認可。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國家級“綠色工廠”創建活動是由工信部2017年以來組織開展的全國性評選活動,是針對符合“綠色發展”企業給出的權威認定,旨在完善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助力工業領域實現“雙碳”目標。
自建廠以來,新鳳鳴便堅持將綠色設計理念和低碳發展作為公司發展的第一要務,在“實體經濟、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成長,體現出大企的綠色責任擔當。
“聚焦‘雙碳’戰略,公司將自覺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經營活動中,繼續積極探索零碳工藝路線,為‘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貢獻力量?!闭滤南ΨQ。
據了解,新鳳鳴通過對原料利用和生產工藝、智慧供應鏈、基礎設施和環境排放等的升級改造,充分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綠色制造核心目標,為企業節約成本的同時,真正做到了綠色發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化纖企業將發展的觸角伸向了資本市場,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做大做強。截至目前,化纖企業上市公司超過30家,如企業營收領先的企業有榮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桐昆股份等企業。近年來我國化學纖維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10 家頭部企業合計產能占到總規模的60%以上。
作為國內最早提出實施碳中和路徑的工業部門之一,紡織行業在綠色制造、再生循環、可持續管理創新等方面走在前列。紡織化纖企業將綠色作為描繪企業自身發展成果的最美底色,將低碳、綠色和創新貫穿始終,探索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據了解,截至2021年,已有36家化纖綠色工廠、48種綠色設計產品、3家綠色供應鏈企業先后列入工信部綠色制造體系名單。無論是獲得綠色制造“大滿貫”、綠色工廠先試先行,還是在今年兩會中提出“打造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加快打造綠色供應體系”,紡織化纖企業都在用行動踐行責任,逐“綠”前行。
《2023-2028年中國聚酯纖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聚酯纖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聚酯纖維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聚酯纖維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聚酯纖維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聚酯...
查看詳情
調味品是指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于調和滋味、氣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
我國是種質資源大國,培育更多優良品種需要夯實源頭基礎,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百姓餐桌更加多元。2021年以來,農業農村...
隨著國民環境意識和觀念的提升,人們對生活環境安全與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國家在城市建設中也愈加注重城市景觀建設,...
在倡導數字化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餐飲數字化服務在近兩年得到快速發展。2020年,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6646.2億元,同比增...
超級計算機是各國競相角逐的科技制高點,也是國家綜合科技實力的體現。超級計算機主要用途包括模擬核試驗、處理衛星圖...
在21世紀的頭十年,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總目標是:在目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加快城市地...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