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中國商場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從傳統零售模式到體驗經濟、社交場景的融合,新潮商場通過主題化、場景化、社交化的創新實踐,重塑了線下消費空間的價值。
一、商場行業現狀分析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態勢
總量與增速: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年版連鎖商場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預測,2025年中國購物中心行業市場規模達4500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80%,年復合增長率達10%。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8%。
區域分布:華東地區以35%的市場份額領跑全國,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購物中心租金同比增長6%-8%,空置率控制在5%以內。
縣域市場崛起:政策推動下,三四線城市新增項目占比達45%,單體項目體量較小(平均5萬-8萬平方米),需依賴社區化運營提升客流黏性。
(二)消費群體與需求變化
Z世代主導:Z世代(18-35歲)消費者占比達65%,偏好社交化場景與“商業+文化”融合模式。
體驗經濟爆發:2025年體驗類業態占比超40%,其中藝術主題餐廳、沉浸式劇本殺、VR體驗館等新興業態增速達30%以上。
健康經濟崛起:運動康復中心、銀發社交空間等業態成為新增長點,預計2025年健康經濟相關業態占比將達15%,年增速超25%。
(三)競爭格局與運營模式
品牌集中度提升:TOP100企業在營購物中心數量不斷增加,頭部企業集中度較高,行業集中度也相對較高。
差異化運營:購物中心通過調整業態組合,引入新的業態和商品供給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數字化轉型:萬達廣場線上會員消費占比達40%,通過“萬達優選”小程序實現線上線下流量互通,單項目數字化投入超500萬元。
二、新潮商場的創新實踐與核心趨勢
(一)主題化與場景化: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
騎行友好商場:成都“此地CyPARK”商業公園直通成都繞城騎行專線,并與8.6公里空中騎行道銜接,成為騎行愛好者的聚集地。商場內設有自行車停車點、樓梯滑道、廊橋等設施,騎行者可自由穿梭于廣場、干道與店鋪之間。業態聚焦戶外社群、時尚潮流、社交生活和文化藝術四大方向,引入西南首店15家、社群旗艦店20余家,開展多樣化社群活動超500場次。
室內“山城”商場:長春“這有山”文旅商業小鎮將“山城”景觀搬入室內,融合懸崖峭壁、亭臺樓閣、街巷院落等元素,提供媲美實境的登山體驗。商場內設有餐飲美食區、影院街區、文創街區、咖啡館、書店等業態,并打造“山里書院”“手作印刷體驗區”等文化場景。據統計,2024年該商場日均客流量約3萬人次,全年銷售額約4.8億元。
草坪公園式商場:衢州“鹿鳴島銀泰inPARK”依托雙草坪設計,打造多元休閑空間。天然草坪滿足親子運動會、湖畔電影節等活動需求,空中草坪則提供野餐、放風箏、星空瑜伽課、屋頂讀書會等體驗。商場鄰湖而建的餐飲區人氣十足,自開業以來已舉辦近50場主題活動,會員復購率提升至45%,2025年前5個月銷售額突破4200萬元。
(二)社交化與社群化:構建消費者黏性
社群活動增強黏性:新潮商場通過舉辦騎行賽事、時尚展覽、藝術交流等社群活動,增強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互動。例如,“此地CyPARK”的一家越野跑品牌門店經理表示,已有上千人加入品牌社群。
社交場景設計:商場從設計角度構建社交場景,增加休閑共享階梯、開放式休閑座椅、活動小舞臺等元素,為消費者提供社交空間。例如,“鹿鳴島銀泰inPARK”通過草坪音樂會、星空瑜伽課等活動,吸引年輕人參與并分享至社交媒體。
(三)數字化與智能化:提升運營效率
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為:商場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購物習慣和偏好,優化商品布局和營銷策略。例如,根據消費者在“此地CyPARK”的騎行軌跡和停留時間,調整業態分布和活動安排。
線上智能管理平臺:商場利用黑科技打造沉浸式互動景觀,并通過線上智能管理平臺強化街區智慧化管理。例如,“鹿鳴島銀泰inPARK”通過線上預訂、活動報名等功能,提升消費者體驗。
(四)綠色化與可持續化:響應環保需求
草坪綠化提升品質:新潮商場注重草坪綠化和生態設計,提升商業項目的品質和價值。例如,“鹿鳴島銀泰inPARK”保留草坪原貌,讓商業體“長”在自然里,滿足消費者對環保和綠意的追求。
碳資產開發技術: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年版連鎖商場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未來商場行業將探索碳資產開發技術,降低運營成本并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通過綠色建筑認證和能源管理系統,減少碳排放并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三、商場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一)挑戰
線上購物沖擊:電商平臺便捷性和價格優勢導致部分消費者轉向線上購物,影響線下商場客流量和銷售額。
同質化競爭嚴重:部分商場在業態組合和品牌定位上缺乏創新,導致同質化競爭加劇,降低吸引力。
經營成本上升:租金、人工等成本上升壓縮商場盈利能力,特別是在經濟下行或消費者信心不足時,市場需求可能下滑。
(二)機遇
消費升級驅動:消費者對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增加,推動商場調整業態布局和招商策略。例如,引入高端品牌和個性化產品,打造特色商場和主題街區。
政策支持與激勵:政府出臺政策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綠色消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為商場行業發展提供保障。
技術創新賦能: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為商場提供精準營銷、智能導購、無人結賬等創新服務,提升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
四、商場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一)深化體驗經濟與社交場景融合
打造“生活方式中心”:商場從“購物場所”向“生活方式中心”轉型,通過主題化、IP聯名、文化融合等方式,提供一站式消費體驗。例如,西安大悅城“十三朝”主題街區通過唐風建筑和非遺展示吸引本地客流,2024年客單價同比提升25%。
拓展“商業+”模式:結合親子經濟、夜間經濟、地攤經濟等新消費場景,賦能“商業+”模式。例如,“此地CyPARK”通過騎行社群活動,延長消費者停留時間并提升復購率。
(二)推進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化管理
全渠道融合:商場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實現流量互通和精準營銷。例如,銀泰百貨“喵街”APP通過用戶畫像實現精準推送,2024年線上銷售額占比達30%,復購率較線下提升40%。
智能技術應用:引入虛擬試衣間、AR導航、數字孿生等技術,降低運營成本并提升消費者體驗。例如,數字孿生技術可降低商場運營成本30%,碳資產開發技術成熟后行業碳交易收益或突破50億元。
(三)強化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與運營:商場在建筑設計、裝修、運營中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推廣綠色產品和概念。例如,“鹿鳴島銀泰inPARK”通過草坪綠化和生態設計,提升商業項目的品質和價值。
社會責任與公益活動:商場積極參與環保主題活動和社會公益事業,樹立良好企業形象。例如,通過植樹造林、垃圾分類等公益活動,提升消費者對商場的認同感。
(四)優化業態布局與差異化競爭
多元業態組合:商場根據消費者需求調整業態布局,引入餐飲、娛樂、親子、文創等多元業態。例如,叮梆在【郴州五嶺新天地時代城】引入美食街、高端奢侈品、時尚品牌、親子服務等全業態,滿足周邊全年齡段客群需求。
打造特色競爭優勢:商場通過深挖本土文化和特色資源,設立主題、打造特色空間、引進特色品牌等方式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例如,叮梆在設計【廣西北海嘉和海岸城】時,結合北海氣候特點引入“城市公園”主題,打造公園式垂直街區。
......
欲了解更多關于商場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年版連鎖商場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