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經歷了IPO后歷史上第一個衰退年,2017年將是鴻海發展史上的關鍵樞紐。郭臺銘與鴻海必須在這一年將過去確立的新愿景,進一步落地,并形成一定的勢能。
所以,鴻海與軟銀的再度牽手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事實上,鴻海與軟銀的合作領域確實已相當廣泛,有多個項目在前。但這次的牽手,則是側重投資。
筆者看來,這一布局,相對于牽手夏普、印度能源廠、ARM的研發中心,將直接體現產業布局的速度。那就是嫁接軟銀的產業力量與投資經驗,整合自身資本和全球強大的制造力、技術、產業鏈整合能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通路,來快速換取一個新的市場。
筆者從中感受到了一種緊迫感。巨頭鴻海也將進入一輪資本驅動的行業整合增長周期了。
郭臺銘表示,這一合資公司,符合集團整體投資策略,有利于探索和發掘嶄新的投資機會,推動集團永續發展。而且,關鍵是合資公司將由鴻海進行管理。
雙方沒有更細節的表達。但筆者預感,它們將集中在物聯網行業、互聯網領域。結合富士康的主業,它應該會借助資本培育手機之外的多種智能設備、工業智能產品、機器人等單元。當然,不會是純粹的硬件,一定是軟硬件系統。因為我們看到,軟銀與谷歌、鴻海與谷歌之間,已經有強烈的磁化效應。
應該說,在消費電子領域,軟銀尤其ARM生態與鴻海的合作早已有很多年,只不過都是間接合作。而面對未來,雙方的訴求其實非常一致,就是放大ARM的生態,從消費類業務延伸到各種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層面。鴻海能提供強大的設計、制造以及服務能力。
未來,鴻海不排除借此滲透到芯片代工領域。因為,半導體與顯示工業越來越趨于融合,而且該領域也是鴻海整個價值鏈上獨缺的部分。以郭臺銘的個性,他應該不會繼續做個觀望者。
當然,現有的移動互聯網事業版圖一定還會壯大。只是說,想再度出現一個類似手機這種壯觀、集中、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產業鏈,已經極難。
而筆者認為,鴻海未來將走出手機左右的局面,走向各種碎片化的智能終端服務,并且滲透未來的物聯網,那可是幾百億的終端連接,總量遠遠大過手機。
回頭看郭臺銘早前公布的“八屏一網一云”藍圖,你會發現,其中的規劃其實已經涵蓋了今日的動作,但挑戰依然巨大。因為鴻海許多代工廠,過去多年適應了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要想滲透到“八屏一網一云”的世界,它需要適應小量多樣的生產,且必須充分體現即時訂單。這不但涉及整個供應鏈的重塑、生產線的改造、物流的改造、渠道體系,連內部整個管理、組織、流程、業務模式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絕非小事。
值得慶幸的是,至少在龐大的制造能力、強大的設計能力、強大的材料及模具工業、全球化運營能力等方面,鴻海目前的優勢還很難被超越。
最近3年,郭臺銘頻繁出現在許多物聯網、云計算的重點行業會議上,不但在大陸的貴州等多省互聯網+戰略中密集布局,還是烏鎮互聯網大會這種高端場合的貴賓。他與馬云(微博)等人似乎早就形成了極高的默契。筆者相信,這一幕會促成鴻海奠定全球產業的新格局,它的參與感會進一步深化。
這個階段,除了強化在大陸的布局,鴻海也不可能放棄海外,這是它的商業模式決定的路徑依賴。類似與夏普、軟銀的戰略合作,接下來應該會有更多,尤其是與軟銀的投資動向值得關注。鴻海基于制造業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確實已經具有很強的平臺匯聚能力,盡管挑戰巨大,面向未來的競爭,這家巨頭仍有它強大的實力。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幕墻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墻護圍,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屬
焊接下游產業的發展將逐步提升焊接行業的景氣度,以汽車
國內需求低迷,“穩增長”政策見效是投資企穩關鍵。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