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到深圳的時候還下著毛毛細雨,沒想到今天的廣州就風和日麗。”剛剛結束從美國到臺北再到深圳的輾轉,郭臺銘趕在3月1日前來到廣州,赴會10.5代顯示器產業園的動工儀式。
?
去年底,富士康子公司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SDP)與廣州市政府簽下的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內容,富士康總共斥資610億元,用于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園興建。
按照設想,該產業園不久后將會變成富士康生產研發8K顯示大屏的基地。這也是繼大手筆收購夏普之后,富士康的再一次押寶在8K顯示技術上。
面對記者,郭臺銘將其收購夏普,引進8K顯示技術描述為騰籠換鳳,而這只鳳凰是否能給郭臺銘帶來預料中的增長,促使富士康重奪市場,還有待時間驗證。
8K產業機會
4K液晶屏幕正在成為主流 。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IHS Markit數據顯示,去年2016年7、8月,4K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達到單月約600萬片的水平,分別占當月液晶電視面板出貨的26%和24%。而這個數字在今年二季度有望達到35%。
數字背后是消費市場對于清晰的顯示設備增長的需求,而作為4K下一代技術,8K雖未正式進入市場,卻贏的不少品牌青睞。
作為人眼可以識別出來的最高精細影像規格,8K電視不但可以用于消費級產品,更有不少產業化應用。
在動工儀式之后,郭臺銘為記者介紹富士康對于8K液晶技術部署,以及未來該項技術在超清娛樂、智能家庭IoT、云網基礎建設及寬帶應用和微創精準醫療方面的應用。
IHS首席分析師Paul Gray表示,8K電視增長最大的障礙是消費者屏幕尺寸偏好。“8K需要一個非常大的屏幕來容納更高的分辨率,這在正常的觀看距離較難實現”他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電視市場的平均屏幕尺寸每年增長一英寸,但在70英寸以上的尺寸變得越來越普遍之前,它仍需要一段時間。”
就目前而言,8K顯示屏的潛力主要體現在產業方向。在現場,工作人員對記者演示用一根細線,切下仙人球 一部分。這一操作在8K攝像頭下完成,這根用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細線通過同步放大在8K屏幕上后清晰可見。郭臺銘對記者表示,未來8K技術子啊精密醫療手術領域想象空間巨大。
從代工到研發
在動工儀式上,郭臺銘聊起美國之行,再從美國輾轉臺北到深圳,說自己經歷了最漫長的一天。然而,從他臉上,記者看不到疲態。
支撐郭臺銘已過花甲還如創業者般四處奔波的動力,是他急切希望顛覆富士康給外界的代工廠印象。
去年蘋果銷量出現下滑,而作為蘋果最大代工廠的富士康,由于過度依賴來自蘋果公司的訂單,財報業績表現也收拖累下滑。對于郭臺銘來說,轉型或許是擺脫依賴的一劑良藥。
近年來,依托于代工積累的財富,富士康大手筆進軍投資界。郭臺銘的身影也頻繁出現在各大投資要聞中:無論是聯手阿里、軟銀布局人工智能,還是大手筆收購日本老牌電器品牌夏普66%股權,成為夏普的新東家,都昭顯富士康轉型決心。
通過收購,富士康逐漸加大研發比重。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7-2022年版銀行信息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1
《2017-2022年版銀合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1
《2017-2022年版音頻接插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