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工程院的統計數據,“十三五”期間全國編制各類地下空間規劃共634項,合同總額達7.1億元。2016-2020年期間,總體上每年的地下空間規劃設計及研究項目的編制數量與合同總額基本呈指數增長,2020年項目編制數量達到178項,合同金額高達19824萬元,項目數量與規模
在21世紀的頭十年,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總目標是:在目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加快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總體規劃編制。制定政策法規;理順管理體系;推進地下空間建造技術創新與進步,使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總體水平接近世界發達國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水平,初步形成與地面建筑相結合的地下人流、物流的公共空間體系以及構筑城市綜合防災綜合體系。
截至2020年底,中國頒布有關城市地下空間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共527部。其中,“十三五”期間頒布實施的城市地下空間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最多,占歷年總數量的73.4%。
根據中國工程院的統計數據,“十三五”期間全國編制各類地下空間規劃共634項,合同總額達7.1億元。2016-2020年期間,總體上每年的地下空間規劃設計及研究項目的編制數量與合同總額基本呈指數增長,2020年項目編制數量達到178項,合同金額高達19824萬元,項目數量與規模均實現翻一番。
2020年,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以研究課題為支撐,項目類型已涉及地下空間總規(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詳)、設計等不同層面,其中,地下空間總規項目數量占比達到58%,金額占比達到66%。
隨著城鎮化步驟的加快,中國城市地下空間建設高速發展,2020年,多個大型地下空間建設項目紛紛落地,例如3月25日,深圳華為坂雪崗地下人行通道工程實現首區間貫通,該工程采用中國首臺國產永磁驅動矩形頂管機,單次頂進144米,創下了國內10米級以上大斷面矩形頂管機單次頂進距離的紀錄;11月17日,上海陸翔路-祁連山路貫通工程Ⅱ標矩形頂管機順利到達接收井,標志著這條世界最長超大斷面矩形頂管工程東西雙線正式貫通。
如果你想了解地下空間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地下空間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地下空間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地下空間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二十一世紀將成為地下空間的發展世紀。國際上已提出把“二十一世紀作為人類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年代”,日本提出要利用地下空間,把國土擴大數倍。中國也開始重視地下空間利用的立法工作,各地區已開始進行地下空間的開發規劃。中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地下空間規劃設計及研究項目的編制周期延長。但“十三五”期間,總體上每年的地下空間規劃設計及研究項目的編制數量與合同總額基本呈指數增長,由2016年的72項8594萬元到2020年的178項19824萬元,實現了市場數量與份額翻一番。
今后20年或更長時間,將是中國城市地下空間大規模建設的高峰期。我國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為32.28萬公頃,按照40%的可開發系數和30米的開發深度計算,可供合理開發的地下空間資源量就達到3873.60億立方米。這是一筆很可觀而又豐富的資源,若得到合理開發,那么將對擴大城市空間、實現城市集約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例如,今后十年,中國將有近30個城市進入城市地鐵與輕軌建設的高速發展時期,預計今后五年城市地鐵將增加500-600公里或更多。其中上海與北京將分別以每年40公里或更高的速度發展地鐵。中國的城市化只有走城市土地資源高效利用與地下空間綜合開發的道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北京為例,到2020年北京市地下空間建成面積將達到9000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面積達到5平方米。根據北京中心城區地下空間規劃,到2020年,中心城區的地下空間規劃將達到地面建筑總面積的20-30%。北京市出臺的軌道交通新規劃方案:到2020年,全市軌道交通的總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未來10年內,北京軌道交通將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增長,市民在五環以內使用軌道交通能在20分鐘內到達目的地;二環以內步行5分鐘內就能找到一個地鐵車站,公共交通設施將成為8成左右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中一半的人將會經常使用軌道交通。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地下綜合管廊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管網設施集中布置于其中,構成以綜合管廊為平臺的市政管網綜合鋪設系統。
2023年中國地下空間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中國以地鐵為主導的地下軌道交通、以綜合管廊為主導的地下市政等快速崛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呈現規模發展態勢,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大國。“十三五”期間,中國地下空間產業體系已顯示出強大的市場潛力,地下空間的主要功能類型為地下交通、地下商業服務、地下市政、地下公管公服、地下倉儲、特殊功能等。
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提出,鼓勵地上地下空間立體開發,用“地下”換“地上”。2021年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長三角城市群以及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珠三角城市群,共同構成主導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的增長極。
就目前而言,開發城市地下空間可應用于交通設施、商業設施等8個領域。20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城市地下空間建設,較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起步晚。
以空間分布的集聚程度來衡量,中國城市地下空間延續“三帶三心多片”的總體發展格局。其中,“三帶”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連綿帶,分別為東部沿海帶、長江經濟帶和京廣線連綿帶。“三心”分別為北部發展中心、東部發展中心與東南發展中心。“多片”是分別以成都、重慶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地下空間發展片、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地下空間發展片、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地下空間發展片。
上海是全國最早開展地下空間規劃的城市,早在2003年就編制了《上海市地下空間概念規劃》,確定了上海市地下空間規劃原則、目標和總體布局,發揮了規劃的引導和控制作用。
隨著“上海2035總規”的貫徹落實,新一輪的地下空間專項規劃正在編制中。2020年11月,《上海臨港新片區地下空間規劃設計導則(試行)》發布,首次提出按照地下城市的系統功能要求指導地下空間規劃設計,規劃形成“一核三軸多節點”的網絡化地下空間,實現地下空間的豎向分層、橫向連通、有機生長。2021年3月,《上海市新城規劃設計導則》發布,提出規模化開發地下空間,建設“地下城”,并提出“重點地區地下建筑量達到地面建筑量50%左右;新建市政設施(含變電站、排水泵站、垃圾中轉站等)地下化比例達到100%”等關鍵指標。
地下空間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欲了解更多地下空間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地下空間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地下空間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地下空間是指屬于地表以下,主要針對建筑方面來說的一個名詞,它的范圍很廣,比如地下商城,地下停車場,地鐵,礦井,軍事,穿海隧道等建筑空間。開發地下空間是21世紀結構工程的重要發展趨勢。...
查看詳情
巴以沖突加劇引發市場新一輪避險潮。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周五小幅收高,并在盤后電子交易中大幅攀升,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
海底電纜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海底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用于電信傳輸。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
如今在美國,娃娃機的流行很大程度受益于其在必勝客等連鎖餐廳的大規模排鋪;而在中國臺灣市場,娃娃機則早已成為人潮...
隨著國內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持續投產,規模漿紙企業資源優勢更加凸顯,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以天然木質纖維為基礎的...
11月4日,第二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OpenHarmony技術大會即將在北京開幕。本次大會由OpenHarmony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9...
石油化工行業是一個廣泛的行業,它涉及從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提取物質和化學反應,生產出各種化學品、燃料和石油...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