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記者從武漢市農委獲悉,武漢市出臺《關于推進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武政規[2017]49號)。按照"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原則,加大對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扶持力度,最高補貼300萬元。
10月13日,記者從武漢市農委獲悉,武漢市出臺《關于推進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武政規[2017]49號)。《意見》從明確生豬產業發展目標、穩定生豬生產有效供給、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等5個方面對未來5年武漢市生豬產業綠色發展提出指導意見。按照"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原則,加大對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扶持力度,最高補貼300萬元。
記者了解到,《意見》的出臺旨在穩步提高生豬生產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生豬生產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解決2016年啟動畜禽退養后,生豬生產出現下滑,豬肉市場供應偏緊,豬肉價格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的問題。此次《意見》的出臺,將對武漢市生豬生產的有效供給和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
按照“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原則,加大對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扶持力度。對升級改造的生豬養殖場,按照年設計出欄量,每新增10000頭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對在全市轄區內規劃新建的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按照年設計出欄量,每10000頭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對在武漢市周邊300公里以內范圍合作共建的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按照年設計出欄量,每10000頭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在武漢市轄區內創建種養循環生態示范園,按照種植基地面積,每1000畝由市財給予一次性獎補150萬元。各新城區人民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對年出欄10000頭以下規模的生豬養殖場提檔升級和種養循環利用進行獎補。
《意見》明確,到2021年,使全市生豬年出欄量回升至280萬頭左右,豬肉自給率達40,達到退養之前的保障水平;全市生豬出欄率達195以上,現代化規模養豬場1頭母豬年提供上市商品豬24頭以上;全市生豬養殖區域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生豬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意見》提出,武漢在全力推進畜禽退養工作的基礎上,支持3個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進一步做大做強,提升種豬品質,增強制種供種能力,將武漢市打造成“中部種豬”研發供種中心。對年出欄10000頭以下生豬規模養殖場環保不達標未按期整治或者整治后仍不達標的,由環境保護部門依法予以關停。引導本地區年出欄10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開展現代化升級改造。鼓勵知名企業在我市轄區建設5個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現代化、全封閉、可循環、無污染”生豬養殖場。鼓勵武漢市生豬養殖企業在我市周邊300公里以內范圍合作共建5個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場。明確將在全市范圍內布局3家年屠宰生豬能力不低于150萬頭標準的產銷一體化現代產業園。同時,通過強化生豬疫病防控、保障肉品質量安全、健全無害化處理體系等措施完善生豬產業發展保障體系。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日前,經過三年多的建設,位于青松合作聯社的中華絨螯蟹博物館現已基本打造完成,預計年底對外開放。漫步在磚墻鎮的碧...
小龍蝦,這種多產于湖北、江蘇等地,受大眾喜歡的食材,如今在惠州市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養殖獲得成功。高潭人黃展捷從...
中國9月份大豆進口量激增13%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810萬噸,比上年同期提高12.7%,因為9...
吸血成性的螞蟥,在英德花田片區卻成為被村民視為珍寶的“黃金蟲”,帶動人們脫貧致富。花田片區位于英德市西牛鎮西北...
電商時代給蘇州大閘蟹帶來了商機,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各種大閘蟹擁有了同等的市場機會,蘇州大閘蟹贏得品牌紅利的空間...
常規稻,因為蝦稻模式的大火,也跟著熱了起來。如今,為了提高蝦稻的效益,以潛江為代表的稻農紛紛在蝦田改種常規稻,...